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青
(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第二中學,江蘇響水 224600)
用函數思想解題,即利用函數概念、性質以及相關知識思考、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是中學數學解題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方法和解題策略[1]。近年來,“函數熱”可謂居高不下,是高考數學考查的重點內容,在集合、方程、數列、導數、不等式等問題中均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在高中數學解題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函數思想,開拓學生的解題思路,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
利用函數思想求解方程,往往是將方程問題轉化為函數問題。有些方程問題,若直接利用解方程的方法予以解決,難度較大,不易突破,若能用函數思想求解,則可以化難為易,使問題有效獲解[2]。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滲透函數思想,引導學生在分析和解決方程問題,尤其是含參數方程的個數問題時,要靈活轉換思維,拓寬思路,巧用函數圖像和性質,攻克方程問題。
y1=的圖像是拋物線y2=2x+1(y≥0),
數列是高中數學課程至關重要的內容,也是一大難點問題。數列本身就是一種離散的函數,其序號為自變量,項為函數值。在處理某些數列問題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把握數列與函數的內在聯系和共同本質,然后利用函數思想,將數列看作特殊函數,再結合函數相關知識,使數列問題得以迎刃而解。
(2)假設n=k時命題成立,即3< xk+1< xk成立。令很明顯地,f(x)在[3,+∞)上單調遞增,令f(x)=x,求得函數f(x)的不動點是(1,1)和(3,3)。即當n=k+1時,成立,故3< xn+1< xn成立,即(1)(2)問題得證。
在解答數列問題時,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抓住數列的特征和規律,巧用函數思想,架起函數與數列之間的橋梁,從而使數列問題快速、準確地獲解。
解不等式的實質是等價轉化,但在轉化過程中,容易出現增根、漏解以及錯解等情況。若能利用函數思想,合理構造函數,找到解題突破口,則可以避繁就簡,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高中數學解題教學中,在解答有關不等式問題時,教師要注意啟發學生用函數思想解決不等式問題,優化解題過程,提高解題效率。
分析:考慮到所求證的不等式中含有x、y兩個量,不妨將x看作變理,y看作參數,構造函數f(x)= xlnx+ylny-(x+y)然后再利用函數單調性即可得證。
證明:當x=y時,等號顯然成立。當x≠y時,由于x、y地位相同,可以設x>y>0,令f(x)=xlnx+yIny-(x+y)ln1=0,所以f(x)在(y,+∞)中為增函數,故f(x)>f(y),又f(y)=2ylny-2ylny=0,所以f(x)>0,即故綜上所述,可知
函數思想在解不等式問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函數與不等式的知識綜合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和熱點。通過巧妙構建函數,明確函數關系,既可以使問題簡化,思路開闊,又可以避開煩瑣運算,減少計算時間,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總之,函數是刻畫客觀世界中兩個變量之間相互關系的重要數學模型,它貫穿于高中數學知識的始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函數知識,注意靈活滲透函數思想,并引導學生遷移運用函數思想,借助函數概念、性質、圖像等知識點,輕松妙解數學問題,從而夯實學生數學基礎知識,讓學生領悟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