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兵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實驗中學,江蘇南通 226300)
想象力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平時粉筆黑板的教學模式很難將學生的想象力完全激發,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化學這門學科需要學生仔細思考,并要求學生發現化學的本質特征,而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滿足學生發展的需求。互聯網教學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因此,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積極利用互聯網來提高化學教學效率。
化學課堂由于自身的原因,比較抽象難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可以用電子課件來講解所授知識。電子課件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說,可以改變化學知識的展示過程,讓展示更加清晰。除此之外,電子課件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對化學始終充滿樂趣與好奇心,從而在上課的時候可以做到專心致志,提高學習效率[1]。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科技的發展成果,利用互聯網來設計課件進行教學。
例如,筆者在教學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時,就通過電子課件來進行教學。在講《原子的結構》時,由于本節課所要理解的內容比較抽象,教師很難將內容講解清楚,因此,筆者主要通過設計電子課件的方式來教學本節課內容。在課堂的開始,筆者先問學生是否知道Si原子,學生的回答為否定;接著筆者給學生展示了一張被放大了300萬倍的Si原子的照片,學生都對照片驚嘆不已,激發了學生的探索熱情;之后,筆者在課件上展示了原子的構成圖片,讓學生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質子、中子和核外電子組成的,并讓學生對組成物質有一個了解;最后,筆者又向學生展示了一個表格來顯示質子數和中子數的關系,讓學生對枯燥的概念有一個深刻的認知。
通過設計化學電子課件,學生在聽課的時候才不會感到疲倦,才能仔細聽教師講課,將知識內化。電子課件將知識細化,展示學生不易理解的教學內容,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化學學科的特征之一就是實驗較多,實驗是化學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在實驗中,學生可以探索化學的奧秘,揭開化學背后的面紗。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實驗對化學知識進行驗證,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實驗需要學生動手,在某些條件限制下,學生很難進行實驗,進而對知識缺乏理解,不利于掌握之后的內容。因此,在某些條件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輔助性實驗,讓學生把握化學的本質,找尋化學內在的規律。
例如,筆者在教學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時,就通過輔助性實驗來進行教學。《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是很重要的一個內容,需要學生完全掌握并加以運用。學生在本節課之前就了解了有關制取CO2的方法,筆者先讓學生回顧學過的內容,不斷鞏固所學知識,之后,筆者引入新課,引導學生學習實驗室制取CO2的方法。筆者向學生展示了4種物品,分別是大理石、Na2CO3、稀HCl和稀H2SO4,大理石要分別和后面的3種發生反應,所以做實驗的次數比較多。因此,筆者用視頻的方式來講解這3種實驗,學生可以根據視頻來進行觀察學習。
通過輔助實驗來進行教學,學生對化學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加深了對化學的體會,感受到化學這門學科的神奇之處,從而有更大的熱情來進行之后的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對于需要實驗的知識,可以讓學生進行輔助實驗,最終讓學生掌握化學的變化規律。
化學教學時開展翻轉課堂,可以擴寬教師上課的時間與空間。教師可以自己制作視頻,然后將視頻發放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在家里學習,最后在課堂上交流自主學習的想法,并解決問題。
例如,筆者在教學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時,就啟動翻轉模式來進行教學。在講《質量守恒定律》的時候,筆者就改變傳統紙質教學的模式,讓學生在家里觀看這部分的內容,引導學生在化學反應的量的基礎上,研究化學質的變化,最終發現化學的本質規律。筆者讓學生觀看溶液之間反應的視頻,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的奧妙。這其中,學生還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疑問,教師要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對此,教師可以選擇一個集中的時間來解決問題,消除學生的疑問。
通過翻轉教學,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的時間。在學習之后,學生對知識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也會存在著不明白的地方,因此,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答疑解惑的時間,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從而提高化學教學效率。
每個學生的思想都不一樣,他們都希望與別的學生進行交流,交換彼此的思想,從而對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但是,他們缺乏一個交流的平臺。因此,教師要滿足學生對交流的渴望,為他們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讓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這樣,學生可以了解別的同學的看法與自己看法的不同與相同之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終提升自己。
例如,筆者在教學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第十二章《化學與生活》時,就為學生搭建了交流的平臺。在講《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的知識時,筆者在上課之前給學生出了一個問題:日常生活中常常聽到Ca、Fe、Zn、Se、I等名詞,那么這些物質是單質還是元素?基于這些問題,筆者讓學生從互聯網上了解相關的內容。因此,學生在上課的時候都希望說出自己的勞動成果。有位學生甚至做成了PPT,向其他學生進行講解,這位學生準備的內容很多,其他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有的學生還說明了人體的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以及有害元素之間的關系。除此之外,有些學生還說出了補充這些元素的方法。通過交流,學生們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中,用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同時也提高了自己學習化學的效率。
通過搭建交流的平臺,學生可以勇敢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對于回答正確的同學,教師可以給予他們贊揚;對于答錯的同學,教師不能否定他們,要積極鼓勵他們分享的精神,讓他們的自信心不斷增加,從而可以更好地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
化學知識比較抽象難懂,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如果教師不采用創新式的教學方法,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就會對知識產生一定的盲區,最終影響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化學產生一種抵觸情緒。而利用互聯網來進行教學可以將抽象的化學知識形象化,將復雜的化學知識簡單化。因此,教師不能忽視互聯網的作用,要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