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崑 許衛朕
【摘 要】本文針對高校美術專業學生的特點,對其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教學做出了簡單探討與分析,通過分析高校美術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現狀、意義以及提高高校美術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等相關內容進行了簡單闡述。
【關鍵詞】高校美術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4-0208-01
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的教育改革教學已經深入各大高校,導致了現在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這一問題也受到了政府的關注,全國的廣大民眾對高校的就業問題也很關注。高校的就業難問題主要是因為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注重課堂上的教育,對實踐能力的培養不是很重視。所以,高校的教學模式必須根據學生的能力培養進行改革,使其成為社會上的有用之才,這個問題高校必須要引起關注。
一、高職院校美術專業學術實踐能力培養意義探析
在高校美術專業的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上,美術專業教師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通過指導和合理安排學生的專業課程可以使學生能力得到提升。此外,如果想要高校美術專業學生獲得超強的社會實踐能力,不僅僅要對原有的教學體系進行改革和完善,還要對專業學術實踐能力進行重點的培養。
高校可以開設講壇,就學生的就業難問題做出講述,讓學生知道畢業后面臨的嚴峻性,通過這樣,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處境和就業的危機感,只有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才能在社會上站穩腳跟,才能更自主的學習專業知識,增加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以后的就業也創造了條件。
二、高校美術學術實踐能力培養與教學的現狀探析
現今高校對美術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和教學工作依然缺乏經驗。導致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教師本身專業素質的不足加上與學生之間缺乏溝通,對每個學生的特點也不了解,只知道在課堂上照本宣讀。以前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本提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對學生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沒有益處。
如今高校的教學內容依然不是很完善,不能最好的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為我們國家教育深受傳統封建思想的影響,在教育上只知道傳承,不知道創新。以前的教育方式過于老套,課堂內容過于枯燥范圍,在學習中起到了副作用。在美術教學工作中尤為顯著,其對學生創作能力和實踐能力要求很高,可是原先的教學體系,太過于保守,無法激發學生的創作能力,因此,只有摒棄舊的,引進國外先進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
以往的高校美術專業的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和現有的教材為主,教師在課堂授課時,只會依照書本的知識宣讀,而且教材的知識面較雜,傳統的教學枯燥無味、且教材上的知識不具備針對性,不具備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專業知識。
三、高校美術專業學術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教學的加強對策探析
通過以上的敘述我們了解到,當下我國高校美術專業學術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教學工作還不完善,還需要不斷的改進。對此,在對高校美術專業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和教學工作上做出以下幾點改變。
一是高校對自身教學體系的建設工作要不斷完善。學校管理者要制定一套完整教學體系,,對教師進行專業的培訓、制定正確的教學方向、加強實踐教學建設與改革、合理分配教學和實踐實踐并對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重點培養。
二是高校美術教師要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從而在本質上徹底提高美術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因為中國是一個時代久遠的國家,我國的教師團隊深受傳統封建思想教學的影響,在教學方式方法上停滯不前。所以,高校的教師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引進國外先進的教學體系,還要對自身的專業素質進行優化,高校的教學模式只有不停的改革發展,才能提高學生就業率。
三是高校教師根據學校專業特色制定教材。高校的教材多種多樣,但都不具備針對性,教師可以從本專業學生的特點出發,為學生制定一套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材料,教材的制定要摒棄原先的死板,陳舊思想,內容要豐富多彩,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性,對實踐能力的培養也要做出詳細的敘述 ,這種教材才能滿足教學的需求
四、結語
據上文所述,我們認識到高內高校的美術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教學工作,想要進一步的發展,先要了解高校傳統教學體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弊端,只有認清自身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善,制定適合學生專業全方位發展的教學體系,然后學校和政府還要出改革,對學生的就業和創業提供幫助,這樣才能真正地改變高職院校美術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教學工作,才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改善了就業難的社會現狀。
參考文獻:
[1]孫軍.新疆地區高等師范院校美術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現狀與對策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2.
[2]邱斌.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學生未來從教能力培養研究[D].長春師范學院,2012.
[3]李政倫.藝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比較研究[D].西北大學,2011.
[4]譚治國.美術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與培養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