吳廣
摘 要: 探討室內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構建“2+1”校企合作模式,應做到人才培養標準與企業人才需求一致。開展現代學徒制改革,促進職業教育效果得到進一步增強。
關鍵詞: “2+1”校企合作模式 室內設計專業 人才培養 實踐教學
當前,在現代企業呼吁人才難求的壓力下,加快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任務緊迫。本文探討了高校室內設計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構建“2+1”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將學生帶進生產一線中進行實踐教學,從而培養學生具有過硬的專業技能與職業能力。
隨著產業的轉型升級,眾多高校經校企合作作為提升學生競爭力的重要途徑。目前校企合作深度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高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不能滿足室內設計行業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校內外生產實訓基地建設有待進一步提升。教師對外雙師型建設有待進一步優化[1]。
一、“2+1”校企合作模式
1.“2+1”校企合作模式特點
“2+1”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是校企合作、共同培育人才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最大特點為與企業共同培養人才。將裝飾企業請進學校請進班級共同教學。企業工程技術人員與室內設計專業學生建立師徒關系,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與項目實訓,突出學生動手能力與實際工程項目操作技能的培養,使專業課程內容結合職業標準要求。室內設計專業師生在校內外實訓中邊學邊做,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技能的積極性,有效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與職業能力。
“2+1”中的“2”指為學生提供學習理論知識與生產模擬實訓的教室與校內實訓基地場所,“1”指企業單位用人標準綜合考評。整個教學過程重點體現在校企合作、共同培養人才。
2.“2+1”校企合作模式的意義
在高校室內設計專業教學中實行“2+1”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在校內生產模擬教學與企業實戰教學相貫通,做到學以致用,學生職業技能明顯提高。樹立了就業信心,實現了學業與就業無縫對接。教師學習到了企業先進的文化與技能,教師的職業能力等方面明顯提高,推動了學院與企業的深度合作,促進了學院的教學改革步伐,為企業培養了大批懂技術、會工作的企業后備軍做到學院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無縫對接。
目前,人才市場上應屆畢業生就業往往不太容易。當前室內設計行業市場很大,但部分畢業生不能直接與崗位對接,存在實踐技能不過硬、職業操守意識薄弱等問題,需緊密聯系室內設計行業的優秀企業,突出實踐能力與職業能力的培養。
3.“2+1”校企合作模式的應用背景
目前高校室內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不能滿足企業對人才需求。高校室內設計專業教學設置不盡合理,人才培養質量有待提高,難以實現專業與產業對接,難以滿足社會企業用人需求。反映出校內專業教師長期在校內教學,不能及時學習到企業的先進技能,專業技能水平過于滯后,導致學生學到的技能與企業要求存在差距。
當前,高校校企合作存在很多不完善,我國教育對校企合作無具體制度規定。相關法律制度缺失,無對企業的鼓勵扶持政策。因此,目前校企合作關系是企業態度冷淡,很多企業不愿參與校企合作模式,更關注自身利益。
高校室內設計專業更具綜合性,在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時面臨更多挑戰。當前,高校課程體系設置上主要有三段式教學模式、項目化教學模式與模塊化教學模式。三段式教學模式以公共基礎課、專業課程為基礎,高校學生的學習時間不足,存在學習進度慢、課程鏈脫節等問題。項目化教學模式引入項目化方法,借助項目實現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對接,凸顯項目核心地位,在執行中易將工作項目轉變為知識項目,不能有效優化教學。模塊化教學模式從專業知識與學生的崗位能力培養入手,從知識模塊與能力體系上發揮學生的特長,從不同職業教育的目標上重構課程框架,但缺乏具體參照與設計體系。
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需要教師的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教師要具備優秀的專業知識與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目前高校教師整體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存在不足,降低教學水準與效率,影響室內設計專業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二、室內設計專業構建“2+1”校企合作模式的具體措施
1.建設特色職業教育的校企合作實訓基地
學院與企業或社會采取合作、共享等多種形式,共同建設校企合作實訓教學基地,使學生由校內實訓到企業實訓交替循環,共同培養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
通過深入推進校企合作,進行室內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環境與硬件資源的整合。在學校建立模擬公司,滿足學生的定崗實習需求。校內生產性實習基地向產業化方向發展,根據市場需求進行項目制定與校內生產。實習設計總監、業務聯系、質量檢驗等都嚴格按照企業管理規范進行。通過校企合作,以企業帶動學校發展[2]。在合作企業建立校內外實訓基地,選擇一批生產管理規范的企業作為學生校外實習基地,借助企業生產設備與技術優勢為學生就業拓寬渠道。
2.促進校企深度合作
