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璇
[摘要]本文淺析了新媒體時代下,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異同之處。通過比較,提出了在新媒體時代下,主持人應具有的諸如語言技巧、自身反應力、主持方式、主持風格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主持人;人格魅力:主持風格
近年來,新媒體發展迅速,互聯網更是幾乎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而用途廣泛、攜帶方便的手機更是每個人必備的日常工具。這就使得廣大民眾成為了新聞和信息的直接傳播者。加之“兩微一端”等軟件的升級發展,更使互聯網成為了新聞信息的主陣地。那么在新媒體時代下,媒體的代言者——主持人又應該具備哪些職業素養呢?
一、新媒體的概念與特征
新媒體的概念較為寬泛,是指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嚴格地說新媒體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
新媒體具有交互性與即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個性化與社群化的特點,在互聯網時代,它從傳統的單一化走向了當下的多元化。
二、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來源轉變
新聞是具有時效性的。傳統的新聞來源,主要是通過電視、廣播、報紙以及記者親自到新聞現場去采集。而當今時代下的新聞來源,除了延續了上述方式外,還依靠網絡來源,而這就要求主持人要具有新的職業素養。
三、新媒體時代下主持人的新聞職業素養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信息的傳播方式、速度、內容與數量,都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這就使得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既相互影響,又相互交融。在此種環境下,主持人的職業素養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以適應其發展。
(一)自身的人格魅力
主持人作為新聞信息的傳播窗口,需要通過各類媒體向受眾傳遞新聞信息。可以說主持人所傳達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主導了受眾的思想意識,因而主持人必須要擴充自身的硬性知識儲備。要博聞廣記,更要開闊視野:要有新鮮獨特性和正確全面的見解,而這見解和見識,是要超越知識儲備之上的。如此,方能塑造自身獨特的人格魅力。而一個頗具個人魅力和影響力的主持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決定著節目的走向與特色,比如,近幾年深受廣大觀眾喜歡的《曉松奇談》。
(二)主持風格
新媒體時代的特征,使信息的傳播方式、傳播主體和傳播對象都發生了轉變。無論是信息、節目還是主持人等各個方面,都順應了從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從以前的主持人為主體,受眾為客體,到現在的主持人與受眾分別為主體的雙主體模式:從曾經的我播你聽,到現在的我播你說,都更傾向于聊天模式。這就更要求主持人與主持風格要具有親和力、個性化和獨特性。
主持人要利用多媒體和傳統媒體平臺,雙管齊下,提高自身對公眾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形成獨特的主持風格,進而創造有特色的節目品牌。從以主持人為中心到以受眾為中心,這個中心的轉變,要求主持人在主持風格上要走專業化、平民化的道路,要更具有親和力。
(三)提升自身反應力
新聞和信息的最大特點是具有時效性。當下信息傳播速度快,來源范圍廣,觀點紛雜,這些觀點中不乏一些專業的、精辟的觀點,這就要求主持人白身要具有與之相適應的反應能力。面對眾多冗雜、良莠不齊的信息,主持人要快速的進行辨別、分析、整理、融合,進而形成自身獨特且正確的觀點,向受眾傳達。這就需要主持人具備掌控節目主體走向,引導大眾的話題方向的能力,進而通過多種傳播方式向各類受眾群體進行傳播。在此種情況下就更需要主持人具有處理得當、掌控全場的能力。
四、提升自身職業能力
(一)道德意識
思想高度決定能力走向。在新形勢下,主持人的道德意識既要支持順應新媒體平臺的發展,又要維護傳承傳統媒體的公信力:既要倡導社會道德也要恪守新聞職業道德:既要承擔社會責任,還要履行公眾義務.
(二)語言表達技巧
有聲語言是主持人進行傳播的工具,是傳播中主持人最常用也最直接的第一要素。無論是在傳統的媒體時代,還是在當下的新媒體時代,主持人都是以聲音為載體,向受眾傳播信息的。作為受眾價值導向的引導者,就更要求主持人要具有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多方面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要更接地氣兒。
主持人最應該具有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使受眾有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感覺。這就要求主持人要時刻謹記,以受眾為中心的理念是媒體生存發展的基石和根本,而不是權宜之計。兇而主持人要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嫻熟的表達技巧、個性化的語言特色、并巧妙地將它們應用到主持實踐中去,使日常學習與積累能靈活白如的運用到日常的主持工作中。所以,主持人在主持中要做到,在語言形態上,以“對話交流”取代“播講宣教”;以“多元合一”取代“簡單播發”:以“獨特性”改變“風格同質”。
(三)親和力與形象氣質相融合
主持人是節目的外在形象擔當,談吐優雅、衣著得體、舉止大方,這些無疑是大眾對主持人這一崗位的基本要求。而作為內在氣質的親和力,則無疑是主持人綜合評價體系中的一項加分項。親和力能促進主持人人格魅力的提升,進而會增加節目的吸引力,提高收視率,推動該節目的特色化發展。親和力,如同一架橋梁,縮短了主持人與受眾間的距離,縮短了彼此間的差距,調動了受眾參與的積極性,使受眾得到了認同和尊重。在受眾更新轉換較快的情形下.會培育吸引一批忠實的觀眾群體。
綜上所述,新時代媒體下的主持人,不但要形象好、氣質佳,更要有清晰優質的主持意識及高尚的職業操守。既要有獨特的人格魅力,更要有專業的能力技巧。兇而就更要求主持人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不斷地擴充知識儲備,提升職業素養以便更好地適應新媒體時代下的發展需求和審美特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百度網.https//m.baidu.com/s.
[2]易鳳翱.電視節目主持人有聲語言和態勢語言的策略.青年記者,2016年3月第三期.
[3]朱偉東.擺正受眾位置,方能贏得市場.新聞采編.2017年6月,
[4]黃麗家.媒體如何時代主播語言的革新與變化.青年記者,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