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菲
(上海市尚東之星幼兒園,上海 200126)
近年來,社會各界對幼兒教育的重視度不斷提高,《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指出:幼兒教育應該注重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這決定了美術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地位。幼兒繪本主要是以圖畫及文字共同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圖畫不僅僅是文字的簡單附屬品,而且是以繪畫方式呈現更多的故事內容。因此,幼兒教師有必要從美術的視角對繪本內容進行挖掘,使幼兒在接受美術教育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出美感。鑒于此,本文對“繪本中的美術元素對幼兒美感的塑造”進行更深層次的剖析具備一定的現實意義與價值。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激發情趣、體驗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體現自我表達與創造的成就感。首先,繪畫是幼兒的一種語言,幼兒經常借助這一語言表達個人情感,如歡喜心情、愿望及憂傷等。其次,繪畫是幼兒的一種需求,幼兒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主要以純真的心去感受世界,可以尋找一切可以涂畫的工具或者材料,在任何一個場所進行隨意的涂畫,留下個人的痕跡,如墻上、地上、紙上等[1]。在這一過程中,幼兒能夠在自由創作中發揮個人潛能,同時充分表達出了個人感受,進而使他們的身心得到了全面發展。
繪畫藝術的學習,主要是從簡單的臨摹開始。值得注意的是,臨摹并不是簡單的繪本圖畫照抄,而是在欣賞繪本上的圖畫之后,讓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理解,以此讀懂畫面中的含義[2]。例如,幼兒繪本《螞蟻和西瓜》主要講述了一群螞蟻如何將游客遺忘在地上的西瓜分割、搬運到螞蟻窩,最后利用西瓜皮做了一個滑梯的小故事。繪本中的畫面詳細呈現了一群小螞蟻、一塊大西瓜,闡述了一個簡單有趣的故事,同時插圖運用了簡單且夸張的線條,向幼兒展現出了每只螞蟻的神態及動作。幼兒在欣賞畫面的過程中,通過仔細觀察每只螞蟻不同動態對應的姿勢,無形中激發了繪畫的興趣,并且通過螞蟻的團隊協作搬運西瓜皮認識到了團隊協作的力量,潛移默化地提升了個人的合作能力,促進了他們的全面發展。
仿畫與臨摹在概念上比較相似,但在本質上有明顯的區別。仿畫需要經過思維過濾,對所提供的素材進行加工,在整個過程中,可以適當添加個人想象,簡單來說,仿畫就是作品模仿基礎上的再創造[3]。例如,在欣賞完繪本《幸福的雨傘》后,教師可以讓幼兒嘗試畫出雨傘,有的幼兒在增加雨點效果時,主要用手指點畫傘面;有的幼兒先利用油畫棒在紙上涂好具有漸變效果的顏色,然后用剪刀剪出一滴滴的效果;有的幼兒為雨傘貼上自己喜歡的一些圖片,如糖果等。上述創作都是幼兒自己的小創意,在繪畫過程中,幼兒體驗到了別樣的快樂,更重要的是,幼兒的繪畫積極性與興趣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為幼兒美感的塑造奠定了基礎。
培養幼兒的審美情感,環境也是一大影響因素[4]。因此,在美術活動中,教師應該為幼兒創設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幼兒有充足的信心參與到美術活動中,加強他們的審美情感體驗,促進幼兒美感的提升。例如,在讓幼兒畫“人物跳繩”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一次跳繩活動,同時叮囑幼兒在跳繩過程中時刻關注身體各部位的動態,之后再進行繪畫。這樣,幼兒更加愿意參與到繪畫中,并且因為有親身體驗,更能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而培養和提高他們的美感。除此之外,幼兒教師應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工具輔助教學。例如,幼兒在學習畫太陽時,教師可以將孩子帶出教室,在戶外體驗早晨和中午的陽光照在身上的不同感受,觀察早晨、中午、傍晚的太陽有什么不同,讓幼兒了解太陽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變化。這樣一來,幼兒在繪畫太陽時,就能夠結合不同時間段,畫出不同時段的太陽的形狀,他們的作品就會更具創造性。
評價環節是教育的一個有效環節,也是最后環節,在美術教育活動中,也是如此,作為美術活動中的最后一個環節,評價常常被忽略,但實際上,評價環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在評價環節,教師應該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其中,并且需要鼓勵幼兒大膽發表個人看法。幼兒通過生生互評、教師評價等多種方式,既可以從不同角度欣賞作品,也可以在感受到成功的基礎上,增強參與美術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充分發揮美術活動的作用與價值。《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教師需為幼兒創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因此,在幼兒完成繪畫后,教師應該及時讓他們互相審視、交流,在此過程中,幼兒可能會介紹個人作品的創作感想和創作方法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過程中,教師不要給幼兒的作品打分,避免給幼兒帶來心理壓力。在評價環節,教師的主要工作是鼓勵幼兒相互比較,讓幼兒自己去發現、辨別,并從中悟出道理。幼兒在明確自身不足的情況下,會不斷改正,進而提升自身繪畫能力。另外,通過合理的評價方式,能使幼兒增強自信,使他們在今后的美術創作中更有動力。
綜上所述,幼兒美感的培養不是一項短期工程,需要教師對幼兒進行長期的美感熏陶。繪本是以圖畫與文字結合呈現故事情節,包含著豐富而多樣的美術元素,并具備較強的藝術表現力。因此,廣大幼兒教師應積極借助這一良好美術教育資源,充分挖掘出繪本中的美術元素,幫助幼兒形成和提高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