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旺玲
(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外語學校,浙江 杭州 310012)
一年級的小學生剛剛踏進小學的大門,對新的學習生活充滿了憧憬、好奇,需要適應這個過程。有的學生有了前期的充分準備,能快速地適應小學生活;而有的學生則對小學生活還存在懵懂、困惑,不能很好地適應,表現為學習興趣低、掌握知識速度慢,在識字 、閱讀、口語交際等方面出現困難,就是所謂的學習后進生。而出現這樣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習習慣出現了問題。對于他們來說,在學習方法的改進是非常重要的。作為老師,只有關注了個體,選擇正確的方法適配,才能很好地幫助一年級的小學生發掘內在的學習愿望、學習動力。
在課堂上,后進生往往處于游離的狀態,這種學習習慣又使他們不斷拉大差距,巨大的差距讓他們失去了信心,而幫助他們改進學習習慣,建立良好的學習信心非常重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根據他們的心理特點,設置一些有趣的學習方法,讓他們在寬松的環境中學習語文。
愛做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教學寓教于樂,符合一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在一年級的教學中廣泛應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多設置一些游戲環節,例如在識字的過程中創設場景,把學生帶到這樣的場景中,這樣學生在愉悅、舒適的氣氛中能夠參與學習中,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知識,鋪設成長的臺階。
后進生由于前期知識點掌握不夠扎實,在后期的學習中自然而然就會存在問題。根據這些學生的心智特點、接受程度,在語文識字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課堂上利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識字,并且課后可以將生字貼在班級顯著位置,見縫插針,利用瑣碎的時間來對后進生鞏固,強化他們的記憶,讓他們產生獲得知識帶來成就感。這樣學生就能看到進步的臺階,從而邁向通往知識殿堂的道路。
同伴相處是學校生活非常重要的內容。同伴之間處于同樣的年齡階段,了解怎樣的學習方式是適合自己、同學的,他們之間的互幫互助,可以有效地拉近后進生與同學的差距,找到適合后進生的學習方式,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達到老師、家長無法替代的效果。
小組合作是低段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教學方式。在語文課堂上通過小組合作可以讓后進生也有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聽到同伴們好的觀點、建議,拉近同伴間的距離。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可以選擇能干的同學成為小組長,給小組長制定目標,帶領大家一起進步。在小組合作中同伴之間常常會選擇許多適合他們自己的方式來掌握知識,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朗讀是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小學生由于識字量有限,不能熟練地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而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則可以培養他們表達自己的情感的能力。在語文課堂上,由于受到時間的限制,不能做到人人都有讀一讀的機會。這個時候就可以同伴之間選擇課后的時間來進行朗讀練習。此時后進生也有大聲朗讀的機會,這樣不僅可以促進他們對字詞的消化,還能在過程中培養他們對語言文字的感覺,達到一年級語文教學的目的。
反饋是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反饋不僅要關注語文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學習的過程,在過程中及時、巧妙、有技巧等靈活多樣的反饋方式能提升后進生的學習熱情,產生學習動力。
親子閱讀是學生課外閱讀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年級的后進生由于識字量、閱讀習慣等約束,他們往往表現為不愛看書,靜不下心來看書。而親子閱讀是改變這一現象非常有效的方式。
繪本是符合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的。有趣的圖畫、簡短的文字,充滿想象力的畫面都能激發他們閱讀的愿望。親子閱讀繪本不僅是增長知識、增加閱讀量的重要方法,也是改善親子關系的重要途徑。初入小學會在心理上會產生一些變化,他們希望大人了解他們的想法,希望家長能解答這個過程中的困惑,親子閱讀時就是非常好的交流時間。家長在這個過程中與孩子們心靈交流,溝通反饋,達到良好的溝通。
家校溝通是提升后進生語文成績的重要手段。對于后進生教師在課堂上多一點關注,同時也根據學校的情況建議家長多一些反饋,在這樣的個體關注中老師、家長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幫助后進生。一年級剛入學的學生在對語文課堂學習認知不全面,通過老師、家長這樣緊密的溝通,能夠讓他們更好地適應這一階段,重新燃起學習的動力。
對于剛入校的一年級新生來說,這個階段老師、同伴、家長的關注是非常重要的。這個階段的后進生往往只是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適配。老師、同伴、家長從他們自身的特點出發,選擇正確的方式,這樣才能讓他們重新燃起學習的愿望,產生學習動力,進而有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