高校要與名企業簽訂校企共建共育人才合作協議。共同研討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建設實訓基地,共同編寫實訓性教材,利用企業優勢聘任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兼職校內教師,讓學生更直接地學到企業的最新技能。
學院每年組織一次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組織專人深入企業行業及優秀同類院校進行調研,將調研資料整理成專業人才市場需求與職業分析調研報告。邀請知名企業領導進校與校內負責人共建教學委員會,準確把握面向企業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依據行業最新技術要求調專業整課程教學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讓每位學生編寫職業生涯規劃。在專業課程教學中,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等職業素養,全面打造符合室內設計行業員工崗位要求的人才。
3.創新師資隊伍建設
“2+1”校企合作模式的實施創新了師資隊伍培養路徑。在教師組織學生在校外企業進行生產性實踐教學過程中,深入企業一線學習先進技能,學習企業先進文化,更新教學理念,實現共享共進,使專業教師的職業能力、教學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加強對校內教師的培養,加強學術研究。教師在企業學習職業技能,提升行業技能與職稱。對新進教師進入職指導,多方面提高教師執教能力與科研水平。
要落實入職指導教師制度,監督教師教學質量。新入職教師要參加高校教師培訓,根據教師特長與學院專業需求,確定職業發展方向。由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進行一對一幫扶。對中青年教師,通過學院督導教師,專業負責人聽課與學生反饋,幫助他們成長進步。落實企業制度,讓專業教師到優秀院校交流學習,提高教師專業實踐能力。
4.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機制
要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校企合作長效機制,解決校企合作停留在人才供需合作淺層上的問題。建立模擬公司,保障企業對技能人力資源的需求,使企業接受學生頂崗成為有效的勞動力,使學校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質量,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改變人才培養途徑與方法,人才培養結構基本適應勞動市場變化需要。校企合作模式使學習內容與企業需求零距離。促進實踐能力與綜合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讓學生更好地適應企業發展與崗位需求,提高就業水平與發展能力。
采取立足于崗位的雙基地學生培養方式,學生與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簽訂師徒關系,與高校教師共同培養復合型專業技能人才。職校學生是職業教師與企業技師的學徒,雙師傅在雙基地共同教學[3],保證學生學習到企業一線先進技能。
5.創新教學方法
為解決傳統教學中教學分離等問題,深入開展崗位模擬教學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解決設計項目中的問題,系統職業規范訓練,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制定與人才培養目標相符的課程教學標準,課程教學標準對教師教學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推進課程體系改革,改進教學方法,突出工作過程與學習過程相結合,建立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核心的教學體系,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切實轉變課堂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
學校應以企業經營結構模式為參照,從設計風格到表現文化內涵循序漸進地開展課題。將課題劃分為咨詢組、決策組、檢評組等項目小組,將知識學習和技能培養有機融合。項目主題可選用企業開展的實際項目,以建造模型的方式將小組任務串聯,使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設計水平,使其在互幫互助的氛圍下集思廣益,進一步鞏固強化教材內容。
室內設計專業主要培養學生現代室內設計思想,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與綜合設計能力。使學生將設計思維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帶領學生到設計公司學習實踐,了解公司設計流程及施工制作,讓學生更好地適應工作需要,提高就業率。
構建“2+1”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使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加強高校設計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就業能力,為企業培養一批技術過硬的后備人才。校企合作模式將個體發展與社會人才素質要求相結合,打破傳統的固化思維模式,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育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的專業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文波.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工作室項目管理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6.
[2]韋榮榮.室內設計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美術大觀,2014(12):156.
[3]吳劍鋒,宋曉真.基于“室內設計工作過程”的校企合作工作室的構建[J].中國成人教育,2014(14):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