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智
我們認識到長期以來,語文教學處于一種“閉關自守”的狀態,課堂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師是唯一的信息傳遞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場所,學生缺乏生活體驗,遠離社會實踐。
語文低年級識字類綜合性學習不同于一般的課堂教學,雖然課程改革下的課堂教學也注重知識、能力的整合,但語文低年級識字類綜合性學習更強調引領學生走出課堂,以校園、自然、社會為大課堂,在實踐中加深認識。試驗以來,六年級教師大膽走出課堂,走上街頭,收集形形色色的店名、招牌,理解它的含義,同時在家長的支持下,興致勃勃地參加活動。他們三、五人一組,分工記錄店鋪的名字和招牌,然后集中分析。縣城比較大,有的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專程去收集。回到學校的學生們個個興致勃勃,教室里常常可以看到同學們相互交流的情景,看到他們因為有了獨特的發現而自豪的神情,聽到他們為了理解店名含義而展開激烈有趣的爭論以及他們獨有的評價。再如,五年級展開了“收集廣告詞”的活動等,都做得有聲有色。例如,在教“清”字時,可以將根據基本字“青”字引出其他的形聲字。教師可以將這些字做成一幅幅圖片,通過出示圖片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一幅圖片出示基本字“青”,第二幅圖片仍先出示“青”字,然后讓學生結合屏幕上顯示有太陽的天氣的畫面,引導學生思考,晴天的“晴”在“青”的基礎上加了什么偏旁呢?教師可在學生回答后用鼠標點擊“青”字,一個日字旁就飛了過來,與“青”字組成“晴”字。操作時也可讓學生自己來完成,興趣更濃。
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曾經說過:“興趣是構建快樂和低年級識字類綜合性學習教學場景的重要手段之一”。他的話闡述了一個哲理,即:激發學生的興趣,是課堂低年級識字類綜合性學習教學成功的前提。多年的低年級識字類綜合性學習教學經歷讓我深深認識到: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類綜合性學習教學中,教師不能局限于“帶讀式”、“主觀式”低年級識字類綜合性學習教學模式,讓學生被動地接受技能,而應該嘗試采用“示范引領,鼓勵開口”的低年級識字類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通過構建高效的低年級識字類綜合性學習教學情境,如多媒體情境、數字課堂情境等,將自己對語文口語“聽”、“說”、“想”的理解展示給學生觀看,引導學生在高效的情境中學會口語交流、感受語文的魅力,從而激發他們渴望“讀”、參與“讀”的興趣。基于上述理念,我嘗試了一種以Flash多媒體技術為平臺的電教化低年級識字類綜合性學習教學模式,并取得了不俗的成效。例如,我在教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中的“看看讀讀”口語訓練模塊時,便利用多媒體設備,將書本上的“白云、木船、小河、小狗、鴨子、野花”等場景通過Flash電子課件的形式呈現在黑白上。在具體的低年級識字類綜合性學習教學操作中,只要鼠標觸及場景中相應的物體,便會有惟妙惟肖的音頻。例如,當鼠標觸及“小河”時,便會有“嘩嘩”的流水聲,同時,播放我自己預先錄制好的“小河”口語語音,以及“小河”這一詞匯時應掌握技巧。“視聽享受+虛擬示范”的情境,頓時激發了學生們參與口語朗讀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我“趁熱打鐵”,引入“你讀我評”、“交互”的策略,鼓勵學生們舉手,交際,互評互賞,將整個口語低年級識字類綜合性學習教學課堂的氣氛推向高潮。
上述案例中,教師面臨的是低年段的低年級識字類綜合性學習教學對象,因此,在具體的低年級識字類綜合性學習教學中,教師應以“示范引領,激發興趣”為主,通過營造多媒體視聽情境,引入教師口語示范等策略,調動學生參與“說”、敢于“說”的興趣,從而激活了低年級識字類綜合性學習教學課堂,讓整個課堂瞬間靈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