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炎
(江蘇省如皋市下原鎮下原初級中學,江蘇如皋 226543)
美術學科能提高學生對于美的感受能力,提升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美術作品具有直觀性的特點,適當采用示范教學的方式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美,體會到藝術的本質。
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如可以制作多媒體課件,將各種復雜的美術操作技法通過課件展示出來,這樣能將復雜的操作過程分成若干部分,更形象也更具體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視頻能注意到一些自己忽視的地方,這有助于其做出相應的改變,進而提高美術核心素養。
《用心靈接觸自然》一課的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了解如何才能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如何在取景時能合理布局、有所取舍,讓自己的構圖更為合理。為了更好地示范,教師可以設計多媒體課件,展示一些經典的景物類美術作品,如《窗里窗外的綠》等,讓學生初步了解如何創作此類作品。此外,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依次展示如何取景、如何作畫,分步驟展示使用取景框的方式,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景物原來的樣子,并展示框定后的景物狀態,讓學生思考在選擇景物范圍時的注意點。而且,還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展示繪畫的過程,將每一步分別展示出來,最后同時展現,讓學生對比每一步驟后,圖畫發生了什么變化。教師可以依次展現如何用簡單的線條勾畫景物輪廓,然后分析如何用鉛筆或淡色彩展現明暗,最后上色并做調整,讓色彩更為統一。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由于沒有注意明暗關系而造成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對比自主找到問題。這樣的示范更為細膩,能讓學生在對比分析中提高自主探究和創新的能力。
運用多媒體的方式,還能同時展現兩種不同的操作技法,讓觀看者更清晰明了地發現兩者的不同之處。教師可以將錯誤的方式和正確的方式同時展示在多媒體課件中,這能讓學生更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有助于改正問題,讓自己的美術創新能力得到提高。
由于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學習個體,因此其美術基本功有高有低。教師在進行示范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設計,如果能分層展示,則能促使每個學生都從中得到啟發,進而發展自己的潛能。教師在設計分層示范教學項目時,除了可以考慮到學生的基本功外,還可以將學生的興趣、性格等因素考慮在內,讓更多的學生獲得啟迪。
在指導學生學習“自然意趣——中國山水畫”時,教師要注意在示范過程中考慮到學生的學情,根據學生能力示范不同的內容,讓所有學生都能得到進步。例如,可以給學生展示大自然的圖片,配上一些經典詩詞,讓學生思考古人如何展現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中國山水畫,讓學生自主分析,如分析南北二宗山水畫作品的異同點,說說自己喜歡哪一種,原因是什么。對于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則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具有顯著特點的中國山水畫,讓學生總結其屬于哪一種類型。在這樣的示范中,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進步,體會到美術作品的魅力。
部分教師在美術示范過程中只重視示范教學的形式,但卻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只是為了示范而示范,其教學效率不高。如果教師能根據學生學情設計合適的示范教學,則能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并在教師的鼓勵下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
整合展示的方式指的是在示范過程中將事物、情境、語言等多種形式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充分調動各種感官系統,將聽覺、嗅覺、視覺等融合在一起,從而獲得更多的信息[1]。這種示范對教師有較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能將各種不同的示范融合在一起,使之相互影響,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
《園林·探幽》一文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了解園林藝術文化,體會到漏窗的獨特魅力。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多元整合展示的方式,讓學生的視覺、聽覺充分被調動起來。例如,可以在展示中讓學生欣賞漏窗實物,親手觸摸,感受漏窗的觸感。此外,還可以讓學生運用視覺進行感受,先看一下沒有漏窗時所感受到的景物,然后再通過漏窗欣賞景物,并嘗試說出這兩種感覺有什么不同。教師還可以調動學生的聽覺,用講解的方式給學生介紹漏窗,并介紹漏窗如何能展現出人和大自然間和諧相處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嘗試親手參與制造漏窗,親自給學生展示用剪刀、卡紙、刻刀等工具材料制作的漏窗,然后讓學生嘗試模仿,進行創新設計。學生可以在動植物紋樣、幾何紋樣、冰裂紋樣等的基礎上展開創新思考,嘗試設計一些更有創意的漏窗圖樣,體現自己的創新能力。
美術示范教學形式單一,使得教學效率不佳。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運用各種展示形式,將其糅合在一起,這樣能讓學生從形式豐富的示范中獲得啟發,提高學習能力。
結合實際生活進行示范也是一種示范的好方法。教師可以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學生在生活中有可能感受到的美術形式,然后將其運用到示范中,這樣能更好地引起學生共鳴,讓學生有更大的參與興趣。
在學習《美麗的書》一課時,教師可以將教學展示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每人都準備一本書,選擇自己認為設計最美觀的,拿到班級中展示。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展示的過程中嘗試說說自己為什么最喜歡這本書,能從中感受到什么。在學生完成展示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總結彼此的觀點。例如:“不少同學認為書籍設計重在對文化的感悟,如《千字文》這本書,如果封面設計成古色古香的感覺,自然能吸引不少喜歡傳統文化的人。但是一本介紹計算機技術的書籍,就不能采用這種形式,否則就會讓人覺得不倫不類。”這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思考設計裝幀、頁碼、目錄、插圖等的設計,嘗試展開個性化設計活動,思考如果自己要設計一本書,會如何構思設想。這樣的示范,不僅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而且還能讓學生暢所欲言,
體現他們的創新能力。
生活化教學能讓學生意識到所學習的美術知識可以運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美[2]。這樣學生便會更積極主動地投入美術學習中,進而提高美術核心素養。
示范教學法在學生學習中十分重要。教師要在造型表現類課程中一邊示范一邊講解,讓學生跟著做;在綜合探索類課程中讓學生積極探索,利用示范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在設計應用類課程中,在示范中展示素材,促使學生展開創新設計。這些都能讓示范教學變得更為合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美術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顏碧芳.該出手時就出手——初中美術課教師有效示范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上),2013,(03):174-175.
[2] 蔣磊.初中美術課堂示范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新課程(中),2015,(08):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