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瓊芳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閱讀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語感能力和寫作能力意義重大。伴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傳統的紙質媒介單一的閱讀范式面臨著數字化等新媒介閱讀范式的挑戰。同樣,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范式也面臨著“數字化閱讀”范式的挑戰。本文試圖談談“數字化閱讀”教學范式及其應對機制與策略。
網絡閱讀式的閱讀教學范式,即通過網絡進行閱讀教學。網絡閱讀是人們當下的主要閱讀方式之一。調查資料顯示,有近五分之一的國民通過網絡在線進行閱讀。互聯網以其受眾最多的先進多媒體、超文本技術和交互文化優勢,帶來了網絡文化的繁榮與發展。較之于傳統閱讀方式,網絡閱讀自有其不可比擬的狂歡化、心靈化和自由化的表現優勢。網絡閱讀作品類型眾多,諸如架空穿越、玄幻科幻、都市青春、官場職場、游戲競技、靈異驚悚、武俠等等。其中網絡玄幻、仙俠靈怪類作品以其超凡的想象力和眩目的色彩最受學生讀者歡迎;都市青春、游戲競技類作品因其貼近現實生活,極易引起學生讀者共鳴。實行網絡化的閱讀教學,是最新穎也是最受學生歡迎的閱讀教學范式。
微博閱讀式的閱讀教學范式,即通過微博進行閱讀教學。微博作品是微博閱讀教學的主要閱讀對象。2010年,我國首部微博小說《圍脖時代的愛情》開始在新浪微博連載,標志微博文學誕生。微博文學是一種短小精悍的文體創作,因其篇幅短小、移植性與傳播性強,備受網友與手機用戶的青睞。曾幾何時,微博文學在騰訊微博中占據重要地位。據悉,郭敬明、余華在騰訊微博的“粉絲”(讀者)已超過千萬,麥家、畢淑敏、阿來、池莉、余秋雨、六六、王海玲等數十位作家的“粉絲”(讀者)也高達百萬。通過微博進行閱讀教學,也是一種可行而深受學生喜愛的閱讀教學范式之一。
通過手機閱讀進行閱讀教學,被稱為手機閱讀教學范式。手機閱讀是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通過多樣化的閱讀形式向用戶提供各類電子書作為閱讀內容,以在線和下載為主要閱讀方式的閱讀形式。手機閱讀現在已經成為“數字化閱讀”的主要模式之一。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三大手機運營商均設立了手機閱讀業務。其中中國移動的手機閱讀基地的用戶數、閱讀內容的提高方面獨占鰲頭,其單月訪問用戶數已突破2500萬,所提供的玄幻、都市、言情、仙游、歷史等類別的閱讀內容最受讀者歡迎。通過手機閱讀進行閱讀教學,具有移動性、隨意性、獨立性等眾多閱讀特點。
電子閱讀器閱讀教學范式,即通過電子閱讀器進行閱讀教學。第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資料顯示,有近4%的讀者通過電子閱讀器閱讀;在各類數字化閱讀方式中,電子閱讀器的接觸率較之2009年的增長幅度高達200%,增幅最大。該資料還顯示,2010年全國國民閱讀6.13億本電子書。與手機閱讀教學范式相比,除了具有移動性、隨意性、獨立性等特色外,還具有儲存量宏大、讀屏寬大的特點。尤其是攜帶方便的優勢,頗受學生的喜愛。
“數字化閱讀”式閱讀教學兼具移動性、點播性、檢索性、娛樂性的眾多閱讀優勢。虛擬性和實時交互性是“數字化閱讀”的基本特點。數字化時代提供的“虛擬現實”讓閱讀者沉浸其中,能夠獲得真切的現場體驗。這與傳統的“置身其外”的文學接受方式大異其趣。因此,我們迫切需要立足“后現代閱讀”或“讀圖”與“讀屏”時代多樣化的語文閱讀教學實踐,建構適應“數字化閱讀”時代的語文閱讀教學新理念,探討契合“數字化閱讀”范式的語文閱讀教學新模式,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滿足于數字化時代閱讀需求的語文閱讀教學程式。