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靈
(江蘇省南京市白云園小學,江蘇南京 211111)
新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的發展性評價,課堂教學改革無論從其功能的價值上,還是學生對于知識掌握程度等方面,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小組合作學習是小班化課堂教學的一大亮點,教師采取不同的形式、手段,使得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構成了一種和諧的學習空間[1]。合作學習的各種主觀、客觀因素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合作學習,而我們又該如何使這些因素更有效地為合作學習服務呢?
1.和諧的室內環境
音樂課不同于其他課程,在音樂課上師生要運用良好的呼吸方法歌唱,要做律動、表演等,所以在學生來上課之前,教師應當做好衛生工作,并根據教學需要安排好座位,如半圓型、T型、馬蹄型、田字格型,等等。
2.良好的心理環境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創造良好的合作學習氣氛,用各種形式為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勵,把學生當作朋友,多一些理解、寬容。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會更加活躍,探索熱情就會更加高漲,合作的欲望就會更加強烈,課堂就會更加生機勃勃。
3.充裕的時空環境
在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應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組織學生聆聽、思考、討論、表演,使學生擁有充足的發言、補充、更正、辯論與表現的時間,在動腦、動口、動手中找到表現樂曲的方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盡情地展現自己,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出色地完成學習任務,產生成就感、自豪感。
教學的目的在于幫助每一位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幫助學生檢視和反思自我,明確自己想要學習什么和獲得什么,并按自己的興趣得到盡可能充分的發展。合作學習中學習任務的確立也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與需要,確保學習任務是貼近學生實際的、有選擇性的、有一定難度和具有思考價值的。各小組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選擇學習任務,小組成員間根據個人的特點分配任務。
在認識打擊樂器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確立教學目標是初步認識和了解打擊樂器──三角鐵、碰鈴、響板、雙響筒、镲、串鈴、鈴鼓的音色、形狀及演奏方式。為實現這個目標,筆者沒有直接告訴學生演奏方法,而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認識這些樂器,自己摸索、總結出不同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樂器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具有神秘感,為了讓學生對打擊樂器有更全面的認識,筆者確立了這樣的教學任務。這個任務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學生相互啟發、協作完成。
1.平等—參與式學習
現在的學生都有著自己的性格和思想見解。在音樂課堂上,他們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老師。教師應緊緊抓住這一心理,積極主動地與學生做朋友,要讓他們感到教師是他們的知心朋友。這就要求教師應轉變觀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從“獨裁者”的位子走下來,走到學生當中去。
2.合作—互補式學習
新的《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并使他們從中受益。”教師還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表達個人的情智。
3.探究—研討式學習
教育家第斯多得曾說:“不好的教師是傳授真理,好的教師是叫學生去發現真理。”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從“教”變“導”。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學會借助工具書、參考資料解決在學習中碰到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靈活運用學習方法,形成知識社會所需要的更高的自學能力、技術能力。
1.啟發活動
教師是學習的幫助者。有的小組成員對自己的想法表示懷疑,需要得到教師的肯定,這時教師給予激勵性的評價,肯定學生的想法,讓學生對自己有信心。有些小組的學生活動開展得較好,研究出了很多種方法,有些方法還很獨特。這時教師應繼續提出問題,幫助學生拓寬思路,鼓勵他們深入探索,從而使學習活動更好地開展,也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和學習小組得到不同層次的發展。
2.訓練組長
教師在挑選組長時,一定要慎重,全面衡量學生能力。智商并不是衡量的唯一標準,我們更需要的是有責任心、具備一定工作能力的學生。組長確立之后,他們將在每次小組合作學習中發揮其作用。起初,組長對如何開展小組活動抱有一個大大的問號,這就需要教師重點對他們進行訓練。教師可在課余時間對組長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將各組組長集中在一起,組成一個小組,教師擔任組長的角色,讓小組長觀察記錄教師是如何開展小組活動,又是如何處理小組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的。
3.調節矛盾
任何一種學習都需要不斷加強、鞏固。有個別的學生在某些情況下會游離于學習小組之外;組長沒有關心到每一位組員;有的學生還不能馬上調整,進入學習狀態;學習任務、角色分工還不太明確;小組成員的合作氛圍不太融洽等。教師在巡視、監控中發現了問題,應及時引導學生、提示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協調矛盾,促進合作學習的進行。
4.參與討論
傳統教學中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廣、深入,教師的觀念、角色也在發生著變化。在合作學習中,教師作為學習小組的一員,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在小組學習活動中只是扮演幫助輔導、調節矛盾的角色,要始終遵循以組長為中心,以平等的態度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組長共同完成組織任務,從根本上消除組長的依賴心理。
合作學習是當下最為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師主導作用下,群體研討,協作交流的一種學習方式,能有效地改善學習環境,擴大參與面,提高參與度。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與同學共同討論、互相交流、一起表演中感受音樂、理解音樂。通過合作,有利于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探討和表現音樂,培養其參與意識、創造意識。在合作教學中還有許多細節需要教師進行深入探究,需要教師合理地利用有利的條件,讓學生通過有效的合作學習掌握音樂基礎知識,提升音樂審美能力,增強音樂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