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文彬
暗黑神秘的氛圍下,亦正亦邪的超級英雄現身煙霧之中,煙霧罐具有了角色“毒液”的共生進化力量,玩家可借助該力量決勝戰場……這一全新版本手游《穿越火線:槍戰王者》(以下簡稱《穿越火線》)于11月9日與電影《毒液:致命守護者》(以下簡稱《毒液》)同日上線。
作為《毒液》的出品方之一,騰訊影業除聯合騰訊系游戲《穿越火線》進行跨界營銷,還通過《逆戰》《奇跡:MU覺醒》《紅警OL》《QQ炫舞》等游戲,進行版本定制、角色/武器植入、線下投放及直播活動,在電影《毒液》上映前后,相關內容共計曝光超過5億次(截至11月20日數據)。游戲之外,《毒液》還聯合騰訊旗下火箭少女101、QQ音樂等進行跨界推廣。
近兩年,電影與電商、餐飲、汽車、音樂等多領域品牌跨界營銷的案例并不鮮見,但整體效果良莠不齊。空間的擴展是跨界營銷的優勢,但如何把握電影、品牌、市場之間的關系,讓IP跨界實現規模化聚合效應,依然值得業界探討。
如何爭取更多非漫威粉絲,讓更廣泛的觀眾群體走進影院,這是以《毒液》為代表的漫威電影在國內營銷的重點。
截至11月20日,《毒液》全球累計票房超過7.79億美元,北美票房也收獲2.1億美元。相比北美市場,國內觀眾很少接觸美漫,對“毒液”這位超級英雄的認知度較低,加上近兩年,中國觀眾對好萊塢超級英雄大片的擁護度有所降低,觀影需求更加理性,出現《黑豹》全球票房12億美元,國內僅收6.6億人民幣的情況。因此,電影IP結合游戲、音樂等泛娛樂產品,開展跨界營銷,以爭取更多年輕觀眾,顯得十分必要。
在跨界營銷渠道上,片方一般會選擇與受眾聯系廣、曝光度高的各領域品牌聯手,部分影片選擇的品牌總和甚至達到上百家,為的就是延展營銷半徑。背靠騰訊集團這棵大樹,騰訊影業卻反其道而行之,完全依靠騰訊系旗下產品開展跨界營銷。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國家廣告研究院副院長張翔對此并不感覺意外,微信、騰訊游戲、騰訊視頻、QQ音樂等產品使騰訊具有能覆蓋絕大多數傳播渠道的媒體生態條件,同時,這一模式還能節約營銷成本。張翔告訴《綜藝報》,在選擇營銷渠道方面,重點還是要看跨界產品的目標受眾是否與觀影群體相吻合。
《毒液》跨界營銷的另一重頭戲是音樂。10月25日,《毒液》片方宣布,由女團“火箭少女101”中的部分成員演唱影片中國區推廣曲《毒液前來》,同時在騰訊音樂、騰訊視頻、快手、微視、QQ看點等平臺宣傳造勢。
貓眼數據顯示,在《毒液》的想看用戶畫像中,男女比例為52.2∶47.8,火箭少女101從騰訊系綜藝節目《創造101》出道,該節目的男女受眾比例為3∶7。相關方面表示,受眾群體重合度較低的二者開展跨界營銷,一方面考慮的是,影片改編自二次元漫畫,與“少女團”自身具備的ACG屬性相匹配;另一方面,打動以女性群體為主的受眾,為男性向影片增加女性觀眾數量。
擴大觀影受眾面之外,張翔更希望根據影片的用戶畫像進行精準營銷。“爭取增量用戶的性價比有待市場考證,而選擇與目標受眾匹配的產品進行跨界營銷更符合市場邏輯。”
在出品方聯動自身資源的營銷案例中,《毒液》并非國內首次,但如此大規模并受到廣泛關注的例子并不多見。在張翔看來,傳播能否引發廣泛關注與營銷效果三要素——產品力、品牌力、營銷力密不可分。其中,產品力是產品本身的質量,多通過消費者的評價實現口碑傳播,品牌力是受眾對某一品牌形成的持久態度,在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時發揮作用,營銷力則關乎企業的營銷競爭能力。產品力是品牌力的基礎,營銷力決定了產品傳播廣度。
影片選擇與自家公司產品開展跨界營銷的實踐,去年上映的DC電影《神奇女俠》就已小試牛刀。該片也有騰訊影業參與出品,片方聯合騰訊系游戲《王者榮耀》,發起尋找“地表最強女英雄”活動,進行跨界營銷。
同為互聯網巨頭的阿里、百度,旗下電影公司參與出品的影片亦有諸多跨界營銷的案例,如《機器之血》(優酷影業出品)聯合火鍋品牌推出影片主題套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阿里巴巴影業出品)與多個食品品牌推出電影定制產品。但借助自身互聯網宣發平臺優勢的案例卻很少。張翔認為,這與互聯網影視公司自身產品力不足,沒有爆款內容有一定關系。
此前,騰訊影業的營銷能力和品牌廣度足以操作像《毒液》這樣的跨界營銷,但產品力不足,騰訊在調動旗下多領域資源時需要考量的因素就會更多。“互聯網影視公司成立時間較短,與傳統制作公司相比,內容生產能力存在一定差距,但它們依靠資本、營銷的力量能在今后補上這一短板。”張翔進一步補充道,“未來,借助自身互聯網宣發平臺優勢,開展跨界營銷的模式或將成為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