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燕沁
(江蘇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學溧水分校,江蘇南京 210000)
良好的課堂氣氛來源于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任務以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如何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以及如何在音樂課堂中組織學生展開音樂活動教學,使其領悟音樂藝術的魅力,是每位音樂教師需要關注的熱點。由于小學階段低年級學生自制力較差,年齡較小,在課堂上教師很難組織其開展音樂教學活動。因此,小學音樂教師需不斷提高自身調控課堂的能力,把有效的教學策略滲入音樂課堂教學中。
音樂科目在眾多學科中是最有藝術氣息的科目,組織學生開展音樂課教學應呈現出音樂性。在組織學生進行音樂教學時,教師不僅要讓其感受到音樂藝術的魅力,還要教給其歌曲歌唱的技巧,增強音樂教學活動過程的音樂性。學生通過全神貫注耳聽音樂,依照音樂指令完成活動任務,才能提升教學效果,且活躍課堂氣氛。
比如,在教學導入時,教師首先詢問學生:“有沒有喜歡跳舞的同學?”學生紛紛回答喜歡跳舞。教師:“那我們今天學一首適合伴舞的歌曲,只有喜歡并會唱這首歌曲,才能更好地伴著音樂去跳舞。”學生頓時學習熱情高漲,然后教師向學生提出學習歌曲的要求:注意聽音樂,不搶節拍。這時學生們都非常安靜地聽音樂,并認真學習,課堂效果特別好。
再如,在教授《小猴子有禮貌》這首兒歌時,需要學生采用走步、拍手等動作和唱歌的形式來表達歌曲,教師可以采用音樂指令的方法幫助學生學習該歌曲,為了能讓教學順利進行,教師在鋼琴上彈奏了一首短小的《音階歌》:do do |re re | mi mi mi | re re |do dodo | |,作為音樂指令的基礎教學法,再告知學生“小小音符排排隊,我們一起學習它們!”當學生聽到音樂遵守排隊規則時,都相互模仿起來。于是教師就可以帶著學生在動聽的音樂里,有規則地進行走步、拍手等動作,完成音樂教學活動,成效極佳。另外,當學生演唱完畢后,教師可用鋼琴彈奏短小的鼓勵曲作為獎勵,這時他們會仔細傾聽,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由于小學階段低年級學生心智、身體、生理均未發展成熟,他們正處于心靈幼稚、想象力活躍、天真爛漫的階段,容易被外界有趣的事情和現象吸引。因此,教師在創設趣味性教學情境時,應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年齡、思維等方面的特點,組織其開展音樂教學活動,讓其自主融入課堂教學中,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行深入學習。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
例如,蘇教版一年級《跳吧,唱吧》一課,該課要求學生能大膽參與表演。筆者在上課時給學生播放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吸引其注意力,然后給學生講洋娃娃和小熊的故事讓學生分組扮演洋娃娃、爸爸、媽媽、小熊,跟隨教師所講的故事進行活動。故事如下:“有一個洋娃娃的名字叫紅紅,小時候紅紅的爸爸、媽媽工作非常忙,于是把她送到外婆家寄養。紅紅看見床上有一只小熊,就把它抱了下來,帶它一起出去玩,于是紅紅每天都帶著小熊,每次遇到新鮮的事都告訴小熊。有一次紅紅的小伙伴邀請她參加舞會,需要帶上舞伴才能參加,但是紅紅沒有舞伴,于是她就帶上了小熊,和小熊一起跳舞。”故事講到這里,教師可以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歌曲,當歌曲唱到“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跳呀跳呀一二一”時,讓學生兩兩組合,身體跟隨旋律相互拍掌,這時教師趁機導入《跳吧,唱吧》教學內容,詢問學生:“你們想不想變為小熊跟洋娃娃一起跳舞呢?”這時學生紛紛表示想和洋娃娃一起跳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采用兩兩相互跳舞的方式進行音樂教學活動,讓學生跟隨該歌曲一邊唱歌一邊跳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如騎馬舞。通過采用趣味性故事誘導學生進入情境課堂教學中,不僅有利于讓學生對教師所講的內容產生探知的欲望,更使其能集中注意力學習音樂知識[1]。
小學生正處于活蹦亂跳的年紀,教師無論在課前怎么備課、設計教學任務等,都無法應付多變的課堂情況。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學會隨機應變,組織好學生學習[2]。
比如,在教授學生新的歌曲前,大部分教師常常運用師生相互問好的歌曲來鍛煉發聲。旨在為了能了解學生有沒有做好采用自然聲音歌唱的準備。筆者認為,這一方法并不能探知學生聲帶情況,簡單的打招呼歌不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一旦時間過長就會使其對歌曲產生厭煩,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不需要再認真回應教師,甚至出現不開口的現象。小學低年級學生好動能力較強,常常不安于坐在位置上認真地聽課。鑒于此情況,筆者認真研究了教學方法的選擇與實施方法。具體內容如下:第一周,教學生學會問候歌,協助其唱好該歌曲;第二周,讓學生跟著筆者彈鋼琴的曲調,練習打招呼歌曲,一一考核每位學生掌握程度;第三周,設計打招呼歌曲動作,如每唱一句就跟一個同學握握手、擁抱、問好,且讓學生移調歌唱;第四周,教師和學生相互對唱、相互握手,擁抱、問好等。上面的幾種活動,從淺到深,隨機應變,不僅能考核每位學生對歌曲的掌握度,還能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各種音樂活動中,去體驗音樂藝術的魅力。
在課堂教學中常常會出現各種突發事件,如果教師處理得好,就能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所以,音樂教師應采用巧妙的方法處理突發事件,維持課堂秩序。
比如,以《藍鳥》為例,教師來扮演大藍鳥演唱前半部分,學生則扮演小藍鳥演唱后半部分,學生們唱得非常好聽,能跟上節奏,課堂氣氛非常好。但是讓學生演唱前半句,教師唱后半句時,就會有許多學生跟不上節拍,出現各種聲音。這時課堂秩序非常混亂,筆者急忙轉變教學形式說:“老師看到有些同學還想再一次扮演小藍鳥對不對?那好,想唱后半句的學生請舉手,請想扮演小藍鳥的同學站起來。”這時想唱后半句的學生唱得非常好,這是由于學生是根據自身喜好選擇歌唱部分,才會唱得整齊、好聽,呈現出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培養學生樹立自信心,課堂氣氛非常好。
總之,教師應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出發點,依照由表及里的原則滲透音樂知識,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課堂順利進行,并能對學生在課堂上遇到的困難給予幫助和指導,使趣味性、音樂性、靈活性、巧妙性教學策略在小學低年級音樂課堂中的作用獲得最大限度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