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思 龍 華 何英春
日新月異,時代在進步,科技在快速發展,醫藥古籍圖書的開發與利用工作已經成為各大醫藥院校不可回避的問題。目前,醫藥高校的圖書館對于古籍醫學圖書的利用仍然處在于一個普遍低的水平,醫藥古籍圖書是漫漫歷史長河中保留下來智慧的結晶,但醫藥古籍大多都是年代久遠、歷史悠久,容易破損的線裝書,保護起來有一定程度的困難,而且一旦損壞還需要專業人士修補,加之其價值極高,許多高校圖書館都存在“重藏輕用”的偏向。正是醫藥古籍圖書的這種特藏性,很多收藏有醫藥古籍圖書的高校圖書館大都不向學生和一般教職員工開放,故其價值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和利用。開展該研究,學生不因“重藏輕用”而被阻斷學習的腳步[1],同時提高校園圖書館資源利用率,并且也可形成其高校圖書館特藏醫藥古籍特色,提高其特藏古籍教學、科研的利用價值。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蘊藏著許許多多的瑰寶,而醫藥古籍承載著對中華傳統文明的進步與傳承,也是許多圖書館藏書的重要組成部分[2],但隨著儲存時間和環境的變化,濕氣、過于干燥、以植物纖維為主的寄生蟲和菌類、鼠類等危害,或者由于當時印刷用紙的質量不好,紙張自然老化酸化、人為保存不當和投入資金不足等因素都會對醫藥古籍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壞[3]。鑒于此,醫藥古籍數據化是對醫藥古籍存儲最好的辦法,也是現代化傳播文化的重要途徑。建立醫藥古籍數據庫是對中華文化在互聯網上的整體優勢和樹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大國形象,方便研究者在互聯網上查閱,各大醫藥高校可建設相互圖書館特藏古籍交流網,還可以避免翻讀古籍所對其造成破損,可以更好保存,有效解決醫藥古籍“特藏性”所產生的矛盾問題。
廣西中醫藥大學圖書館是學校文獻信息的中心,也是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機構,主要收藏古籍和民國文獻,目前館藏古籍圖書1231種,8763冊,館藏醫學古籍圖書總計1萬余冊,其中還包括我校特色的壯醫藥類和瑤醫藥類古籍,古籍的收藏量位居全區高校第二,僅次于廣西師范大學圖書館,以子部醫家類古籍為收藏重點和收藏特色,涵蓋中醫基礎、臨床、針灸、中藥、方劑等各個中醫藥學科領域;同時兼收史部、集部中人文歷史學科古籍。古籍書庫收藏的民國文獻約4300余冊,以民國時期廣西省立南寧區醫藥研究所、廣西省立梧州區醫藥研究所、廣西省立桂林區醫藥研究所、廣西省立醫藥研究所、廣西省立南寧高級中醫職業學校使用的中醫教材為特色,同時還收藏了中醫、中西醫、經史等文獻。這些豐富的古籍資源為古籍數據庫建設提供了厚實的基礎。
雖然科技進步,計算機技術發達,我國醫藥古籍數字化的建設已經取得不少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諸多問題,缺少統一分類和著錄方法、繁體字等字體轉換復雜、缺乏相關的管理人員、缺少技術支持,這些使得醫藥古籍數字化面臨著重重困難。同時,這也是我們學校圖書館建立特色醫藥古籍數據庫將要面臨的問題。
醫藥古籍與普通古籍文獻不同,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得醫藥古籍數據化面臨著更多復雜的問題。古籍自身則有許多分類方法,采用老舊的分類方法和著錄方式,館與館之間的分類也各有不一,這種現狀則制約著醫藥古籍數據庫建設的進程。古籍數據庫建設的基礎之一,是制定統一的分類方法和著錄方法,只有打好基礎,這能夠快熟檢索書目,能夠在數據庫的書目的信息進行統計和整理,充分提高其利用率,讀者在查閱書籍時,能夠更加方便快捷查閱和記錄。而在實現醫藥古籍數據化建設過程中,需要國家對醫藥古籍整理工作進行全面改革,在老舊的分類方法和著錄方法上,制定出國家統一分類方法,確定數據庫建設的統一規范,以國家的標準,使得古籍數據庫和數字圖書庫的其他數據保持其完整性和統一性[4]。
醫藥古籍具有濃厚的歷史特性,存在著許多繁體字、異體字、生僻字、一詞多義等字體方面障礙。其中,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方面是編目人員在對古籍進行錄入時,對繁體字、異體字等存在著認識不足,這需要編輯人員具有扎實的醫藥專業知識和醫古文學知識;另一方面是存在著對計算機轉換字體的障礙,由于計算機字庫是采用Unicode字符集,雖然使用計算機字庫可以轉換大部分字體,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難以轉換的字體[5],無法進行對生僻字等字體檢索,需要編目人員在錄入時進行對生僻字的翻譯工作,這不僅費時,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而進行圖像掃描文字輸入則占據大量的存儲空間,檢索到的內容為圖像資料,讀者無法進行復制粘貼[6]。如果在編輯索引時設置過于簡單,這對讀者研究醫藥古籍的揭示不夠深入,但完備索引,則需要工作人員進行大量的古籍注譯和鏈接標引工作。這是古籍數據化所面臨的一大難題。
