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四川 綿陽 621000)
因為義務教育的普及,我國的小學生基本都在義務教育之中。而家長和老師因為國家對知識的看重,導致對學生的注意全在學習成績上,基本都不怎么管學生的心理健康 。而近些年,報道中也時常報道出小學生的心理問題,在學生學習期間,有些學生不聽老師的話,討厭老師,也不喜歡和同學相處。老師不能因為覺得這并不是什么大事就不管不顧,如果老師不及時進行引導,很有可能會造成學生心理的問題。
小學的學習內容其實是比較簡單的,但有些學生的學習能力可能并不是特別好,導致學習成績也不是很好,而這些不好,就會讓學生本來單純快樂的童年抹上一定的陰影。朋友的優秀和老師家長的期望會讓學生有著非常沉重的負擔,這種負擔會讓學生對學習的感覺更加不好,也會讓學生的心理一直處于壓抑,不能放松的狀態。
要想真正的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幫助,那就應該建立一個專業的團隊。我國現在很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師都不是特別專業。這不僅需要理論知識,也需要實踐的能力。所以應該在實踐中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而不是用同一種方法去對待一群人。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而只有信任才能讓他們毫無保留的對教師說出心里的一切。
講誠信是十分重要的,而老師家長更應該講誠信。當老師或者家長對學生或者孩子許諾時,就應該要去實現它,不能因為是對孩子,就覺得無所謂,沒必要,不能因為是小孩,所以就敷衍他們。這會讓孩子的心靈受到傷害,也有可能讓他再也不會相信任何人。而家長老師是孩子的榜樣,孩子的大半的三觀都來自于他們,這會讓孩子覺得誠信可有可無。誠信并不是很重要。
教師上課應該要帶著積極地情緒上課,而不應該帶有消極的情緒上課。每個人的情緒是很難控制的,但不能因為這樣就用消極的情緒去對待學生。當老師消極的時候,學生是能感受的到的。當學生起來回答問題,老師應該是耐心的,循循善誘的。不能因為自身的原因就撒氣在學生身上。這是特別不好的行為。教師應該給學生創立一個和諧、安靜、健康的氛圍。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覺得有安全感。
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還是一個傾聽者,當學生有困難要找教師訴說的時候,教師應該耐心的傾聽 ,對學生要有足夠的耐心,教師更應該是學生的朋友,這樣才會有學生找你傾訴,才有可能讓他們將生活中的不滿和困擾全都發泄出來。而教師和學生都是平等的人,所以教師應該尊重愛護每一位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愛護他們的身心健康,讓他們能開心快樂成長。
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兒童心理健康成長十分重要,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大半的行為活動都是來自模仿父母的言行,父母的言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言行。生活在一個平等、民主的家庭,孩子性格都會更加肆意、自由一些。但是生活在不好的家庭里,孩子的性格總會有一點點的缺陷,而這對孩子有一生的影響。所以家長應該要關心愛護孩子,但也不能過分溺愛孩子,應該讓孩子身心健康地長大。
學校的心理輔導不能像傳統的心理咨詢那樣等待事件發生后再解決。而是應該要先預防問題的發生。面向全體更不是某一部分學生了,而是全部學生。不管是幾年級的,什么年齡,什么性別的,都應該盡早的進行心理輔導,這樣才能有計劃,有效率的對學生的心理品質進行全面的提高。
面對社會的發展,心理輔導教師應該要學習更多的知識,這樣面對很多未知的心理問題才能游刃有余。也能更快更好的對學生進行輔導。而對學生心理問題的輔導不是只有心理輔導教師,對于那些文化課老師也應該要進行心理培訓工作,這樣也可以讓心理輔導滲透在教師的課堂之中,更能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的心理品質進行提高。
每一個教師都應該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能因為有些學生是“好學生”,成績很好,就對他偏袒。還有就是有些學生的家庭很好就對他偏心,這其實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很不好,因為他們沒有受到教訓,所以會有恃無恐。而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可能他們的心地更加好,但是因為片面的印象,就覺得他們做的一切都是不好的,覺得他們以后長大也是為禍社會。這才真的會讓學生傷心,也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根據時代的發展,現在這個階段我國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實還并沒有想象中的好,但是國家和學校也正在努力改善這個狀況。所以我們其實不必太擔心,因為總有一天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會很好,會超過其他國家的好。而我相信那一天并不會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