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敏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討在老年科防跌倒管理中采用跌倒風險分級模式進行護理的效果。方法:主要選擇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之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老年科內的患者,總共80例進行研究,將所有的患者根據不同的護理方式將其分為兩組,分別為A組與B組,A組患者采用跌倒分級原則來進行護理操作,B組患者實行一般的日常護理進行操作。針對兩組患者在防跌上的管理效果進行對比。結果:通過兩組患者之間的管理對比后發現,在A組中出現的跌倒率為3.87%,B組患者的跌倒率為18.96%,并且,在兩組患者中對護理于管理的滿意度評分A組要比B組高,其二者之間存在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根據兩者患者之間不同的護理方式進行對比之后,可以發現將老年科防跌倒分級進行完善干預管理,不但可以將患者的意外跌倒率進行降低,還可以提升醫院中護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在臨床醫學中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跌倒風險分級護理;老年科;防跌倒管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1
對于醫院中的老年患者而言,進入到了老年科進行治療,其在治療期間出現意外摔倒以及跌傷是時常發生的事情,這些負面問題的出現,不僅給患者以及家屬造成麻煩和擔憂,也會對醫院的護理以及管理造成不良影響[1]。因此,在我院中,為了更好地提升老年科中的防跌倒管理問題,需要從患者本身出發,選擇80例患者進行分組護理研究,將采用不同護理方式來將患者分為對比組以及實驗組,以此來對比兩組患者的管理成效,具體的報道如下文所示。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主要選擇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之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老年科內的患者,總共80例進行研究,將所有的患者根據不同的護理方式將其分為兩組,分別為A組與B組,A組患者采用跌倒分級原則來進行護理操作,B組患者實行一般的日常護理進行操作?;颊邊⑴c此次調研活動都是在家屬知曉的情況下進行,所有患者的住院時間為七天到四十天,其平均時長為(14±1.89)d。在兩組患者中,年級分布在49歲到78歲之間,平均年紀為(63.1±9.81)歲,女性患者為41人,男性患者有39人,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比較無較大差異,其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B組患者實行日常的護理操作,將住院區域的環境以及基礎設施告知患者,將防護知識普及以及警示牌等工作進行落實,加強巡邏工作等。在A組患者管理研究中,針對每一位患者開展跌倒風險的評估工作,將患者的跌倒風險等級分為三個級別,主要為低風險病例,一般分數為0至24分;中度風險病例,一般分數為25至44分;高度風險病例,一般分數為45分以上。針對不同級別都有不同的防跌倒干預方法,根據患者的風險級別進行對應的護理工作,另外,還要將護理人員的護理意識以及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在進行人員工作交接時將患者的信息交代清楚,實時地記錄好患者的病情情況,以此來加強巡防的干預力度,將患者的跌倒風險降到最低,同時還要注意好醫院跌倒事故易發生地帶的提示和清潔工作,確保患者處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2]。
1.3 觀察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在跌倒管理方面的效果以及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主要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研究中使用的計數用百分比(%)來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的跌倒管理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后,出現結果為A組的跌倒出現率較低,為在A組中出現的跌倒率為3.87%,B組患者的跌倒率為18.96%,并且,在兩組患者中對護理于管理的滿意度評分A組要比B組高,A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有39人,滿意度為95.83%,B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有33人,滿意度為85.10%其二者之間存在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在臨床醫學資料上顯示,老年科收納的患者均是以老年型患者為主,該類型的患者由于腦部細胞以及意識反應上都有著衰退的跡象,因此,容易出現肢體自控能力下降以及癱瘓問題,對于此類型患者,如果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沒有得到落實,就很容易發生跌倒事故,對于患者的治療以及家屬都有著不良影響,也會同時影響意愿的護理質量和水平[3]。所以,在對老年科的跌倒風險問題需要進行防范,將在住院期間進行護理的患者的舒適體驗度提高,盡可能地避免跌倒事件的發生[4]。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通過分組的方式來對我院的老年科患者進行研究,發現在采用防跌倒管理的A組中出現跌倒率為3.87%,采用一般日常護理的B組患者跌倒率為18.96%,并且,在兩組患者中對護理于管理的滿意度評分A組要比B組高,其二者之間存在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結果可以發現將老年科防跌倒分級進行完善干預管理,不但可以將患者的意外跌倒率進行降低,還可以提升醫院中護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在臨床醫學中值得推廣和應用[5]。
綜上所述,在針對老年科方跌倒分級干預工作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可以明顯地發現該研究的可行性,在提高患者自身意識的同時,將意愿的護理成效進行提升,將會在臨床醫學上發展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杜俊芝.跌倒風險分級護理運用于心內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臨床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09).
李健.風險分級護理在老年內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應用[J].心理醫生,2017(70).
盛文姣,羅仕蘭.跌到風險分級護理在老年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應用[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5(08)
樊玥蕾.跌倒風險分級護理在老年內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6(05).
蘇冉.跌倒風險分級護理在心內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應用[J].健康周刊,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