因為只有能夠隨著語文閱讀對象、閱讀內容和閱讀語境的轉換,具有審美和情感教育功能的語文閱讀教學才能夠不斷地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隨著閱讀方式與形式的轉換,語文閱讀教學范式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過去那種舉國一統、千人一面的語文閱讀模式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因此,當下的語文閱讀教學只有正視這種多元化、多樣化格局,對當下閱讀教學采取開放性的接納心態,才能夠把握閱讀教學的主動權,才能夠使整個語文教育與時俱進,契合時代需求,具有時代氣息,也才能夠發揮語文教育在人文教育中的建設性功能。相反,如果當下的語文閱讀教學充滿偏見,抱殘守缺,視野狹隘,對當下“數字化閱讀”模式發展生態視而不見,甚至囿于僵化的思維,對當下文學生態橫加指責,勢必導致語文教育教學視野僵化。“數字化閱讀”范式多元化語境下的語文閱讀教學,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特性,引導語文教育工作者和廣大學生樹立適應語文閱讀教學多元化語境發展的語文閱讀教學理念,讓他們具有接受“數字化閱讀”范式和應對多元化的語文閱讀教學范式的開放心態與開放意識。
在當代文化生活中,大眾傳媒已經逐漸形成多元并存、立體伸展的“全媒體”形態格局。這種格局極大地拓展了傳統閱讀作品的生存空間,為傳統閱讀作品的閱讀與傳播提供了新的生長點與支撐點,傳統閱讀內容通過與新媒體新技術的結合與融合,生發出以往不被人所了解的無限潛力。與此同時,這種“全媒體”形態格局使閱讀對象與閱讀信息能夠快捷地進行跨度域流動和跨媒體運行,為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了自由選擇的多種可能。如果說以往的閱讀教學面對的是單一的格局,習慣于接受紙質媒體的文本與作品,那么現在面臨的則是多媒體融合的“全媒體”狀態格局所取代。因此,當下的語文閱讀教學面臨著一個如何整合眾多閱讀資源的問題。也就說,“數字化閱讀”時代的語文閱讀教學應具有“全媒體”閱讀意識,通盤考慮包括傳統書本在內的各種閱讀媒體資源聯通互動,充分正視閱讀教學跨媒體傳播運營的客觀現實,全面整合包括紙質媒介在內的各種現代媒介閱讀資源,積極改進閱讀教學觀念、范疇、視野與言說方式,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完備知識儲備,促進傳統閱讀教學模式向現代閱讀教學模式的轉換與銜接。
以往的語文閱讀教學形式單一,模式僵化,方法簡單,基本上是教師唱“獨角戲”,學生只是被動參與閱讀。在閱讀模式多元化語境下,語文閱讀教學應當尊重學生作為閱讀教學主體的主體意識,給學生以充分的人性理解。作為閱讀教學的主體,學生不是被動的受眾,他們有其自己的內在情感、意志與個性,需要教師予以充分的尊重與理解。尊重學生自身的閱讀力、理解力、鑒賞力、創造力。與此同時,要注意培養作為閱讀教學主體的學生的閱讀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是積極鼓勵學生進行“泛讀”,即廣泛閱讀;二是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精讀”,即反復閱讀經典作品;三是積極指導學生“趣讀”,即閱讀自己感興趣的作品。此外,作為閱讀教學活動的主導者與組織者,教師還要積極誘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媒介與閱讀范式。一般而言,不宜對學生選擇的閱讀媒介與閱讀范式不要橫加干涉或指責。
“數字化閱讀”時代的到來,語文閱讀進入多元化時代,閱讀對象呈現泥沙俱下、良莠不齊的現象。有鑒于此,經典作品的閱讀不可缺少,語文閱讀教學應該倡導閱讀經典作品。因為經典作品充滿人文精神,敢于直面社會與人生,關注社會深層次問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強大的藝術精神與感召力。優化數字化時代的語文閱讀教學,應該大力倡導閱讀文學經典。一是積極引導學生閱讀經典,將經典作品的閱讀納入閱讀教學主渠道;二是積極介紹經典,通過朗誦會、鑒賞會、學術講座等形式,誘導和吸引學生主動閱讀經典;三是號召學生精讀或背誦經典,為學生打下深厚而扎實的語言文字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