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桃花源街道中心校,重慶 酉陽 409800)
前言: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同時要兼顧學生的個性發展特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的應用,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有效性。趣味課堂的構建非常符合小學生目前的數學學習需求;通過數學趣味課堂,能夠讓學生進一步的認識到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意義所在,對數學學習產生正確的認識,從而樹立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保證數學學習的質量和效率。
小學數學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基礎課程中難度比較大的科目,小學生數學基礎知識薄弱,本身具備的數學技能也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對數學學習并沒有建立起足夠的學習興趣;再加上傳統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缺乏足夠的趣味性和靈活性,在教學中普遍采用的是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課堂內容稍顯枯燥乏味,學生課堂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因此也影響了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質量。
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們應當結合數學新課程標準,創建新型的趣味化的數學課堂,為學生提供輕松、愉快、和諧的數學學習氛圍,為構建優質的數學課堂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新課程標準對現階段的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因此我們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認真貫徹實施新課程標準的相關教學理念,將構建趣味課堂當作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教學理念;讓趣味課堂的構建成為數學教學中的一把利劍,斬斷傳統教育理念下枯燥數學課堂的根源,建立新型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為構建優質數學課堂做好鋪墊和準備工作。
趣味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首先能夠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小學階段學生學習興趣尤為重要,興趣是小學生高效學習數學的前提,趣味課堂模式的構建,讓學生看到了數學學習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能夠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其次,趣味課堂的構建,還能夠改變傳統的被動學習習慣,是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堂教學中,無形中提高了數學教學質量。
以西師版小學數學教學為例,在《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一章節的教學過程中包含著很多內容。我們以基礎的數字“1——5的認識”為例,教師要充分結合一年級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和興趣點,采用多樣化的趣味課堂教學方式,點燃數學學習的興趣之火。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今天來認識幾個新朋友,這些朋友對我們可是非常重要的哦。“一天數字精靈王國來了五個新朋友,他們長得奇形怪狀的,有的像鉛筆一樣,有的像鴨子一樣,有的像耳朵,還有的只有一只腳,連站也站不穩……”
小朋友們聽完哈哈笑起來,課堂氣氛開始活躍起來,(教師出示提前準備好的課件,將1——5數學字兒歌以形象生動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
“1像鉛筆細又長,2像小鴨水上漂,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空中飄,5像稱勾兒來稱重……”或者老師可以根據自己班級孩子的興趣愛好自己字創編一些新穎的數字兒歌,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們在歡快的氛圍中開心的學習數學知識。
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以及兒歌的展示,小朋友們都覺得數字的學習是非常輕松快樂的一件事情,不僅學習了課堂知識,而且形成了正確的數學學習態度和習慣,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同時,也為今后的數學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數學趣味活動也是構建優質數學課堂的關鍵步驟。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和引導小學生參加一些數學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充分感受數學課堂知識的作用,引導學生用課堂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信心和成就感,夯實學生數學學習的基礎,鞏固學生數學學習的效果。
綜上所述,構建趣味課堂,優化數學教學質量是一項綜合性、長遠性的教學任務。作為小學教師要正視教學現狀,更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式,構建學生為主體的趣味數學課堂,幫助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為構建高效、優質數學課堂奠定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