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東升
(江蘇省海門市實驗幼兒園,江蘇海門 226100)
幼兒園以及家庭都是幼兒學習以及成長的教育園地,只有將家校相互結合,推進家校一體化的教育模式,才能讓幼兒教育真正取得實效。幼兒園教育的復雜性以及綜合性強,無論是家庭還是幼兒園都不能單獨勝任,正確的做法就是將二者整合起來,互相補充和互相促進。“互聯網+”背景下的家校一體化教育要注重發揮和應用網絡信息技術的優勢,加強家校溝通交流,切實落實家校共育目標[1]。
幼兒教育側重的是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而啟蒙教育的質量將會直接影響到幼兒未來的發展。在幼兒教育體系當中,幼兒園以及家長都是不可缺少的。在日常的幼兒園教學中,通常會忽視家長在幼兒教育當中起到的作用,也缺少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但是大量的教育實踐表明,通過家校一體化教育,能夠顯著提高幼兒的綜合學習能力;同時,還能夠助力家長教育能力的發展,為幼兒園教育改革提供根據和指導。就家校一體化教育而言,家長有教育孩子的責任;同時,幼兒園作為專業化的教育機構更是要發揮教育職能,并給予家長一定的支持與幫助,使得家長和幼兒園能夠共同為幼兒的成長創造良好環境。在“互聯網+”背景下,家校合作和一體化教育要加強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拉近家長和幼兒園之間的關系,更加快捷地推進家校合作。
例如,針對如何有效改善親子關系這一問題,幼兒園可以聘請具有豐富理論以及實踐經驗的專家,面向所有幼兒的家長進行網絡專題講座,使家長能夠掌握更多親子溝通互動的技巧與方法,能夠在家庭當中與幼兒和諧共處。網絡專題講座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同時在靈活性以及實效性方面更強。而家長在聆聽講座的過程中,也可以收獲大量的教育知識與方法,并逐漸改正錯誤的教育理念,運用科學恰當的教育指導策略,為幼兒提供良好的家庭環境。除此以外,幼兒園還可以以網絡為平臺開展家長答疑活動,讓家長提出在日常幼兒教育當中的疑惑問題,通過家校合作的方式予以解決。在這一過程中,“互聯網+”平臺的優勢作用可以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也可以讓家校一體化教育創新實踐擁有技術基礎。
家校一體化教育是當前推動幼兒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路徑,符合幼兒教育的規律,也符合幼兒成長的規律需求[2]。為了實現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信息共通和共享,及時把握幼兒在不同學習環境中的表現,為他們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教育指導,最為關鍵的就是要加強家校溝通互動,實現幼兒園和家長的無障礙溝通。以往的家校溝通方法十分單一,同時,時效性以及交流效果也不夠理想。在有了“互聯網+”平臺的支持后,幼兒園可以和家長用網絡渠道進行溝通,提高彼此之間交流的便利性,確保家長能夠更加全面深入地把握幼兒園教育情況以及教育方法;也讓幼兒園能夠掌握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選用的策略,運用彼此交流互動的方法,構建完善的教育方法指導體系,推動幼兒的綜合進步。
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的家校一體化教育,要加強家校溝通合作,實現零距離互動,讓雙方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對幼兒教育提出改進方案。第一,在幼兒園的課程教學方面,教師要注重運用“互聯網+”溝通手段和家長進行密切的互動,為家長展示教學計劃以及幼兒活動的有關安排,使得家長能夠對幼兒園的整體教學現狀進行把握;同時,也讓家長能夠從中獲得一定的方法借鑒,提升家長的教育技能水平。第二,在幼兒班級管理方面,教師可以與家長運用QQ群等方式進行即時交流,對幼兒在班級學習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表現信息進行反饋。
在“互聯網+”背景下,幼兒教育的開放性程度變得越來越高,也就是說幼兒教育不再單純局限在幼兒園教學上,而是注重家校一體化教育。為了讓家校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讓家長深層次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情況,幼兒園可以建立專門的網站,并通過建設以及完善網站讓家校合作更加深入。幼兒園網站具有生動形象、綜合專業等特征,能夠成為幼兒園與家長的交流窗口。一方面,幼兒園可以利用網站宣傳幼兒園的形象,也就是將幼兒園師資水平、管理狀況、教學特色等利用網站平臺展示在家長面前,讓家長可以深入了解幼兒園;另一方面,幼兒園可以利用網站宣傳教育理念,并以此為窗口讓家長可以與幼兒園進行深層次的教育合作。
為了最大化地發揮幼兒園網站在家校一體化教育創新實踐中的作用,學校方面要對網站內容進行不斷的優化,對其中的各項信息進行更新。第一,在網站中設置班級風采的展示模塊,記錄各個班級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的表現情況以及幼兒的活動參與狀況。具體可以通過視頻展示、圖片展示等方法動態化地展現幼兒在學校中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讓家長可以加強了解,奠定家校深度合作的基礎。第二,在網站中設置資訊模塊,一方面對幼兒園的各項信息進行展示和介紹,另一方面對幼兒園的教育信息進行展示,讓家長能夠及時把握學校的動態,主動參與到幼兒園的各項實踐活動中。第三,在網站中設置家校溝通渠道,積極吸納家長的意見和建議。
在幼兒園推進家校一體化教育實踐的過程中,會形成一種志愿服務模式,這是一種創新性的家校合作策略。其內涵是幼兒園號召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工作中,讓家長擔當幼兒園的志愿者,在幼兒園的教育實踐活動中給予志愿服務與支持。志愿服務活動能夠讓家長獲得更加豐富的教育知識和方法;同時,還能進一步擴大家校合作范圍,讓幼兒的多元化學習需要得到滿足。在志愿服務的支持下,家校合作的內涵能夠得到進一步深化;同時,幼兒園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在凝聚力方面將會大大增強。在志愿服務活動中,幼兒園要注重發揮互聯網平臺的優勢,讓家長提前獲知志愿服務活動的相關信息;讓家長在參加完志愿服務活動之后,能夠借助互聯網平臺將信息反饋給幼兒園。
在家校一體化教育當中,志愿服務的形式多種多樣,如親子活動、幼兒運動會、升旗活動等。在志愿服務活動開始之前,幼兒園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和幼兒家長溝通有關于志愿服務活動的相關事項,主要包括活動流程、計劃、活動目的、意義等;同時,幼兒園還要積極征集家長的建議,并將家長的一些創造性建議在志愿活動中體現出來,讓整個志愿服務活動更加完善。而在志愿服務活動結束后,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可以借助網絡平臺交流此次活動的經驗、收獲。通過這種方式,家長可以從家庭教育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而幼兒教師則可以站在專業的角度表達見解,最終將二者結合起來,構建較為完整的幼兒教育網。
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都是幼兒教育體系中的重要要素,二者缺一不可。而要真正提高幼兒教育質量,必須將家長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結合起來,構建家校一體化的幼兒教育創新模式,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讓家校教育資源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