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玉
摘 要:本文以青海省湟中縣作為相應的試驗區,對于樺樹檸條混交林、樺樹純林以及檸條純林的與之相適應的林木生長量、林分生物量以及林木的根系分布的規律等相關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試驗研究,希望為相關從業者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樺樹;檸條;混交林;純林;生長效應
中圖分類號:S792.1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833168
青海湟中縣境內的樺樹(BetulaplatyphyllaSuk)屬于一種中小型落葉喬木,它自身對于土壤的要求不是特別嚴,其萌芽力特別強,生長速度快。
檸條(CaraganamicrophyUaLam.)的生命力和抗逆性都是極其強大的,對于高寒,干旱,鹽堿的忍耐性都十分強,能夠從根本上改良土壤,促進水土保持,并且它的根部有根瘤菌,可以起到固氮的積極作用,在青海湟中縣境內對于相應的樺樹純林這一系列的問題,例如樹干扭曲,生長十分緩慢,并且經濟效益比較低下等相應的問題,開展持續的觀察和試驗,在過程中積極有效的利用營造混交林方式來切實有效的提升樺樹的生長量和生物量,充分體驗出,這是一種切實有效的辦法,特別是把樺樹和檸條混交栽植,所呈現出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更為突出,現在把相關的試驗內容和結果匯報如下。
1 試驗區相關的自然概況
湟中縣位于青海省東部農業區湟水流域中上游。地理坐標為N361332~370319,E1010932~1015450。湟中縣的地勢南、西、北高,而東南略低,海拔2225~4488m,年均日照時數2588.3h,年平均氣溫0~5℃,年均降水量360~650mm,年蒸發量900~1000mm,無霜期150~190d。
2 調查方法
有針對性的選擇試驗區面積為20m×20m的標準樣方,針對樣地的林木生長量、生物量來展開與之相適應的相關調查,并且有針對性的采用標準林木挖掘法來有效調查根系形態和相互關系;并有針對性的利用土柱法調查根系分布的規律,從根本上確保純林行內和行間土柱數量保持一致,在2塊標準地分別設置8個土柱,混交林區的土柱平均的設置在2個相鄰的樺樹和檸條之間,土柱根據深度的范圍可以有針對性的分為4個相關層次:0~20cm,20~40cm,40~60cm,60~100cm。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林分林木生長量
經過相關的調查,結果表現為混交林中樺樹在樹高和胸徑方面,都要比純林中樺樹大很多,混交林中的檸條的高度可以達到2m。
3.2 不同林分和單株的生物量
混交林生物量要比樺樹純林的生物量高度超過7.42%,比檸條純林生物量了205.7%,針對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來看,混交林也要比各純林高很多,混交林中樺樹單株生物量要比樺樹純林相應的高出了15.80%,在混交林地內,地下相關的生物量要比純林地上和地下的生物量有十分明顯的提高,混交林中樺樹單株的生物量要比純林中大很多,這可以充分的體現出營造混交林能夠十分有效的切實提高樺樹的生長機能。
3.3 根系的分布規律
根據相應的調查和數據分析,樺樹純林全部根系都集中分布在土壤表層0.20cm范圍內,占據了土柱根量的81.0%,而且幾乎所有的樹根都在這一層。而混交林內樺樹的根系分布有著比較明顯的向更深層發展的趨勢,大多數分布在土層深處的20.4cm范圍內,其中在20~40cm范圍的根系占據土柱總根量的5l%,并且而且其分布比樺樹純林更均勻,這充分的體現出有效的營造混交林能夠極大的促進樺樹的生長。
3.4 混交林林木的根系形態及相互關系
有針對性的采用挖掘法來開展試驗,其結果表明,胸徑10cm,樹高6m的樺樹,它們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半徑0.6m范圍內,根系的垂直分布主要在0.7m范圍內,2cm以上側根有65條,與此同時,對于附近的檸條展開有針對性的調查,其結果表明,地下部分超過2cm的根系大約有2700條,水平 根幅半徑達到1.5m,密集范圍半徑達到0.8m,針對縱斷面而言,混交林中20cm以內樺樹和檸條的根數分別有47條和20條,而且樺樹比檸條都跟要出很多,所以在根的數量方面又占據很大優勢,檸條與樺樹的根系互相交錯著生長,但沒有出現連根的情況。
4 結語
通過實驗,可以充分的表明,混交林樺樹的樹高生長量要比純林樺樹有很大程度提高,其胸徑生長量也要比純林樺樹提升很多,針對混交林樺樹的單株生物量而言,要比純林樺樹單株生物量有很大幅度的提高。與此同時,混交林中樺樹的根系集中分布在20.4cm范圍內,并且其根系分布更加均勻,根系互相獨立不干擾,這充分的體現林木對于土壤的養分、水分和空間等相關方面能夠利用得更充分,更利于提高樺樹的生長量,所以在青海湟中縣內積極營造樺檸混交林,對于切實有效的提升樺樹的生長量和生物量,有著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士文.營造混交林經濟效益高[J].林業科學,2010(1):37-39.
[2]徐文鐸,鄒春靜.中國沙地森林生態系統[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