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咸新區涇陽縣崇文鎮擺渡小學,陜西 咸陽 713700)
關鍵字:凈心;盡心;靜心;心態;教師職業
心態是指人受到外界的影響后所產生的主觀感受,對人的言行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好的心態會使人積極向上,不好的心態則會使人消極怠惰。而我國現在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社會結構等都在發生巨大變化,這些變化產生的影響會讓許多人產生心態上的轉變,教師自然也不例外。但是,教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不能放任自己心態上的失衡,要做到凈心、盡心、靜心,努力端正心態。
凈心即排除內心雜念,使自己的內心變得“干凈”。教師在工作中既要當“運動員”,也要當“裁判員”,時刻自我監督,自我警醒,嚴格遵循相關的制度規范,加強自身師德建設,祛除私利之心,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做到不因一己私利濫用職權,要以實際行動維護教育的公平性。
盡心即要懷著敬業精神,盡心盡力的做好工作。如果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沒有懷著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教書育人”就會僅僅只是一個口號。因此,教師在工作中不要懷著得過且過的精神,要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保持勤奮敬業的工作作風,戒除懶散松懈的心態,將教書育人當作工作中的首要目標,并帶著使命感、責任感、事業心去完成這個目標。
靜心即要沉下心來,戒驕戒躁,不受外界影響。教師行業在作為一個重要行業的同時,卻享受不到與其重要程度相匹配的福利待遇,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老師往往面臨著工作條件差、福利待遇低的問題。而與此同時,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各種各樣的物質方面、精神方面的誘惑令人眼花繚亂。因此,許多教師往往會產生浮躁的心態,而一旦浮躁,就會使工作效果變差。為此,在國家努力提升教師福利待遇的同時,教師也要先靜下心來,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淡泊名利,默默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結束語:心態對教師的行為產生重大影響,教師只有做到凈心、盡心、靜心,才能端正工作態度,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進而全面提升我國的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