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黑龍江省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一心鄉中心學校,黑龍江 大慶 166262)
國培給了我們農村教師在網絡空中課堂接觸名師的機會,感謝國培!用心聆聽名師的每一個精彩課例,讓我領略到了名師的風采:大氣、精彩、豐富、創新。是我對名師課堂的總體印象,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風格。而名師是經歷了個人素養和文化修養在教育教學重不斷“實踐、反思、更新”的沉淀與提升而來的。
“課如其人”從名師身上,這點讓我感受最深。個性決定品質,品質決定追求的境界。名師的課簡單、實在,去虛華,無矯飾。然而在簡單、實在的精品課例的背后,卻凝聚著名師豐厚的文化知識底蘊、蘊含著名師精湛的教育教學技能、閃耀著名師謙遜而樸實的人格魅力。
名師擁有高尚的師德、純凈的靈魂,他們對語文鐘愛有加,用真誠與熱情潛心地教語文。我想每一位名師的身上都有其獨有的特質,任何一位名師都不可能是靠走捷徑才取得成功的。他們一定都經歷了我們普通教師所沒有付出的艱辛、努力與執著。播撒的汗水與收獲的果實應是等價的。他們幾年甚至十幾年都在潛心的鉆研著語文的教學。在探索求知的路上從沒停下過他們執著的腳步。
我們欣賞名師的風采,更崇拜他們的課。于是許多人開始了去模仿名師的一招一式的教學旅程。然而卻忽略了名師成功路上的一串串足跡,哪一步不是凝聚著汗水與心血的堅實腳印?可是我們往往東施效顰!名師的風采要用心靈去領略去欣賞,卻絕不能用平庸膚淺的認識去模仿去復刻 。
其實名師早就已經小有名氣,然而他們沒有沾沾自喜,追求更高境界的執著個性,使他們在散發著迷人芬芳的語文課改之路上悠然前行,不懈追求,樂此不疲。這種精神太值得我們學習了。我曾在鄉里做過幾次語文示范課,“李老師的課真好”聽著這贊譽當然欣喜,但我卻總覺得自己的課有缺憾,局囿于自己的視野卻說不清缺憾到底在哪。有時竟用“課永遠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來聊以自慰。現在想來,真是大錯特錯。真慶幸這次國培給了我與名師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名師的課例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每看一次都有新的體驗與發現。這讓我在發現中驚喜,在體驗中頓悟。
感謝國培,感謝名師,讓我找到了新的起跑點。名師的風采與個性讓我領略了很多,這將是我最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