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惠萍
(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鎮中心學校,安徽黃山 245900)
低年級數學教學原則上不布置書面作業,所以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課外作業以補充課堂教學。在課外作業設計中,需要把握數學性、趣味性、關聯性、多樣性的原則,可以設計口算、操作技能、數學小游戲、數學書法、數學識字與閱讀、數學思維訓練題等作業內容。
過去的課外作業內容,主要以死記硬背的知識點為主,重復性、模仿性的練習比較多,忽視了學生的操作技能和創造力的培養。隨著課程改革的繼續深入,對課外作業提出了新的要求。課外作業和課堂教學一樣,也是一種學習活動,要通過課外作業,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求知、學會合作、學會探究。這就要求我們要創新課外作業的方式和內容,不再滿足于簡單的抄抄寫寫,實現課外作業教育價值的最大化[1]。
為了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和心理負擔,按照規范辦學的要求,小學低年級原則上不留書面家庭作業。
實際上,低年級數學課的課堂教學時間很少。以安徽省小學課程設置為例,一年級的數學課只有不多的4節。低年級學生入學不久,對于40分鐘的課堂學習還不太適應,教師要在組織教學環節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造成了實際教學時間的減少。教學時間少與教學任務重之間產生了矛盾,又不能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去鞏固,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不小的挑戰。所以,精心設計好課外作業就能在“減負”的大背景下實現課外作業的價值。
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手指肌肉發育不完全,不適合完成大量的書寫性的作業,對于機械性、模仿性的作業,容易感到疲勞、厭倦,難以集中注意力完成。所以,數學課外作業的選擇,應符合學生的年齡和身心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設計低年級課外作業時,需要考慮以下幾點。
數學課外作業的最大屬性是數學性。課外作業在表現內容豐富、呈現形式多種多樣的同時,一定要體現出“數學味”,與學生所學習的數學內容有一定的聯系,能在課外作業中滲透有關數學的知識、方法和思維。例如,課外作業安排學生“折紙”,這是操作類的作業,我們在其中要滲透有關“軸對稱”的知識,而不僅僅是讓學生動手做個手工,培養一下動手能力。
低年級學生對于機械性、重復性的抄寫類作業,認同度是不高的。所以,低年級的課外作業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外作業中,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的知識可能看起來比較枯燥,如“20以內的加減法”內容,我們可以安排“同學對戰”“我給媽媽當考官”等有趣的課外作業形式,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數學課外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和拓展,雖然可以有一定的拓展性,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但其主體應該與課堂教學內容緊密聯系,與教材密切關聯。只有這樣,才能彌補課堂教學時間不足,起到對課堂教學有益補充的作用,實現課內外的有效銜接。
因為低年級原則上取消了書面家庭作業,所以反過來倒推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的時候,內容、形式都要豐富,要體現多樣性。教師可以設計動手操作類、社會實踐類、競賽類、觀察類、實驗類的課外作業,也可以安排動筆寫一寫、畫一畫的課外作業。如果僅僅是單一類的課外作業,學生容易疲勞、厭倦。再加上低年級學生識字比較少,如果以文字類的題目為主,也會增加學生完成的難度,進而產生抵觸心理。
從低年級教學實際出發,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課外作業的可操作性,可以設計以下幾個方面的課外作業內容。
“計算不牢,地動山搖”,而口算又是計算的基礎??谒憔毩暤囊饬x,是在引導學生正確解答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思維能力,發展數感。小學低年級中,20以內的加減法、表內乘法口訣的乘除法等內容,都必須熟練掌握??谒隳芰Φ奶岣?,離不開持之以恒的練習。教師每天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在課外安排3~5分鐘的口算練習,做到人人過關,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有些口算題需要用到巧算、妙算,這就需要學生觀察數字特點,發現規律,進而運用規律解決問題。在計算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識記能力和再現能力都得到了強化訓練。
在低年級中,經常用到的操作有手工線、涂色、用尺子畫直線、測量長度與質量、認識鐘表、用剪刀剪圖形、制作長方體、正方體等。這些看似和數學關系不大的操作技能,也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讓學生掌握的技能。教學中,甚至有學生到了中高年級,還不能用直尺畫出直線,可見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多么不足。
年齡越小的學生,越喜歡玩游戲。如果我們能夠設計一些與數學相關的小游戲,既能讓學生在游戲中得到與數學相關的訓練,也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從而喜歡上數學,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如“找朋友”(卡片湊十)、“搭積木”(認識圖形)、“猜拳”(數的組成、分與合)、“二十四點”(口算能力)、“數字傳真”(短時記憶數字)、猜數字(比較大小)……設計的游戲可以是單人玩的,也可以是親子類的,還可以是和伙伴一起完成的。
對于數字、常見的數學符號(如“>”“<”“=”),要求寫得美觀一些,還要有一定的速度。如果不進行專門的練習,是很難達到要求的。教師可以在課外作業中,讓學生進行適量的數學書法練習(量不宜大),讓學生在這樣的課外作業練習中,養成認真、嚴謹的學習態度。
低年級尤其是一年級學生在完成書面作業和答卷時,往往看不懂題目要求,造成令人遺憾的錯誤,原因是很多漢字不認識。在課外作業中,可以布置一些與數學相關的識字,幫助學生理解題目含義,有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
此外,有些數學繪本,如《尋找消失的爸爸》《讓誰先吃好呢》《倒霉蛋布拉德》《惱人的水痘》等分別對應不同的低年級知識點,符合低年級兒童的思維特點,更能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從而讓學生喜歡上數學。
數學中有很多適合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訓練題,也可以在不增加負擔的情況下,讓學生選做。速算、巧算、植樹問題等都可以以“每日一題”的方式讓學生選做,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耐心、勇氣和意志。
總而言之,低年級數學課外作業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和開發,做好家校聯系,建立課內與課外的聯結,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后續的成長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