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 雯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星海實驗中學,江蘇蘇州 215000)
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敘畫之源流》中說:“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與六籍同功,四時并運。”這就是在說圖畫的作用。可以說,繪畫是表達的另一種途徑,比語言更形象,更具動感性,更能被人深刻記憶。牛津初中英語教材中涉及大量的圖畫,這些圖畫與英語語言知識內容相對應,通過對這些圖畫所展現情節的理解,學生在不了解語言內容的時候,也能對內容進行大致的猜測。在這種狀況下,學生為了驗證自己猜測的正誤,會自主地投入學習中,這十分有利于學生對英語語言的學習。另外,圖畫對學生記憶英語語言內容具有輔助的作用。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插圖教學是有必要的。
運用初中英語教材中的插圖進行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可綜合運用圖畫進行英語語言的理解,對一些簡單的句型進行記憶[1]。由于初中學生具有獵奇心理,所以,教師在選取圖片時,要注意圖片的生動性和趣味性。
初中英語每一單元的Part A部分都涉及兩只小狗(一只是卡通小狗Eddie,一只是電子狗Hobo)的對話。它們之間的對話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開的,學生可以通過對圖畫中情境的閱讀大致了解對話的內容。簡言之,就是綜合對插圖的閱讀去猜測英語對話的內容。這類似于“看圖說話”,學生在探索圖畫內容的過程中會對文中英語語言內容產生巨大的熱情,進而投入英語語言的學習之中。
如七年級上冊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第一部分呈現卡通小狗Eddie與電子狗Hobo的對話,教師可先引導學生在不了解英語語言內容的情況下,進行插圖情境閱讀。卡通小狗端一只盤子,盤子上有兩個蛋糕,電子狗的左手也拿有一塊蛋糕,右手里則有一張紙,它正在讀上面的字。最后一張圖,卡通狗張著大嘴手指向電子狗的蛋糕,電子狗露出很失望的表情。有學生猜想,它們是在討論蛋糕,卡通狗想吃掉所有的蛋糕,包括電子狗那塊。但還不能理解為什么有一張紙,是誰的來信嗎?經過對插圖的分析,學生出現很多疑惑,在這些疑惑的驅使下,他們產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進而自主地投入英語語言內容的學習中。
初中英語教材中涉及很多插圖資源,這些插圖一方面是對英語語言內容情境的表達,另一方面又豐富了教材內容,為教材增添了色彩。其中有些插圖涉及一些對話、句型、詞匯,而這些內容又是教學的重難點。所以,教師可進行篩選,讓學生結合反映英語教學重難點的插圖進行學習。
以九年級下冊Unit 4 Life on mars為例,這一單元的第一部分就呈現給學生四幅圖景,但四幅圖景沒有太大的區別,都是電子小狗和卡通小狗在火星邊吃著食物,邊討論這次太空生活的體驗。在它們的對話中涉及兩個句式:“How do you like... ”“Why do you...”,所以,教師應該挑選出這兩幅插圖進行重點教學。由于這一單元涉及很多重點詞匯,如 special boots;sleeping bag;air tank;computer;dried food;power pack;space helmet;tent( 特種靴;睡袋;空氣罐;電腦;干糧;動力包;太空頭盔;帳篷),教師可以選用其中一幅圖,讓學生標出插圖中涉及的這些裝備。可以說,教師結合教學的重難點,對教材涉及的大量圖片進行反復研究取舍,并選出最能反映教學內容的插圖進行教學。當然,第一部分的四幅圖上所涉及的裝備并不是全面的,所以,教師還要從互聯網中篩選出適合的圖片,完善教學內容。
宙斯累利說:“成功的秘訣,在于隨時隨地把握時機。”對于英語插畫教學來說也是如此,并不是無時無刻都要將插畫作為鉆研英語語言內容的媒介,插圖的運用是需要特定的時機的,教師要抓住將插圖應用到英語教學的最佳時機,使學生能夠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那么哪一時刻是應用插圖的最佳時機呢?初中英語教材中每單元的第一部分都由對話展開,而這些對話又配以相符的情境,學生有時候會根據對情境的分析去理解對話內容,或進行相互參照,記憶對話內容,并在生活的場景中應用。所以,可以這樣說,在進行英語對話學習的時候,便可應用插圖,對話教學的展開是插圖運用的最佳時機,教師要把握這一時機,使教學事半功倍。
以七年級上冊Unit 4 My day為例,第一部分是電子狗與卡通狗的對話,這些對話由富有情境的四幅插圖呈現出來。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對話,教師可以應用插圖進行教學。首先引導學生觀察插圖,說出自己從圖上獲得的信息,學生看圖進行描述:電子狗叫卡通狗起床,可是不起任何作用,后來主人把食物端上來,卡通狗才起床,電子狗看起來很高興,但最后還是自己去爬山了。為了讓學生深入探究對話內容,教師可以依據插圖向學生提問:“第二幅、第三幅插圖,卡通狗都說了什么?為什么卡通狗起床后,但最后電子狗還是自己去爬山了?”教師富有懸念的提問,使學生產生探究興趣。“Is it time for breakfast?”(是吃早飯的時間了嗎?)在電子狗征求要一起爬山之后,卡通狗說:“No, I seldom go out after breakfast, I sleep, and then I have lunch. After lunch, I always need a good rest.”(我吃早餐后很少出去,我睡會兒,然后吃午飯。午飯后,我總是需要一個好的休息。)所以,最后電子狗是自己去登山的。在學生梳理對話的大致意義之后,教師還要讓學生參照插圖的對話情境進行生活情境對話的演示,進而充分記憶這段對話。
有些插圖情節性較強,學生可直觀地進行內容的探究。這樣的插圖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有重要作用。教師可以依據插圖主題的鮮明性,引導學生進行看圖寫話,或創設一定的情境,訓練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2]。在圖片的選擇上,應圍繞教材中英語內容的主題進行,借助互聯網,選擇一些情境性強的漫畫圖片或生活圖片,讓學生根據情境進行對話的編寫,并和同伴進行對話演示。當然,教師可以進行開放式教學,讓學生組成小組,去自行搜集有關圖片,進行對話模擬。
可以說,圖片與英語內容的結合學習已成為現代教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圖片的直觀性、豐富性對學生理解、記憶英語知識內容,有積極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將牛津初中英語教材中的插圖資源利用起來,以圖練說,以圖練寫,并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圖片進行英語語言對話的理解、記憶。當然,教材中的插圖內容是有限的,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搜集一些其他圖片,進行知識內容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