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明高 余高峰
術語是在特定學科領域用來表示概念的稱謂的集合[1],是人們試圖賦予某些詞匯固定的概念,使其形式與內容之間保持相對穩定的對應關系,至少在特定的專業領域保持統一或一致的名實關系,專門用于表達不同領域的知識結構。術語不但是語言單位,更是知識單位。[2]
相關行業的術語更新狀態以及活躍度,映射著其行業的發展狀況,可以從中窺探商業動態。以汽車行業為例,中國龐大的購買力造就了巨額的市場,國內外眾多汽車廠商更是以層出不窮的宣傳手段來推動營銷。其中,眾多廠商以相似的制造技術,不同的術語命名方法來對產品進行自我分類識別。
汽車發動機是汽車生產廠商的核心技術,自誕生并發展至今日,基本上大同小異,只是在部分技術的實現方式上表現出差異。例如:CVVT(Continue Variable Valve Timing的縮寫)、VTEC(Variable Valve Timing and Valve Lift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的縮寫)、DVVT(Dual Variable Valve Timing)、VVTI(Variable Valve Timing-intelligent)型發動機,都是通過改變氣門正時或氣門升程來實現發動機的最佳動力性和經濟性。不過相比之下,技術最復雜的DVVT綜合性能也最優秀,其次是VTEC(i—VTEC),再次是氣門調節功能相對比較單一的CVVT。相似的技術,寶馬公司叫做Vanos,豐田叫做VVTI,本田叫做VTEC,現代叫做CVVT。但不管叫做什么,目的都是給不同的發動機工作狀況下匹配最佳的氣門重疊角(氣門正時),只不過所實現的方法是不同的。于是,發動機的氣門調節為技術命名被作為身份識別的名詞術語,在各個廠家的營銷中大放異彩。從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大型企業對于其技術核心的術語命名是極為重視的,這不僅表明術語對企業來講已經作為重要的資產,更是成為企業身份標示。同時,也可通過這一現象看出汽車行業發展狀況,判別各個廠商技術水平。當然,對于復雜的技術描述,僅用簡單的幾個字母組合就可以表示,既朗朗上口又方便記憶,更利于實現產品的商業營銷價值。
縮略型術語在表現出其簡潔、易識別的優勢的同時,還存在著許多的同型異意現象,在翻譯實踐中,譯者往往會因“先入為主”的下意識行為出現錯譯現象。例如:苯丙醇胺PPA(Phenylpropanolamine Hydrochloride)是一種因副作用較大而被通告停用的藥物成分。而一種治療腹瀉效果良好的藥物吡哌酸(pipemidic acid)亦簡稱PPA,曾經因前者被作為禁用藥物而帶來不少麻煩。不僅如此,以PPA作為縮寫名詞的術語,在百度上有9個相應義項以PPA為縮寫簡稱,分別是:
1.聚鄰苯二甲酰胺Poly-phthalamide
2.按行為付費Pay-perAction
3.苯丙醇胺Pheny-lpropanolamine
4.價格保護申請Price Protection Application
5.多聚磷酸poly-phosphoricacid
6.吡哌酸Pipemidic Acid
7.光峰分析photo-peak analysis
8.個人軟件包檔案Personal Package Archives
9.美國職業攝影師協會·影音播放軟件PMPlayer Advance PSP
而在維基百科上搜索顯示[3],以PPA為縮寫的簡稱有生物醫藥、組織機構、技術、其他,共四個分類,目前已達31種之多。通過“PPA”的例子可以看出,縮略型術語有其簡潔優越之處,亦有容易引起混淆的不足。因此,在翻譯實踐中,外譯中的翻譯中,如果僅有縮略語,沒有全部名稱的情況下,一定要謹慎翻譯,可以結合上下文通過網絡搜索來判定,并及時與材料所有者進行溝通,確定其準確含義。
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使術語體現出生命周期性,例如:激光影視唱片技術的進步,先后出現過LP-LD-VCD-DVCD-DVD-EVD—BD(Blu-ray Disc,簡稱藍光光碟);計算機RAM(隨機存儲器,俗稱內存)的代系名稱先后歷經了:SIMM-DRAM-SDRAM-RDR AM-DDR-DDR2-DDR3-DDR4-D DR5。[4]其更迭演變在方便信息傳遞的同時,亦見證了行業發展的動態。因此,此類術語是隨著新技術的產生而誕生的,因而可以通過這些術語鎖定相應的時間節點。這一特點對翻譯科技類文章,確定時間邏輯關系,準確對應相應時間節點的術語,保持術語翻譯一致性,避免因術語翻譯引起的歧義和錯誤現象具有積極作用。
綜述,縮略型術語在術語中占有重要地位,因其簡潔、方便的特點被各個行業和領域廣泛使用。但通過文中實例,也可以看到縮略型術語容易造成含義混淆、不易辨識的缺點,既給翻譯工作帶來了一定程度的不便,也容易使相關行業領域莫名“背鍋”,從而造成不利影響。中國在經濟、科技等各個領域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造”走向世界,大量產品文本信息必將隨之產生,高水平的國際化翻譯工作不可或缺。中國制造不僅需要高質量、有創意,還要有準確、地道的產品翻譯與之配套。因此,在翻譯實踐中,產品等事物命名和代系分類的縮略命名對其在后續傳播中至關重要,因為恰當的命名不僅是一種身份標識,也是一種避免術語混同沖突的有效措施,更是一種有效的創新和競爭力提升。在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日趨成熟的條件下,構建大數據分析術語庫已經成為可能,從術語的時間節點和搜索熱度為信息參數來統計縮略語的活躍度,不僅可以了解相關行業動態,還可以搜集有效的信息,為行業資訊提供資源,是一舉多得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AF%E8%AF%AD/3038697?fr=Aladdin.
[2]王華樹、冷冰冰著:《術語管理》,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5頁.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PPA.
[4]Upgrading and Repairing PCs,22nd Edition Copyright?2015 by Pearson Education,Inc.2015.06 35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