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縣咸宜鎮中心小學,重慶 405906)
《師說》提到“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字面理解無非就是傳授學生專業技能,解答學生所遇困惑。但這個過程絕不是簡單的在課堂上講一講,就能一蹴而就,更多的是需要我們老師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從生活學習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中去影響他們,從而改變他們、塑造他們。就我而言,最大幸福就是看著班上的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個子一點點的變高,原來的愛哭鬼,闖禍精,如今天都變成了乖巧、懂事、文雅的墨香少年。
但是孩子們總會經歷青春懵懂時代,特別是五六年級的孩子,通過當今高速發展的信息渠道更早、更多的獲取了很多不符當前的知識,為了孩子能健康成長我不得不旁敲側引,利用周末讓與班上存有異樣的孩子耐心交流,竟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打探到班上一些不為人知的小秘密。我不感到奇怪,更沒有生氣,反而是興奮。于是,邀約這些孩子們到我家聚會。聽到這個消息后一群活蹦亂跳的孩子圍在我身后,一起到街上去購物準備豐盛的晚餐。
回到家中,孩子們跟著我的節奏,一起動起手來,開始準備這頓別有風味的晚餐,平時看起懶惰的孩子也跟著忙碌起來;平時不善言詞的小家伙圍在我的身后問東問西的;那些“小廚師們”就更不用說了,在廚房里有條不紊的做起美食來。此時我仿佛回到了童年,與這些小家伙們沒有了代溝,也不再是在他們面前繃著臉的“滅絕師太”了,他們也變成飛回大自然的“籠中之鳥”。看著孩子們臉上洋溢天真的笑容,幸福一下就充滿了整間屋子,原來幸福可以這樣唾手可得。
共同努力下,一桌豐盛美味的菜肴出爐了。孩子們像一群猴兒似的圍著桌子轉來轉去。猛然間發現我站在他們的身旁微笑不語時,這時他們才停下來。哎!老師的這個身份不得不又要蹦出來了,給他們講起了餐桌禮儀,一堂意外的課開始了,沒有想到吃飯還有這么多的講就、規矩。只等我一聲令下才開始動筷子,品嘗大家的勞動成果。大家吃得津津有味,不時嘴里還念叨著:“真好吃!這是誰做的?”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嘴里還不停的在吃。孩子這樣自在輕松的,毫無顧忌的時候還真少。不得不感嘆一句,課堂上有這樣的氣氛該有多好呀!
突然一個孩子蹦一句:“今天好有趣,真好玩,你們看游老師笑得多開心,平時哪能見到她這樣的容顏,我們每周都來一次這樣的聚會好嗎?”其它的孩子跟著附和:“好!我們一周去一家。”
童言無忌嘛!誰又會把他們說的話當真呢!更何況家里不是他們這些小家伙說了算。
周末來了,一個孩子跑到我的辦公室說:“游老師我們的約定到了呢!這周去我們家。”“孩子,不是吧!那只是一個玩笑,可別當真喲!這周我還有事情呢!”“那好吧!下周喲!一定去我們家。我們順序都排好了的。”我示意的點點頭。只見那學生失望的轉身離開了辦公室。
又一個周末來了,那位同學又跑到我跟前說:“游老師這周沒事吧?去我家玩好嗎?”這真是盛情難卻呀!“一小時后我來接你!”話一說完,一溜煙不見人影了。
我正批改他們的作業 ,幾個學生興致勃勃的跑來說:“快!快!游老師,劉遠琴家里的飯好了,讓我們來接你去!”跟著這幾個孩子來到他們家。迎接我的是劉遠琴的奶奶,給我端茶倒水,熱情的招待。我問起劉遠琴,她奶奶告訴我:“她還在廚房忙著做菜呢!我想去幫忙她就是不要我插手,本以為你上周就要來,就把菜買好一直都沒有吃。”聽著這些,心里涌出一股暖流,沒想到這些孩子竟這樣用心。她奶奶又說:“真怪呀!劉遠琴最近兩周變化可真大呀,回到家里變得特別勤快,主動干家務活,并且很有禮貌,進屋就向我們問好,吃飯也要等全家到齊了才動筷子,飯后立馬收拾碗筷。睡覺前給我們準備好了洗腳水,找來了拖鞋,帶著這樣的孫女真幸福!”
沒過多久,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飯菜呈現我們面前了。她還給自己做的菜取了一些有趣的名字。大家都圍著桌子,孩子、家長也包括我臉上都樂開花了,這些孩子們也不再是餓虎出山,個個彬彬有禮,相互謙讓。把好吃的用筷子夾給我和她奶奶,時而往我們杯子添加飲料。
飯后,其它的孩子跟著劉遠琴去收拾廚房。她奶奶要去洗碗,幾上孩子早已把她推到客廳里,“奶奶,你就陪游老師玩會吧!”
又過了一個特別的周末,在離別的時候,她們跑到我面前說:“游老師,下周去我家,再下周去我家……”
我感到欣慰,一個簡簡單單師生互動,卻無聲地教會了孩子的就餐禮儀、懂得了尊敬長輩……這是課堂上無法實現的,生動的實踐、平易的話語不僅拉近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更多的是悄悄然就改變了他們的行為習慣,甚至可能是價值觀提升。
反思:
在這件小事中,我收獲了一份驚喜;品嘗了一份感動;也明白了一個道理。
驚喜:無形中讓學生學會了尊師重道,孝順父母,知恩感恩,悄然的達了我預期目的。
感動:我與這群孩子不再是“貓”與“鼠”的關系。再也見不到對我閃躲的目光,從此,我多了一群可愛的朋友,一群貼心的小朋友。
一個道理:當教師發自內心的對學生關心、尊重、信任時。你就是一本教材,一言一行、一點一滴都會影響他們,都會激發出他們積極向上的熱情。
其實在我看來,教育很簡單,用心用情,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身邊的點點滴滴,加以正確的引導,然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春風化雨般潤物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