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秋云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外國語學校小學分校,浙江 溫州 325000)
在國畫中有一種繪畫的技法,叫“留白”,就是要表現的事物,山,石或者河水溪流等,不是刻意地用筆墨去畫出來,而是在紙上留出空白,用紙的空白處表現,看似不著墨,而實際是意在墨外,“不畫為畫”,堪稱國畫一絕。這種“計白當黑,虛實相生”的留白技法同樣適用于是班主任工作。
透視小學班級管理的現狀,不難發現傳統的班級管理工作存在著一些弊端,最突出的便是班主任的管理意識過于強烈,往往集權于一身,凌駕于學生之上,處處發號施令,事事親自躬行,從而忽視學生的內心世界,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該退讓一片余地,保留一塊“空白”,讓學生自由學習、體驗和探究。下面就班級管理中的留白藝術談談筆者的見解。
班級管理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因此,班級管理也應像藝術一樣講究留白手法,留出時間和空間,以此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在積極參與中培養自主意識,實施自我管理,形成自主精神,從而提高班級管理的效果。
如果班主任充分地認識到班級管理留白的意義,并將其巧妙地運用于小學班級管理的具體實踐中,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班級管理中,老師如果適時“退隱”,為學生留出一片可以自由馳騁的天空,這樣可以解放學生的身心,激活主體意識,學生可以在老師留出的空白中,充分展示自我、實現自我價值,體驗成功的喜悅。
葉圣陶先生說:“今天的教是為了明天的不教。”“教”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不教”,“管的最高境界便是不管”。在日常管理中,教師不妨大膽留出管理中的空白,從而讓學生在虛空中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在獲得參與管理的過程中,實現自我認識、自我規范及自我教育,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自己處理事情的能力。
傳統專斷式的班級管理像“一潭死水”吞噬了生命的活力,思維的火花。個性和自由來自時間和空間,時間和空間來自管理者留出的空白,在這片土地上少了約束和鉗制,多了自主。那么創新的種子自然容易生根發芽。
小學班級管理的留白,不是完全放手,而是一種精心設計的讓學生通過填補空白得到自我鍛煉和自我發展的教育方法。在班級管理中,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作好引導,及時了解情況、妥善調空,這樣留空白才會產生積極效果。下面就三個方面作具體論述。
在班級管理中,有經驗的老師善于肯定學生是班級主人,賦予學生制定班級規章制度和發表合理意見的權利,把決策權交給學生,大大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作為班主任,班級事務找學生商量,這種商量余地正是班級管理空白的精妙之處,給學生充分參與班級事務的鍛煉機會,并由“老師指定規則管我”轉變為“我們制定規則約束自己”。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班主任可以嘗試多設置崗位,讓每個學生盡可能地擔任一項工作,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班集體主義思想,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如在班中設置更多的崗位,設置“每日班長”,,盡量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這樣使每個學生都有一方班級管理的天地,使他們在班級中負有一定不可推卸的責任,從而能齊心協力地搞好班級各項工作。
評價可以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輿論的導向,隱性地規范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適時留出評價的空白,讓學生通過自我評價去分辨是非、明晰道理,這遠比說教要具體形象的多,也更能在評價中獲得真實、積極的感受。
1.對集體評價的留白
例如利用每周班隊活動課前的幾分鐘進行每周小結,由值日班長總結本周情況,表揚好的,指出不足,再提出新的要求。
2.對個體評價的留白
現在的小學生獨立意識較強,平時班主任苦口婆心的說教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班主任不妨以退為守。
(1)喚起學生的危機感
在評價中留出“空白”,喚起學生的危機感,它是教育者用創造性思維的策略,旨在激勵學生奮起直追。如對一位學習不認真的同學指出:“你同桌最近學習很認真,進步很快”,這樣在對比中喚起該生的危機感,實際上是留給學生一個改正或者提高行為的空間。
(2)開拓發展的空間
學生有著很強的可塑性,教師應以發展的觀點作前瞻性的思考,給予學生積極關注,給學生指明改進發展的方向。
小學班級管理留白的藝術就是“還給孩子主人翁的權利”。大膽放手讓孩子去做,給他們提供一個恰當的平臺,充分發揮他們的智慧,施展他們的才能。給學生一片天,讓學生自主、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