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芹
(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蠶崗中學,廣東云浮 527423)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理念受到越來越多的教學管理人員的重視。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有助于開展學校的班級管理工作。尤其對于初中班級管理來說,結合初中生的成長特征與個性發展能夠有效管理班集體,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1]。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應該遵循以學生為本的管理原則,以文化建設為依托,以良好的師生關系為輔助,構建和諧、穩定的班級團體,為初中生學習成長創設良好的環境。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管理制度是班級管理的基礎。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現代學生身上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這也會影響他們的學習發展。然而,班級管理還是延續著傳統單一的管理制度,降低了班級管理效果。除此之外,中學生處于成長發育的階段,生理變化與心理變化呈多樣性特征,單一、落后的班級管理體制不僅降低了班級管理效率,還會壓抑學生的個性,不利于學生的成長發展。
管理措施僵硬化是當前班級管理當中較為常見的情況之一。許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級中,為了在學生面前樹立權威而采取強硬的措施使學生達到服從。強硬化的管理措施不但達不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反而適得其反,導致師生關系緊張,不利于班級良好發展。由于初中生尚處于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適當的開導與說教較之于強硬的批評教育更能夠起到成效。傳統的班級管理中,教師以絕對權威的身份管理學生。學生處于被壓制的狀態,容易失去信心,長期下去不但會影響學習,還會對其成長產生不可逆的負面影響。
師生關系是以往以及當前班級管理中的一大問題。教師與學生的學習與成長的背景差異性較大,不恰當的管理制度與管理措施導致師生關系惡化,甚至形成對立的局面。由于初中生處于青春期,性格還在形成當中,情緒敏感多變,需要得到外界的更多關注與包容。而在傳統的班級管理方式中,教師以絕對權威的身份管理學生,使得學生處于被動狀態難以發揮自身的個性,更容易出現叛逆心理。以往的班級管理中,教師在管理學生的時候缺乏對學生成長特征的了解,盲目地對學生批評教育,因此而造成師生關系惡化,嚴重影響了課堂環境。師生關系不平等也是導致師生關系對立的一大原因。班級管理中的眾多活動一般都是以班主任為中心開展的,學生只是扮演被動服從的角色,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并沒有自主的權利。
建立健全班級管理機制是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基礎,制定合理的班規是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保障[2]。在初中班級的管理中應以完善、規范的管理機制作為依據,制定合理的規章制度,更好地服務班級管理。例如,班主任可以采用民主化方式與全班學生進行討論、決定,調動學生的參與性、積極性,通過集體的充分討論共同制定出民主、科學、合理的班規。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還可以鼓勵學生集思廣益,隨時提出合理的見解,并共同對學生提出的見解進行對比、分析,完善班級管理工作,保障管理成效。
在以往的班級管理模式中,班主任是班級管理工作的領導者與指導者,學生只是扮演著被領導的角色。學生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并沒有實際權利,這大大束縛了學生展示自我個性的想法。一些較為嚴厲的班主任采取一些強硬、苛刻的管理措施,可能會起到良好的成效。但是過于強硬的管理措施并不能夠讓學生真正做到自覺遵守規章紀律,反而會壓抑學生的天性,不利于其成長發展。因此,實施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對于初中生來說很有必要。初中生仍處于成長階段,心智發育還未成熟,若是以強硬的方式進行管理反而會引起其叛逆心理,對班級管理產生負面影響。教師應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展現出寬容、仁愛的一面,以學生的角度去幫助學生分析存在的問題。采用人性化的措施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促進師生關系的良好發展。
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輔助班級管理。特別是對于初中生來說,教師與學生相互信任有助于減少班級矛盾,營造良好的班集體氛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該發揮自身的人格魅力,樹立自己在學生心中的良好形象。教師身上的美好品德能夠給學生帶來示范、引導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做到以身作則,引導學生積極向上。教師以自身的人格魅力能夠輕易影響到學生的行為舉止。班主任是主持班級活動的主要負責人,學生與班主任的相處時間最多。因此,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更好地服務于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在管理班級中要做到言傳身教、言出必行,以自身的行為舉止為學生做好表率工作。此外,班主任還應該對學生坦誠相見,大方接納所有學生,以寬容、仁慈的態度看待學生,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規范管理初中班集體能夠有效減少課堂違紀現象,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實踐證明,實施相對應的管理措施能夠有效管理初中班級,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完善管理制度與實施民主化的班規有助于學生增強規則意識,在行為舉止中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減少違反紀律的現象[3]。強化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識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醒學生遵守課堂紀律,提高學習自主性,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實施人性化的管理措施,能夠減少師生對立現象,提高學生的管理配合度,提高班級管理成效。
實施人性化的班級管理措施有助于班級和諧發展,緩解學生學習壓力,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實踐證明,在初中的班級管理中,強硬化的管理措施會導致學生出現叛逆、反抗的現象;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則能更好地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減緩兩者的緊張關系。人性化的管理措施能夠減緩學生的學習重擔,營造出愉悅、歡快的課堂氛圍。
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緩解師生矛盾,促進班集體的和諧發展。實踐證明,教師以自身的人格魅力能夠增強感染力,促進師生相互了解,有效緩和師生關系,促進班級團體的和諧發展。教師的美好品質能夠影響學生的成長發展。因此,教師在班級管理中做到以身作則能夠給學生帶來良好的示范作用[4]。
總之,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級中應該完善班級管理制度,創新管理方法,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建設優良班風,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在管理班級中要做到言傳身教、言出必行,以身作則,為學生做好表率工作。此外,教師還應該對學生坦誠相見,大方接納所有學生,以寬容、仁慈的態度看待學生,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參考文獻]
[1] 唐華.班級的“真主”——學生[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1):65.
[2] 胡琰瓏.在班級管理中展現教師智慧[J].學周刊,2017,(01):192-193.
[3] 徐林.班級管理中的幾點感悟[J].中國校外教育,2016,(36):31.
[4] 曾敏潔.論班級團隊的構建與評價策略[J].中國德育,2017,(0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