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超
摘 要:鄂溫克族自治旗草原屬于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隨著全球氣溫變化程度不斷加大,且鄂溫克族自治旗草原人為活動不斷增加,導致鄂溫克族自治旗草原牧草出現了大范圍不同程度的退化,氣候變化無疑是導致草原退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根據氣溫、降水等氣候要素對鄂溫克族自治旗草原氣候變化,結合以往氣象信息及牧草生長數據,對氣候變化與牧草生長的關系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氣候變化;鄂溫克族自治旗;牧草生長
中圖分類號:S81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833211
前言
牧草是鄂溫克族自治旗草原主要的草種之一,其具有良好的耐寒、耐鹽堿的性能,可在多種復雜地形中具有良好的生長能力。隨著整體氣候條件的不斷變化對牧草生長狀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通過研究氣候變化因素對牧草生長狀況的進一步分析對草原生態維護具有重要的意義。
1 牧草生態分布情況
目前牧草集中分布在鄂溫克族自治旗草原東南部山地草甸、沼澤地帶、低濕草甸等地區,而在牧草分布地區氣候大多呈現為典型的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漫長寒冷且干燥多風,夏季溫和短促降雨較多,而春季、秋季溫差變化較大,雨水較少,同時風力的大小與當地地形變化有極大的關系,一般西北部風力較大。
2 牧草生長情況與氣候變化的關系
2.1 材料與方法
本文以鄂溫克族自治旗草原為主要研究區域,鄂溫克族自治旗草原屬于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年降水多集中在夏季,牧草產量在1400kg/hm2左右,具有良好的品質特點。本文在長時間觀測、代表性觀測及連續性觀測的主旨下選擇了鄂溫克族自治旗草原牧業氣象試驗站2014—2017年逐年牧草返青日期、黃枯日期及平均降水、溫度變化的資料,并根據實際情況對所選擇的牧草生長情況、氣候變化數據進行了復核,利用標準差計算篩選了正確的數據資料,同時為了整體數據分析的正確性,對數據資源的長度進行了適當調整。對于牧草生育期一般采用日序換算方法,日序換算方法主要是根據牧草生長發育時期距離1a中第1天的時間進行綜合計算[1]。并結合一次線性方程對牧草黃枯、返青、降水、溫度變化情況進行了數據統計表格的建立,然后在數據模型中對各個因素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全面分析。
2.2 結果分析
牧草一般返青時期在4月下旬左右,這個時期由于溫度上升,土壤結構逐漸軟化,結合春季降水為牧草返青提供了充足的含水量。而在6月份左右隨著溫度及降水量的增加,為牧草的迅速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在7月份左右牧草的生長狀況也達到最優。鄂溫克族自治旗草原秋季降水主要集中于8月份左右,但是由于整體溫度及降水量逐步下降,牧草各項生長器官也不斷降低,而對于干物質的積累也不斷下降,這個時期牧草生長狀況與地面整體生物量是相符的,而由于水分對于牧草的生長具有極大的影響,從而導致降水量的波動對牧草生長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在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氣溫升高會導致牧草返青期提前。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查詢可得出近幾年隨著全球溫度的升高,牧草返青期提前了10d左右,特別是在牧草生長期間,由于溫度上升加速了牧草生長,牧草生長高度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增加,且牧草生長時間也不斷縮短,而再生草的生長時間與之相反[2]。通過分析歷年來鄂溫克族自治旗草原降水情況可以發現在一年中鄂溫克族自治旗草原春季降水量波動較大,而夏季降水較集中,而這種情況也表明鄂溫克族自治旗草原春季干旱情況發生較為普遍,而春季干旱情況的發生對于鄂溫克族自治旗草原牧草返青生長造成了不利影響。再加上整體大陸性氣候的影響導致一年中大部分降水量集中在了夏季,具有鮮明的雨熱同季特征。這種氣候對于農作物生長是非常有利的,但是由于降水季節分配不夠均衡,對在秋季霜凍前牧草的正常生長造成了阻礙。
3 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歷年來鄂溫克族自治旗草原氣候變化資料的搜集、整理,綜合考慮降水、溫度等氣候變化因素對鄂溫克族自治旗草原氣候變化對牧草生長情況進行了全面的分析,結果顯示溫度變化對鄂溫克族自治旗草原牧草生長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而周邊氣候環境的不斷惡化也對鄂溫克族自治旗草原牧草的正常生長造成了阻礙,因此草原生態氣候環境的優化對于草原經濟的發展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阿不都沙拉木.阿扎提,阿麗亞.阿不都克里木,賈健,等.氣候變化對新疆草原牧草生長的影響[J].科技與生活,2011(6):101.
[2]李江文,王忠武,任海燕,等.荒漠草原建群種短花針茅功能性狀對長期放牧的可塑性響應[J].西北植物學報,2017,37(9):1854-1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