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四川 綿陽 621000)
在新形勢下的小學數學的教學需要創新方法,構思巧妙、策劃教學設計,在教學設計中加入數學游戲是增加趣味性的不錯選擇,并且要靈活運用,充分發揮游戲的作用,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在游戲中逐漸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交流討論、互相幫助、快樂收獲、共同進步。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入游戲教學,使其達到教育的效果,聽起來似乎很簡單,做起來可能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選擇的游戲要使其達到預期的效果就學會合理運用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
對于小學生而言,強烈的好奇心是他們的一大特點,因此,我們可以好好的利用這一點,讓他們觀察身邊的事物,他們經常會發現一些奇妙的東西和知識。實施觀察游戲,鼓勵學生在觀察中發現知識,不要否定他們,要多多鼓勵他們,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其分析思考,這樣不僅有助于他們對知識的吸收,還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例如:在二年級、四年級、五年級的“觀察物體”這一章中,對有關知識的學習,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游戲,先讓他們觀察身邊的物體,再觀察平面的圖形,再觀察立體的圖形,說說觀察到的東西,描述它們的特點……可以運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分析思考,不斷探究。
要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保持他們的興趣,實施故事游戲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小學生經常被聰明的阿凡提的故事、高斯巧算加減法的故事等所吸引,他們對故事情節的發展存在著很大的興趣,但是小學生對故事只關注到其情節,很表面,而沒想到其中蘊含的數學道理,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的引導和組織。例如:在學習“分數”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加入一個故事情節,在故事的背景下,學生就可以結合相關知識展開研究,借助故事這個外力,能給學生創造輕松的氛圍,增加趣味性,強化數學意識。
要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問題在課堂上的引導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就可以實施猜想游戲,猜想是知識得來的起源,許多科學家的發明、發現、理論等都是來源于他們大膽的猜想。引入猜想游戲,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思考、分析、交流,在一系列的猜想和交流中,不斷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例如:“平移和旋轉”、“圖形拼湊”等相關知識,都可以運用猜想游戲進行教學,引導學生歸納總結。
現在的數學課堂上的學習都不僅僅是局限于課本上的基礎問題了,都很注重奧數的學習,較為著名的是行程問題、雞兔同籠問題、巧算問題、植樹問題、抽屜問題、一筆畫問題、找規律、工程問題等,就類似這樣的奧數題就非常適合競賽類的游戲,對挖掘學生的潛力十分有利,通過實施競賽游戲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提升學生數學素養與創新思維,促進學生在游戲中不斷進取,不斷克服困難,獲得一步步的進步。
說完游戲的運用策略,現在我們就具體來說說游戲在教學中具體應用的幾個例子:
1.課前小游戲,課前可以做一做小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教師出示一個手指頭,問學生這是幾?學生會說:“1”,教師很快伸出兩個手指頭,又問學生這是幾?學生會說:“2”,教師很快地說:“1+1=?”然后伸出三個手指頭,學生會說:“3”。通過這個課前小游戲,就可以提醒同學們上課要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
2.學習倍的認識,可以設計一個“搶三十”的游戲,兩人為一個小組,依次報數,從1開始,第一個人先報一個數或兩個數,第二個人接著報一個數或兩個數,這樣反復輪流,誰先搶到30,誰就勝。這個游戲不僅可以學習倍的認識,當然這個游戲是有技巧的,可以讓學生體驗游戲的公平性和機會性。
3.24 點游戲,方式簡單易學,能健腦益智,是一項極為有益的游戲。游戲內容如下:一副撲克牌中抽取大小王剩下52張,任意抽取4張,用加、減、乘、除把牌面上的數算成24,每張牌用一次且只能用一次。如抽出的牌是3、8、8、9,那么算式為(9-8)×8×3或3×8+(9-8)或(9-8÷8)×3等。要想又快又準的得到式子,就可以師生共同探討,得出解題技巧,這對學生的發展也有很大的作用。
當然,在數學教學中的游戲遠遠不止這幾個,上面說到的幾個游戲很多人都聽過吧,這是早就存在的,我們可以合理利用這些游戲進行教學,也可以根據你的教學內容設計你想要的游戲。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運用游戲法教學,既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又因為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在枯燥的知識學習過程中加入游戲,就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投入到學習中來,以更高的熱情參與進來,并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教學內容更加的直觀形象,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當然,游戲的設計、實施一定要符合學生的發展,合理的制定教學方案,因材施教,發揮游戲的最大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