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收入也在增長,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大國,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類非常繁多,不同種類的文化遺產也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旅游愛好者。本文就以江西婺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例,首先簡單介紹了當地旅游開發的現狀,重點探討了在開發過程中,如何兼顧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婺源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保護傳承
當前,許多旅游企業都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產品的開發中,通過文化遺產能夠吸引來更多的旅游者,也能為企業帶來更為豐富的經濟效益。江西婺源是全罔著名的文化旅游縣,旅游資源豐富,隨著婺源旅游發展環境的不斷完善,以及縣政府對于旅游開發力度的大力支持,從開發形式上而言,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基于當前發展的現狀,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健全相應的協調機制,來增強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一、江西婺源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現狀
江西婺源的生態旅游的開發是非常成功的,其中的旅游產品也逐漸趨于成熟,從開發成熟度來看,這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中,仍舊存在著諸多問題,如旅游資源的開發層次比較狹隘,僅僅是停留下一些具備代表性的實物上,游客的參與度和體驗度還不夠全面。同時,在景觀設計中,過于的簡單化,尤其是在旅游服務質量方面還有待加強。因此,基于當前的發展現狀,應該加強對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游客的注意,重新贏回市場。
二、江西婺源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的保護和傳承措施
(一)完善相應的協調機制,以開發來促進保護
在處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旅游開發之間的關系時,應該協調好各個部門的關系,讓旅游業同遺產管理部門始終處在一個平衡的狀態。這就需要旅游部門同文化遺產部門各司其職,要積極的溝通和協調,始終圍繞著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為中心。開發過程中,還應該堅持“保護為主,傳承發展”的基本宗旨,只有這樣,才能保護非物質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而促進旅游發展和文化傳承的雙向發展。婺源被稱為“中國最美的鄉村”,所以,要更為注重當地的生態環境和建筑藝術。例如,婺源的“三雕”,可以看做是當地建筑的一種縮影,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更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它從側面可以體現出民族的生活風貌和審美情趣,也反映了當代的審美風尚和審美標準。所以,在旅游開發的過程中,也應該派遣相應的工程隊對其維護,這樣不僅能夠滿足中國最美鄉村的要求,也能傳承婺源“三雕”的精髓。
(二)加強文化的宣傳力度,增強全社會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共識
要加大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喚醒全社會對于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確保當地的文化資源不會遭到破壞,同時,還要保護和發展當地的非物質文化。因此,在旅游活動的過程中,相關人員要適當的引入一些宣傳教育活動,通過生動、形象的介紹與演講,最大限度的激發游客對于這項保護工作的責任意識,這也是提高旅游吸引力,增強旅游文化含量的一種主要方式。
例如,婺源的茶文化,可以讓游客以觀賞和參與的方式,在制作茶的過程中,了解其中的文化,而在品茶的時候,也能讓自己的心靈遠離城市的喧囂,從中得到更為深層的進化。同時,還可以增加一些游客參與的活動,在采茶的季節,就可以讓游客親自去采茶或者是制茶,從中學到茶道、茶藝和相關的技術,并感受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獲得心靈深處的深層次體驗。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可以讓游客參與進來,又能保護和傳承當地的茶文化。
(三)加強對文化資源傳承人的培養
旅游行業還應該結合實際的工作要求,做好相應的培訓工作,盡可能地培養出一支優秀的物質文化保護隊伍,在培訓內容中,首先就要了解物質文化的基本性質、內涵。在了解了基礎的知識之后,他們才能更好地向游客進行推銷和演示,同時,還可以借助一些現代化的設備,加強宣傳,讓游客對當地的文化認識更為深刻。旅游業的從業者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實際上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最重要的活態載體,所以,要增加非物質文化的旅游吸引力,就需要突出旅游資源的基本特色和獨特的個性。而在婺源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區,就可以培養擅長各類民間技藝的特殊性人才,這樣既可以保護文化遺產,又有利于傳播它的旅游經濟價值,為文化資源的利用提供更為豐富的人力資源。
旅游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實際上有著雙面性的影響,有利也有弊,如何找到兩者的平衡點,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個點。而在江西婺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中,應該秉承著“保護第一,傳承發展”的基本原則,引入一些現代化的經濟理論,根據文化遺產的旅游價值,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同時,在開發的過程中,還要充分發揮出政府的積極作用,注重對人才的培養工作,真正實現保護和傳承并存的旅游模式。
參考文獻:
[1]劉小泉,王偉年.體驗視角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性旅游開發研究——以江西婺源為例[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10-16.
[2]周羽柔.基于包容性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研究——以江西婺源為例[D].南昌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