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縣第二中學,湖南 常德 415300)
在高中舞蹈教學體系不斷壯大和發展成熟的過程中,舞蹈理論教學質量和教學技術也在不斷的增強,舞蹈教學除了要對學生技能方面進行培養還需要關注學生的藝術表現力,這是一個舞蹈者必備的藝術素養,因此在舞蹈教學發展過程中還需要做好此方面的課題研究工作,基于此本文對高中舞蹈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舞蹈藝術表現力做出分析,希望可以給相關教師帶去正確的參考。
舞蹈表演屬于非常關鍵和復雜類型的舞臺空間藝術,這種藝術對表演者的要求非常高,其中關系到舞蹈的審美素質,表演技巧還有藝術感受力和藝術感染力等等,舞蹈表演者要將一段流暢度的優美的舞蹈表達出來就需要有一定的情緒和情感烘托還需要有更多的自我表現力,注重學生的舞蹈表演能力。舞蹈表現力主要是通過舞蹈動作將舞蹈所蘊含的情緒和思想表達出來,讓觀賞者產生共鳴,有自己的心得體會。藝術表現力是舞蹈表演者長期表演的基本要求因此對學生進行藝術表現力的培養可以更好的促進舞蹈教學質量的增強,舞蹈者要積極的投入其中,有情緒方面的感染,爭取可以將動作和舞蹈合二為一,自己融入舞蹈情境,也可以在舞蹈情境中有自我表達,讓舞蹈的靈魂展現出來,舞蹈者的素質在其中有全面的展現,未來學生要想更好的展現舞蹈的精美絕倫就需要培養學生的的藝術表現能力。
豐富的想象力是學生舞蹈表演以及創作的前提和基礎,要想讓人的感知能力得到增強,就需要配合豐富的想象能力和創造力,因此教師的舞蹈教學一邊要培養學生在音樂世界當中的想象還需要對舞蹈的主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對舞蹈動作有自己的認知和理解,學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加深,有更多的情感感悟,也可以讓學生更為自如的去想象,對舞蹈表演進行二度創作,爭取可以從內心情感上讓學生去表達,有更多的藝術感知力和表達能力。
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學生除了要有豐富的表達還需要有非常形象的思維能力,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可以讓學生感知舞蹈動作當中蘊藏的美感,發揮舞蹈的表現力,抽象思維能力得到培養之后學生對作品的感知在深度上就有變化,也可以不斷的得到發展和延伸,舞蹈表演從此藝術境界更高。創新能力也是學生藝術表現力的一種,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是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舞蹈,有自己的藝術體會,并且學生可以對舞蹈動作內涵等產生新的理解,這樣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十分關鍵[1]。
關注基本功的強化和學生培訓,外部形態的培養學生必須掌握舞蹈基本功,這是訓練過程的重點,另外基本功的訓練還可以讓學生的肌肉力量或者關節韌帶等等更加具備靈活性,這是一個舞蹈表演者的基礎。在外部形態培養過程中基本功訓練是每天都要進行的,另外快節奏的舞曲更能夠讓學生將舞蹈動作和音樂節奏結合在一起,聽覺、視覺和舞蹈動作之間也更為和諧。除了基本功訓練之外,表演能力就集合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學習各種類型的舞蹈,傳統民族舞蹈以及民間舞蹈或者傣族舞、孔雀舞等等都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和想象能力得到提升,形象生動的展現出優美的舞姿[2]。
學生內在情感的培養主要是對學生舞蹈情緒的培養,讓學生可以被舞蹈情緒所感染,這種情緒帶給觀眾才會有更多的感動。舞蹈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這種情感的表達,可以使用情境教學的方法,讓舞蹈者快速的投入情境,結合著視頻資料、圖片還有其他的舞蹈內容,展示出舞蹈文化和舞蹈精神。教師給學生播放舞蹈音樂,學生切實的感受舞蹈的節奏和舞蹈韻律,增強學生的舞蹈創編能力以及藝術表現能力[3]。
綜上所述,本文對高中舞蹈教學中學生舞蹈藝術表現力的培養進行了分析和研究,高中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更好給學生帶去情感上的傳達,感染力,讓舞蹈和觀眾之間產生共鳴,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舞蹈創新發展中不斷的強化表現力,提升舞蹈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