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金花
(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穆圩中學,江蘇連云港 222213)
大多數人認為,生物在初中各科教學中的地位并不重要,比不上三大主科的分量,也無法與物理、化學相媲美,在學科排行榜上長期處于末尾。實際上這是一種謬誤。隨著人們對生物學認識的不斷變化,生物學科對學生的重要影響逐漸顯露,教師們認識到生物學在開闊學生眼界、幫助他們認識世界方面有著其他學科難以比擬的作用。下面筆者根據自己的認識,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經驗,主要從以下幾個角度談談自己對生物有效教學方法的看法。
贊可夫說:“對所學知識內容的興趣可能成為學習動機?!鄙镒鳛橐婚T副科,在大部分學生的意識里是不重要的,學好學壞都可以,而要保證生物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真正在生物學習中獲益,除了需要轉變學生的思維意識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培養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點燃他們學習生物的熱情,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選對方法[1]。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方法并不具有唯一性,相反還對教師提出了教學方式多樣化的要求,一方面這契合了教育改革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因為只有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在較高程度上吸引學生,更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學目標的實現。筆者在教學中就常常會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刺激他們的學習欲望,以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
例如,《生物生存的環境》這一內容的學習目標為:一是讓學生意識到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不同的生物自有其獨特的生存環境,這與它們的習性有關,使其認識到不同生物生存環境的差異性;二是讓學生了解生物生存環境面臨的危機,如人類過度破壞自然的活動導致環境惡化等。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首先在課前向學生播放了荒漠、戈壁、海洋、天空、平原、森林等景色不斷變化的視頻,利用多彩的視頻影像較快地抓住他們的眼球。接著,詢問他們這些場景適合哪些生物生存,并舉辦競賽小游戲:教師或學生任意說出一種動物,讓其他人回答適合這種動物的生存環境,第一個站起來的人有優先搶答權;又或者說出一種環境,讓其他人至少回答出三種在這種環境下生存的動物,回答錯誤或者未站起來就搶答的學生要接受大冒險的懲罰。最后,筆者還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談一談人類行為對其他生物生存環境的影響,讓他們從動物和環境本身的視角看待人類過度破壞自然的行為活動。如此一來,不僅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還營造了較為輕松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在愉悅中學到了知識,使其對生物課充滿期待。
現實生活中,學生常常會因為學業、家庭等緣故,被限制在家庭和學校兩個地方活動,并沒有多少機會去好好看看外面的世界,領略不同地域的別樣風采,他們的眼界受到了限制,思維意識也會慢慢受到影響,進而阻礙他們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揮?,F代信息技術的出現和發展為學生突破時空限制提供了可能性[2]。而生物學科因為教學內容的特殊性和靈活性,以及與現代信息技術的契合性,使得學生能夠跳出狹小的生物課堂,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借助網絡渠道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另外,將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相結合也能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通過信息技術對所學知識產生更加形象的認識,活躍他們的思維,幫助他們真正地將知識理解透徹。
例如,在學習《地面上的生物》《水中的生物》《空中的生物》等章節時,因教材內容有限,讓學生認識世界生物豐富多樣性的作用的資源有限,為此筆者就利用網絡信息媒體,在收集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借助視頻影像和動態圖片展示的功能,將一些教材中沒有的生物介紹給學生,帶領他們一起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暢游無限的生物世界,和其一起認真觀察飛鳥南來北往的翱翔、昆蟲短暫生命里的鳴叫、土壤內部微生物的運動等生物的活動,讓書本里記載的生物動起來,在增加學生見聞,增長其生物常識的同時,提供一定的情境,使其較為真實地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又如,在學習《人體內物質的運輸》時,若是單靠教師的講解,不僅枯燥無味,還難以讓學生對知識有深刻的理解,所以筆者就借助網絡信息媒體,通過播放相關視頻,讓學生形象地明白物質在人體內的運輸演化過程。
教育改革的發展讓人們在重視學生知識教育的同時,也越來越注重對他們的德育教育。判斷一個學科教育成效的優劣,除了要看知識教育成果外,關鍵要看對學生德育教育結果的好壞。而不管哪門學科的教學,德育都是其首要目標和最終目的,生物學科也不例外。要想打造高效的生物教學課堂,保證生物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不能僅著眼于生物知識的傳授,還要努力挖掘生物學科本身所蘊含的德育思想,借此加強對學生正確價值觀念和良好道德品性的培養。為此,筆者在教學中就進行了具體的實踐,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環境影響生物的生存》的過程中,筆者就先讓學生就環境與生物生存的關系這個話題談一談自己的認識,很多學生表示,“環境對生物的生存具有重要的影響,好的環境有利于生物的繁衍,壞的環境會威脅生物的生命健康”。由此,筆者順勢向學生展示了一些因為人類活動造成環境惡化而導致生物數量減少,甚至滅絕的資料和圖片,并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想,暢想一下現在的我們、未來的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保證生物的多樣性,守護好生物的家園。這樣一來,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就能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明白了自己某些行為可能會對環境造成影響,意識到如何做才能保護好環境。這樣不僅完成了知識教學工作,還達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幫助學生樹立了保護環境的意識,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他們的行為。
又如,時下很多初中生都缺少健康意識,這個年齡的他們尋求刺激,追求新鮮感,對外界的防范意識不強,勇于大膽嘗試,這一特點有利有弊。教師要做的就是教會學生“趨利避害”。例如,在學習《健康的生活》時,筆者就考慮到初中生的這一心理特點,為了加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筆者通過大量真實的新聞案例(包括視頻、圖片、文字報道等),讓學生逐漸意識到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健康的重要性,明白毒品的危害,并通過讓他們講述自己知道的相關真實事件,加深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醒學生注意自身的健康安全。
總而言之,要想加強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既要想方設法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握好現代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的融合,做好知識的教學工作,又要挖掘出生物學科本身蘊含的德育內容,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致力于高效生物教學課堂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