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玉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三井實驗小學,江蘇常州 213022)
隨著信息化教學時代的來臨,傳統的靜態、封閉式課堂正在向現代化、動態化進行轉變,正是因為數學學科和信息技術的融合,才能使得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研究方法和應用都得到了全面拓展。學生能夠從中掌握探求客觀世界的方法,并對現代社會中蘊含的龐大信息進行良好的運算?,F代課堂教學已經逐漸從傳統的教師教學向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轉變,教師需要研究個性化的教學方案,使得無論在課堂內外都能夠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蘊含的價值,培養學生全方面的學習能力,能夠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1]。
課程改革正在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師生正在接受和認識多媒體技術和數字化教學模式,特別是數字化教學課件,已經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它能夠有效地使小數學教學向現代化進程發展,加強教學效果,使學生的觀察、操作、分析能力都有明顯的提升。數字化和信息化已經逐漸成為時代的潮流,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等方面已經和數字化技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若能夠將數字化信息技術同小學數學課堂進行有效結合,將其作為數學改革的一項組成部分,能夠讓學生對未來的信息化環境進行提前認知,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并使新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真正發揮其作用[3]。數字化信息技術主要包括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兩個方面。新課程教育改革中的新思維,就是將其同傳統數學教學相結合,變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而且,這種結合是根據信息環境中的多媒體和網絡等與教學進行優化,從而使數學教學內容和信息技術、資源和方法進行結合,最終優化了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使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都得到培養。
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教育的局限性,并使傳統課堂教學結構得到改變,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效率,從而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學習數學,教師也可以利用數字化技術使課堂教學情境達到最佳效果,加強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實現建設現代化信息技術下的教學情境,超越傳統教學,這是學生對數學這一門學科的理解深化。例如,蘇教版六年級數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中,教師在講述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以及簡便運算時,可以在課件中舉出兩個不一樣的中國結,第一個需要用米彩繩,而第二個需要用米彩繩,兩種中國結各自需要做18個,那一共需要用多少米彩繩?通過課件的形式,學生可以更為具體地了解這個問題。此題的運算方法為×18+×18=6+12=18,然后教師可以在課件中向學生展示另一種計算方法:最后將這兩種方法放置在同一頁中,讓學生回答這兩種算法間的關系,看看哪一種方法比較簡便,最終得出結論: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相同,整數的運算律對分數來說一樣適用。
數字化技術逐漸應用于課堂教學實踐中,這也是通過平時課堂教學工作的不斷積累完成的,教師應該在新課程教學改革中不斷嘗試并積極探索[3]?,F代教學已經逐漸以信息技術為基礎,教師則是課件的設計者、教學信息的組織者,不管是對哪一類教師來說,這都是一項艱巨的挑戰。學生通過互動學習并掌握知識,而且互動學習也可以使師生之間達到平等的關系,教師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來源,而是形成師生共同學習的新體系。除此之外,學生之間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互相幫助,促進彼此之間數學能力的提升。計算機信息技術本身就含有多媒體的集成性和交互性等特點,使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得到激發,并形成強烈的學習欲望,最終形成學習動力。最近這些年,信息技術不斷在數學教學中得到應用,出現了平板等教學方式,形成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輔助教學的形式,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4]。教師不需要對學生講述過多的內容,只需要借助計算機向學生傳達教學內容。傳統的教學方法可能會因為學生間的差異性導致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壓力過重,但是運用這種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喜悅。教師應該使數學課堂形象直觀,圖文并茂,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之中,用探索的精神來學習數學,同時也能夠使教學改革更加深入。目前,一些教師對數字化教學還存在著認識誤區,認為直接在網絡上下載課件并在課上使用就是數字化教學了,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首先,應對信息技術的概念有明確的認識,然后將其與課堂內容進行結合,完成好整個數學課堂教與學的過程。數學學科和數字化時代進行結合的關鍵,就是教師如何教學,其具體體現在如何在課堂中有效地運用學科技術、信息技術以及研究學生的學習素質等,這樣能夠更好地完成數學課程學習目標。數學學科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并不是單純的電腦技術課,而是應該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式,讓學生能夠自主、高效地學習數學知識,在小學階段養成良好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使得學生的數學素質得到提升。例如,在講授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時,可以采用互動教學的方法讓學生用方向描述物體的位置,告訴學生教學樓的位置是北偏東,然后再結合課本中的例一提問:一艘輪船正在向正北方向航行,誰能說出燈塔一和燈塔二都在輪船的哪個方向?然后,學生可以用所學的東北和西北將燈塔一和燈塔二的位置描述出來,之后教師要向學生講述如何用角度來確定位置,可以通過課件來進行教學,讓學生思考燈塔一和正北方向的偏離角度,將準備好的量角器的中心對準觀測點,將0刻度線對準輪船的正北方向,再觀察燈塔一所在的邊,讀出度數,這就是偏離角度?;蛘呖梢岳檬謾C數學教學這一軟件(一款使用智能手機教數學的應用程序)學習到關于角度和距離的數學知識和幾何知識。
信息技術不但是可以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一種重要教學手段,還可以對其進行探究[5]。當前,教師需要關注并研究如何將信息技術同數學教學進行結合,從而增強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使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得到改善,培養并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多媒體教學的方式給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學習素材,改變學生傳統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加深數學課堂內容,還能夠使他們獲取新知識和信息的需求得到激發。
[1] 任蔚.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研究[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7,22(07):22.
[2] 孟存家.通過數字化教學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J].新課程(上),2017,19(04):105.
[3] 劉貴.用平板電腦構建小學數學“智慧課堂”[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5,06(05):53-54.
[4] 郝慧萍.構建數字化時代的小學數學教學新模式[J].數字化用戶,2013,19(05):52.
[5] 朱玉賓.數字技術發展對小學數學教學變革的影響[J].天津教育,2016,28(1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