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華
摘 要: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食品安全開始逐漸受到重視。農作物的無公害栽培技術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發展,但是在一些方面的處理還有些問題,有待進一步加強完善。因此,本文就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技術現狀進行有效分析,對出現的問題提出幾點對策,以達到全面推廣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技術的目的。
關鍵詞:農作物;無公害;對策
中圖分類號:S5-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833079
雖然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現代農業技術也得到一定的發展,但是在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技術上面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沒能創造出較高的經濟效益,導致了許多農民未能認識到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技術的好處。對此,應不斷完善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技術管理,解決現有問題,積極推廣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技術。
1 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技術的管理現狀
雖然現今社會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但是由于之前沒能重視環境保護,已經造成了一些難以挽回的污染問題。我國當時為了重點發展經濟,一些重工業企業在農村周邊大肆建廠,污水廢氣未經過無害化處理就隨意排放,造成了嚴重的土壤污染。并且農民為了高產增收大量施用化肥,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化肥已經深深地滲入土地,這無疑是對脆弱的土壤結構的雪上加霜,造成嚴重的土壤肥力流失。而農作物無公害栽培要求土壤的基本結構未遭到破壞并且擁有養分充足,為農作物的后期生長提供足夠的營養。在土壤嚴重污染的土地上種植農作物,不但產量低下難以豐收,更會對人類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雖然農藥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夠有效抑制病蟲害,但是過量的噴灑是毫無意義的,必須科學配比合理使用。在能夠防治病蟲害的基礎上,保證農作物的產品質量。而且噴灑過多的農藥會加大害蟲的抗藥性,造成惡性循環,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更嚴重的是有的農民將多種農藥混合使用,農藥相互之間發生化學反應,大大降低了農藥的使用效果[1]。
2 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技術的規范管理
為了充分發揮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的技術優勢,確保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的技術的推廣實施,本文將對其出現的問題提出幾點科學合理的建議:
2.1 加強田間管理
無公害農作物對其生長環境有著嚴格的要求,土壤環境不達標,一切全部免談。所以科學治理土壤污染,是農民面臨的首要問題。為此環保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對農田附近的工廠進行全面排查,避免污水廢氣對土壤進行污染。對于造成嚴重污染化工企業要進行處罰關閉。并且對未經污染的土地要嚴格保護,科學管理。
農作物實施無公害栽培管理的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和過去普通的栽培技術相比,無公害栽培技術有著嚴格的實施規則。即便是小環節上的疏漏,也會造成整個實驗的失敗。所以在栽培無公害農作物的過程中,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指導,一旦發現問題及時的進行補救,確保農作物的正常生長,發揮出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技術的積極作用。通過實行嚴格有效的管理措施,避免農作物發生病變,在最大程度上保證農作物在安全、穩定的環境下生長。
2.2 科學育種施肥
農作物品種的選擇是無公害栽培技術的重要環節,因為不能大量施加化肥農藥,所以必須選擇抗逆性較強的優化品種。對此農業科研人員也應該加大科研力度,不斷開發篩選,培育出具特性更加優良的新品種,積極宣傳,大力推廣,讓廣大農民都能使用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
農作物的無公害栽培對于肥料的施加有著嚴格的管控,過多或者過少都會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在現如今的無公害農作物栽培過程中都是依據農作物自身的特點來選擇施加化肥類型的,大多是選擇綠色無污染的優質有機化肥。辟如根瘤菌肥料和復合菌肥料,這種類型的有機化肥對于病蟲害的防治有著很大的作用,能夠有效保證農作物的健康生長。另外,有機化肥中含有很多細微的營養有機物能夠在土壤分解者的有效轉換下降解為相應的腐殖質,確保土壤中有足夠的養分,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2]。
2.3 完善管理體系
雖然近幾年來中國的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較西方發達國家而言還是有一定的距離。要摒棄過去的傳統的農業模式,全面推廣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技術,需要政府農業部門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并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此外,還需要增加科研投入,加大研究力度,爭取早日研究出更加優質的無公害農作物產品。
3 結論
現今社會對農作物的需求越來越大,對農作物的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雖然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面臨的問題也不容小覷。在農業改革的新時期,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應當逐步加強完善,大力推廣,從而全面增加農作物產值并有效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王亞新,李維敏,朱美英,等.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分析[J].南方農業,2016,10(18):72-74.
[2]田紅琴.無公害農作物的栽培技術[J].農家科技,2014(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