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芳
【摘 要】目的:觀察在接受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的患者術后護理中,中醫護理對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效果。方法:選擇我院在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期間收治的92例接受髖關節置換術治療患者為對象,將其隨機均分成為參照組與研究組,分別給予兩組患者常規護理與中醫護理,對兩組患者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的情況進行觀察。結果:研究組患者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的例數少于參照組,兩組患者相關數據對比差異明顯(P<0.05)。結論:對于接受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的患者,術后接受中醫護理效果較好,該護理方案值得應用。
【關鍵詞】下肢深靜脈血栓;中醫護理;髖關節置換術;預防;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2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1
在臨床髖關節疾病患者的治療中,髖關節置換術是效果較好的治療方案,但是患者很容易在術后出現一些并發癥反應,最為常見的類型就是下肢深靜脈血栓[1]。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患者術后患肢明顯腫脹,且會出現較強的疼痛感,患者恢復進程較慢,部分患者甚至會出現繼發性肺部栓塞等,對其生命安全有嚴重威脅[2]。我院針對這類患者分別選擇不同類型護理方案,現就研究情況作如下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6年4月—2018年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臨床手術治療的患者中選擇92例髖關節置換術治療患者進行研究,患者的納入標準為:符合髖關節置換術指征、首次接受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自愿入組、一般資料完整。針對此次研究,我院排除如下對象:手術禁忌患者、有髖關節手術史患者、合并血液系統疾病患者、凝血障礙患者、意識不清患者、非自愿入組患者、術后病情危重患者。將其隨機均分成參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46例。參照組男性22例,女性24例,年齡為52—66歲;研究組男性患者21例,女性25例,年齡51—64歲,相關資料對比后無差異存在(P>0.05)。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術后接受常規護理,包括功能鍛煉、健康宣教、盡早下床活動、飲食調整等,患者術后第一日,護理人員讓其患側腿位外展,避免出現內旋、外旋與內收等,并且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聯系以及患側踝關節主動屈伸。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患側股四頭肌進行長收縮訓練,主動下壓患者膝關節,讓其大腿前肌肉收縮5秒,之后放松3秒,進行20次左右。之后,護理人員需要在患者術后第2日、第3至5日等加入其它訓練內容,包括臀大肌長收縮、髂腰肌長收縮以及髖關節屈伸、膝關節屈伸等,還要在患者術后1周左右加入髖外展與直腿抬高訓練等。
研究組患者則在上述基礎上接受中醫護理,具體方法為:對患者雙側足三里穴、血海、三陰交、梁丘進行穴位按摩,每次3min,每日按摩3次。
1.3 臨床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分別接受不同類型護理方案干預后出現的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反應進行觀察,并予以簡析。
1.4 統計學處理 研究中的主要數據需接受SPSS21.0軟件包進行分析,患者計數資料為n(%),接受檢驗,若數據對比后顯示P<0.05,即為存在意義。
2 結果
參照組患者接受護理干預后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的例數為8例,研究組患者接受護理干預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例數僅為1例,相關數據對比后為6.133,P=0.013<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對于臨床中股骨頭壞死、股骨頸骨折等類型疾病的治療,髖關節置換術是目前效果較為確切的一種治療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相關癥狀。但是,在相關因素的影響下,一些患者在接受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后可能會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情況,特別是一些年齡較大的患者,出現這一情況的幾率會更高。下肢深靜脈血栓會導致患者術后康復受到不利影響,且患者也可能出現肺部栓塞等癥狀,這對于患者術后恢復與生命安全都十分不利。
對于接受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的患者,在患者術后初期就會重視其患肢的功能恢復訓練等,護理人員會在患者術后早期進行雙下肢主被動活動等,幫助患者進行早期活動,進而不斷增強患者的肌肉力量,加速患者靜脈回流。中醫上認為:血栓屬于淤血范疇,是血液運行不暢形成,我院護理人員在患者臨床護理中加入局部穴位按摩,可以加速患肢血液循環,達到活血化瘀目的,改善患者瘀血阻塞預防血栓的形成。張俊杰通過對經絡穴位的多個臨床研究發現刺激穴位可以有效第改變機體臟器的血流動力學及紅細胞聚集。可以使紅細胞聚集明顯減輕,微循環速度明顯增快[4],而靜脈血栓多為紅血栓,其主要成分是紅細胞及纖維蛋白,形成的位置為血流緩慢區域[5],通過按摩相應穴位加快了血流速度,抑制紅細胞凝聚,從而達到預防血栓形成的目的。
在此次研究當中,兩組接受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的患者分別在術后接受不同類型的護理干預。在對比相關數據之后可看出,研究組患者接受穴位按摩后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等不良反應的例數明顯少于參照組,相關數據對比后存在明顯意義。從這一研究數據可看出,中醫護理對于髖關節置換術治療患者的恢復存在明顯的應用優勢。
結語:
針對接受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的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預防方案選擇而言,中醫護理的應用效果較好,值得作為此類患者的首選護理模式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植蓮芬,植飛.優質術中護理預防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價值分析[J].吉林醫學,2017,38(06):1156-1158.
何琳娜.預見性護理預防全髖關節置換術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03):155-157.
石瑞芳,王國玉,王想福.中醫護理干預預防髖關節置換術后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觀察[J].西部中醫藥,2016,29(04):121-123.
張俊杰.經絡與微循環[J].微循環學,1996,6(1):48-49
賈斯達.血栓形成機制和臨床抗栓策略的研究進展[J].中國分子心臟病學雜志,2016,3(1):1748-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