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懷東
(江蘇省揚州市揚大附中東部分校,江蘇揚州 225000)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體育在學生綜合評價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事實上,體育項目不僅可以放松學生身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以及良好心態的養成也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當前環境下,學生對籃球作為一項對抗性運動的認識不足,僅僅將籃球當作放松身心的日常鍛煉項目,這樣便不能發揮出籃球作為對抗性運動的優點。因此,我們有必要從實際出發,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利用現有的教學設施,在已有的教學經驗的基礎上,來培養學生的攻守意識。
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攻守意識的培養首先也應該從籃球基本進攻方法的學習開始。從當前現狀來看,學生們對于籃球的進攻技術缺乏了解,在比賽中比較猶豫,不能在合適的時機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進攻,所以切球作為進攻的主要方式,必然應該作為基礎性的技能得到訓練。
在實施課堂教學時,筆者采用了“三步走”的教學戰略。第一步,向同學們介紹切球的基本原理、重要性等。第二步,親身示范,向同學們演示切球正確和錯誤的方法,介紹在實戰中切球常常運用到的技巧和容易出現的錯誤。比如在切球過程中,動作幅度一定要小,否則很容易被判定為犯規;切球時要用手掌的立面,這樣接觸面積小,聲音也小,等等。憑借老師的講解和示范使學生對切球有所把握,但這還是遠遠不夠的,比如很多同學無法判斷何種程度的切球動作幅度是犯規的,因此在比賽中難以把握分寸,這種情況下,就有必要引入第三步,即將學生兩兩組隊進行切球練習。與此同時,體育教師要負責指出學生動作中的錯誤和不規范的地方,力求使學生能夠準確把握切球的動作要領,為進攻打好基礎。
在當前的籃球教學中,學生們通過老師的講解雖然也比較容易了解切球的方法和技術要領,但事實上,一到實際訓練或比賽,就會出現各種問題。筆者采用“三步走”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快速切球進行了循序漸進的訓練,夯實了學生基礎,使學生能夠在球場上規范地運用切球技巧,為培養學生的攻守意識做好準備。
學生在剛剛接觸籃球時,主要是學習籃球的基本知識框架,攻守意識比較薄弱,嚴重缺乏對抗心理;隨著學習的深入、訓練和比賽次數的增多,學生的攻守意識也就逐漸形成了。對抗心理作為攻守意識的核心,需要在了解學生心理素質水平、心理成熟程度和自身運動條件的基礎上通過合適的方法來培養和優化。
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的對抗心理嚴重不足,在比賽中看到比自己高的或者強大的對手,就會出現退縮情緒。事實上,在籃球運動中遇到比自己優秀的對手是家常便飯,所以可以看出,學生缺乏基礎的對抗心理,如若這種情況得不到改善,那么很難進行進一步的教學。為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首先通過案例演示、實戰訓練等常規方式來不斷優化學生的對抗心理,幫助他們排除退縮情緒;其次,以預判意識為例,學生在比賽中會更多地關注對手的行動,而忽視自己身邊的同伴以致難以形成系統的配合進攻或防守,因此可以通過觀看比賽的方式鍛煉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以此加強他們在球場上的預判意識;最后,要加強學生基本功和實戰的訓練,從快速切球練習到系統配合,在整個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培養對抗心理。
作為體育教師,我們也不能盲目地培養學生的對抗心理。方法不對,很容易給學生造成心理負擔,形成排斥心理,會影響學生身心發展。攻守意識的培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在體育教學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立足學生個體實際,逐步優化學生的對抗心理。
在籃球教學過程中,教師講述的很多方法和技巧較為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和消化,在球場上更是難以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因此這種教學方法可能阻礙其學習動力,妨礙學生攻守意識的養成[1]。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分析經典案例,模擬或重現現實中的一些比賽情境,使學生能夠將自己代入案例場景,并在其中分析、比較各種成功和失敗的方法,從而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做到探索與實踐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一致。
為了能夠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攻守的重要性,筆者給學生們播放并引導學生分析了12—13賽季NBA季后賽第一輪第四場雷霆對火箭的比賽。在這場比賽中,一方面火箭隊有針對性地利用了對方防守心態的特點,另一方面雷霆隊雖然在對核心球員的包夾和盯人緊逼上做得很好,但是忽視了核心球員的傳球和最后時刻戰術運用的多樣性,兩方面的原因使得火箭隊在最后時刻反敗為勝。播放視頻后,學生明白了對抗不僅僅是在運動過程中雙方身體接觸所產生的對抗反應,也是在比賽中對同伴、對手行動和心理的觀察和預判,這些對比賽的成敗是同樣重要的。同時也使學生對攻守的認識更加具體,豐富了學生在攻守方面的知識。此外,通過引導學生反思也加強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了其自我分析、反思的意識。
通過分析經典案例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掌握更多籃球實戰的技巧方法,此外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籃球比賽的環境,并逐步培養起學生的攻守意識。
籃球快攻最能體現籃球運動的快速、靈活、全面、準確等特點,因此它對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勇猛頑強的作風,對提高身體素質水平,發展全面、熟練、快速、準確的技術等,都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籃球實戰中,只要能夠找準時機,傳球到位,投籃穩健,快攻的成功率是比較高的。
快攻雖然得分快,能夠在較短時間內逆轉局勢、鼓舞士氣,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為了能夠使快攻在實戰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在教學中要始終堅持“在成功率的基礎上追求盡可能快”的原則。筆者在教學快攻時,首先對三步上籃和灌籃進行了較長時間的講解,然后讓學生不斷地練習,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其中的技巧和方法,并能在各種實戰狀況下進行三步上籃或灌籃得分。在打好快攻基礎以后,對學生進行分組,兩個小組配合分別進行快攻發動與接應、快攻推進階段以及結束階段的練習。通過這樣由易到難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在各個階段打好基礎,在快攻過程中保持冷靜的頭腦,做到既不操之過急,又不坐失時機,能夠機智果斷地做出傳球和投籃的決定。
學生心理素質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對自己的認知。如果學生認為自己能力較強,有較為豐富的實戰經驗,那么在比賽中往往會更加自信,心理素質也會優于其他學生。只有不斷扎實學生的基本功,強化學生能力,才能樹立起學生在籃球實戰中的自信心,進而培養學生的攻守意識和對抗心理。
總之,體育教師在籃球教學過程中,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基本理論知識的層面,更應該結合學生個體實際和現有的設施條件對學生進行攻守意識的培養,使籃球發揮其作為對抗性運動所具有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