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偉
【摘 要】目的:探析優質護理服務對腎內科住院患者抑郁及焦慮情緒的影響情況。方法:選取我院腎內科接收的94例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設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47例。予以對照組常規方法護理,予以研究組優質護理干預。比較觀察經不同方法護理取得的效果情況。結果:干預后,對照組患者的SDS評分、SAS評分均顯著高于研究組(P<0.05);研究組患者的總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到腎內科就診的患者采取優質護理干預,能取得較好的護理效果,使患者負性情緒改善,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焦慮、抑郁、腎內科;優質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1
病情重、發病快等,是腎內科病癥的主要特點,正因如此,致使大多數到此科室就診的患者或多或少都伴有煩躁、焦慮等負性情緒,易影響治療效果。這此情況,若臨床未能予以有效及時的干預,則容易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而且還易增強交感神經張力,誘發應激反應情況出現。有報道顯示,及早開展護理干預措施,不僅能有助于患者社會、心理功能的改善,而且還能使患者生活質量最大程度提升[1]。本研究以我院腎內科接收的94例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于2015年8月-2017年4月選取我腎內科接收的94例住院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分設對照組(n=47)與研究組(n=47)兩組。在對照組中,男27例,女20例;年齡43-76歲(53.4±2.2)歲;16例急性腎小球腎炎,9例腎功能衰竭,22例慢性腎小球腎炎。在研究組中,男26例,女21例;年齡44-77歲(53.6±2.3)歲;17例急性腎小球腎炎,10例腎功能衰竭,20例慢性腎小球腎炎。把研究組和參照組患者的臨床資料相比(P>0.05),組間數據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與納入標準 ①排除標準:伴繼發性、原發性癡呆病癥者;伴認知能力低下、言語障礙者;伴肝腎心等嚴重病癥者。②納入標準:被選患者均與《內科學》教材中的診斷相關診斷標準相符;此次研究已征得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被選患者對此次研究均知曉,并已簽署同意書。
1.3 方法 予以對照組常規方法護理,待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要熱情接待,向患者簡單介紹醫院環境、病房環境,告知患者保持良好心態對病情恢復的重要性。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病房內溫濕度適宜,空氣流通,為患者營造安靜、舒適的治療環境。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予以研究組優質護理服務,①心理干預。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心理疏導措施。護理人員可通過誘導發問的方式,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詢問,對患者的傾訴耐心聆聽,時常安撫鼓勵患者,對患者提出的問題做出相應解答,從而幫助患者樹立信息,使負性情緒得到改善。②健康教育。開設健康教育交流會,運用溝通技巧向患者簡單講解病癥的注意事項、預后和發展發生等,加深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另外,利用視頻、幻燈片等,將生動形象的內容展示給患者,加深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③放松訓練。指導患者行平臥位,把左手置于腹部,右手在胸前擺放,指導患者用力呼吸,感受腹部上抬至最高點處,屏氣三秒,然后緩慢呼氣。以每次4至6次呼吸頻率為最佳,10分鐘/次,2次/日。
1.4 評價標準 實施SDS(抑郁自評量表)、SAS(焦慮自評量表)評定干預前后患者的抑郁、焦慮情況,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越嚴重。此次研究所選用的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為我院自制,總分為100分,其中,非常滿意指量表評分>85分,基本滿意指量表評分60-85分,不滿意指量表評分<60分。
1.5 統計學分析 在此次報道中,()用于對計量數據表示,組間相比行t檢驗;百分比用于對計數資料表示,組間相比行卡方檢驗,軟件處理采用SPSS23.0統計學,P<0.05為有比較有差異。
2 結果
2.1 對比干預前后患者的SDS評分、SAS評分 干預前,對照組與研究組患者的SDS評分、SAS評分情況比較,組間數據無差異性(P>0.05);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SDS評分、S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1見。
2.2 對邊干預后患者的滿意度率 干預后,對照組患者的總滿意度為76.60%,研究組患者的總滿意度為93.62%,兩組相比,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2見。
3 討論
伴隨醫療模式的轉變,以及人們對健康理念認知的加深,致使人們愈發高要求醫療服務模式。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屬于新型醫學模式,該模式是對人是整體人理念進行重點強調,除了要對患者生理上的疾病加以關注外,還要確保患者社會、心理層次需求得到滿足。本研究以我院腎內科接收的94例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分設對照組(即常規方法護理)和研究組(即優質護理干預)兩組。從其結果中可知,研究組患者的總滿意度、SDS評分和SAS評分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予以患者優質護理干預,可有助于患者不良心態的改善,提高護理配合度,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因為,實施優質護理時,護理人員可通過對患者健康狀況的全面評估,掌握其社會、心理和生理功能情況,并通過與患者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便于臨床對護理方案的針對性制定。另外,通過安撫鼓勵患者,能幫助患者改善不良心態,幫助患者樹立信心,以正確的態度面對疾病,有助于患者社會功能的提升。除此之外,醫院還應當對護理人員的言行舉止、儀表裝扮和職業素養等情況加強培養,從而能使醫院的服務形象有所提高。
總之,對到腎內科就診的患者采取優質護理干預,能取得較好的護理效果,使患者負性情緒改善,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朱春蓮.腎內科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對提高患者滿意度的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25):34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