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四川 綿陽 621000)
關鍵字;數學思維能力;思維發展;培養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思維能力對人一生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小學生的家長越來越重視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小學階段會為自己的孩子報奧數班,還有些私立學校將奧數作為新生入學考核的標準,種種跡象表明,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發展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具有抽象思維的成分,但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而小學生所掌握的知識主要從具體的、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中獲得。例如,小學一年級數字的認識教學中,教師通常將每個數字生動的化為小動物或其他生活中常見的物品,1用長頸鹿表示,2用天鵝來表示,還可以用糖果、小棒、小動物等其他事物來表示數字的多少,在教學時通常采用直觀實物模型進行。而高年級的小學生能夠區分事物的本質屬性和非本質屬性,能掌握一些抽象概念,能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進行思考。例如,孫子算經中的雞兔同籠問題,對于不同年級的小學生有不同的教法以及解法。中低年級可以用抬腿法假設兔子抬起來兩條腿,那現在相當于籠子里面都是兩條腿一個頭的動物,用總的腿數減去總頭數的兩倍再除以二就可以得出兔子的數量。而五六年級可以運用未知數x、y列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來計算。
思維的完整過程包括分析、綜合、比較、分類、抽象、概括、具體化、系統化等。然而低年級的兒童只能在直接感知的條件下進行分析與綜合,難以擺脫具體事物在頭腦中進行分析與綜合,在進行比較時,常常表現出困難,不善于區分本質與非本質特點,隨著知識的積累,高年級的兒童以能在表象和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抽象的分析和綜合,比較能力也隨之提高,由正確區分具體事物的異同逐漸發展為區分抽象事物的異同。
在小學生的發展過程中,學生思維的創造性成分不斷增加,通過各種趣味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三角形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如何才能證實三角形的內角是多少,最后有學生想到用剪刀將三角形的三個角剪下來,然后用三個角拼成平角。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活動,體會三角形三內角和為180度的特性。
那么,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教師巧妙設疑,誘發思維動機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來到學校里,不僅僅是為了取得一份知識的行囊,更主要的是為了變得更聰明。” 在缺乏趣味性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設置巧妙的數學問題,運用多層次的問題框架,將問題由淺到深、由簡單到復雜合理分配,問題的設置應該具有趣味性和可探索性,誘導學生積極思考解決問題,來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2.學生主動參與,引導思維動機
新課標強調,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發展學生的交流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成為學系的主人,充分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活動所獲得的知識經驗,要比機械的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加的深刻,更加有利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大腦會協調的支配各個器官進行活動。
3.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思維動機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教育應該使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負擔。” 對于教學活動的設計,教師應首先想到趣味性和可探索性,采用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作為其中的主角,親自體會問題的解決過程,產生獲得新知識的積極情感,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性為主。數學學科特點與兒童思維水平之間有一定的距離。縮短兩者之間距離所采用的手段主要靠直觀教學。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以及認識規律,發揮教具對抽象思維的啟發的作用。在教學圓面積時,讓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想想如何計算圓的面積,教師進行點撥,采用轉化和極限的思想,利用圓的直徑將圓分為若干個等腰的小三角形,然后將所有的三角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因此長方形的寬是圓的半徑,長方形的長是圓周長的一半,最后再利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來推導圓面積的公式
條條大路通羅馬,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人們習慣于沿著事物發展的正方向去思考問題并尋求解決辦法,而得不到解決時,我們就應該采用逆向思維來思考。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讓思維向對立的方面發展,對于問題又會產生新的見解或解決的方法,思考問題不要太過死板,應該具有靈活性。這對于小學生就需要教師的引導來培養,小學生思維的多方位的發展,在教學情境中教師應盡可能的對于同一個問題,選取多種解題的方法。
總之,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要遵循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不能揠苗助長,要有系統的計劃和分段的目標,以及直觀教具,對學生實施思維能力的訓練,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