醫藥古籍保護和數據化工作不僅需要硬件的支持,也需要注重管理人員的專業水準,提升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5]。現在圖書館管理人員人手不足,大都缺乏計算機技術,而醫學古籍數字化需要管理人員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技術和良好的圖書管理能力,具備有對古籍網絡數據有一定的處理和歸納能力,能夠在實際操作中,完成對醫藥古籍數據庫系統日常管理和維護,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信息存儲的完整性。
醫藥古籍數字化最終目的是為了信息資源共享,而數據庫建設是醫藥古籍數字化建設的基礎工作,是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的必備工作,是網絡信息交流關鍵的中心樞紐。目前,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并不具備建設數據庫的計算機技術,必須依賴第三方進行解決。TPI系統是我國現存僅有一套全面、系統的數字圖書館建設和管理的平臺,是由清華同方光盤有限公司研發的數字圖書館建設與管理系統,能夠為我們提供建設數據化圖書館全方面的技術支持和保障[7]。但我們在建設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確保數據庫建設完成;并且TPI中有許多功能和操作我們無法掌握,在使用系統過程中,管理人員會經常遇到一些無法自己解決的問題,則需要頻繁聯系公司進行解決,這大量浪費時間,就不能充分發揮TPI自身的特點和優點[8]。
學校圖書館醫藥古籍庫每年更新,數據較多,看起來繁雜,使用也不是很方便。為了方便查閱和管理,我們按照題名、責任者、出版者、出版日期、冊數、索書號、分類號、收藏庫室和入藏日期將醫藥古籍書目導出,進一步完善了已有書目。
古籍自身有許多分類方法,從古延續的老舊的分類方法和著錄方式,館與館之間對于古籍的分類各自有自己的方法。僅僅在古籍的分類方法中,就有中圖法、科圖法、四庫法、人大法、劉國鈞“十五大法”等等,并且需要編目人員對醫藥古籍的排版樣式、印刷方式有所了解,進而總結出古籍錄入方法,同時還需要編目人員具有排版、制定目錄、古漢語等知識。目前,沒有一個統一的古籍分類和著錄方法,因此,為了使醫藥古籍數據庫的建設更有序、更完整的進行,確保古籍數據化建設的連續性,使之能最大限度的實現共享,利于我國醫藥古籍的全面開發和利用,我們采用學校圖書館采用的圖書館文獻《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類目體系排列,即每種圖書按學科對應類號。
3.3.1搭建數據庫平臺
首先需要安裝TPI系統,安裝成功后,新建數據庫。接下來是選擇數據庫的模板,系統有各種不同定義的模板,根據我們的需要選擇其中一種合適的模板,并將數據庫命名為廣西中醫藥大學醫藥古籍特色數據庫。接著把數據庫的發布選項和數字對象的命名方式設置好,數據庫就建好了。
3.3.2數據導入
①標準規范元數據加工
我們將統一規范,嚴格遵守《古籍著錄細則》和《國民圖書元數據著錄細則》來進行著錄[9],根據廣西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已有數據,按照題名、責任者、出版者、出版日期、冊數、收藏庫室和入藏日期及古籍特征等特征著錄。
②將醫藥古籍書目和圖書分類的數據導入,完成登錄和搜索頁面。
在大的分類下再細分出我館特色類古籍如壯醫類和瑤醫類古籍。壯瑤醫是我校特色文化,是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特色醫藥古籍數據庫,突顯出我校圖書館的特色,提高館藏資源利用率,從而進一步實現合作和共享,是發揚我國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一大步。
③掃描醫藥古籍,全圖文結合,完成數字化。
將古籍紙質版圖書轉化為電子版有很多種方式,常見的就有直接掃描圖書、圖像處理、純文本錄入、質檢等[5]。大多數情況下,圖文結合這種方式在古籍建庫中是首選的一種方式,圖文結合的基礎就是把館藏的醫藥古籍文獻用圖像存儲,然后再數字化書中具有檢索意義的內容,這樣,既能保持醫藥古籍原貌,又使其具有現代文本的檢索功能,還能夠為讀者提供迅速便捷的檢索、統計、整理和編輯功能[10]。同時,要選用統一的圖片格式,方便以后我們學校圖書館資源的多方合作,互通有無。
3.3.3發布數據庫
為了讓用戶瀏覽和檢索,我們需要利用TIP內容發布系統將已經加工好的數據發布到因特網上。可根據不同客戶的需要,發布各種不同風格的數據,接著將數據庫的版權信息設置好,選擇需要發布的模板,再選擇要發布的檢索字段和細覽字段,然后配置初級檢索和高級檢索,最后發布[7]。
針對數據庫信息丟失的問題,我們需要對原有的資料進行備份,從而對數據資源進行有效維護。關于管理方面,一般引進或購買的數據庫都受到比較大的限制,為方便維護自身利益和產權,數據提供商普遍采用的控制訪問權限的方式是對所提供的圖書館數字資源只在局域網范圍內驗證。普通的讀者如果想要用該數字資源,只能是在局域網內指定的終端機上才可以查閱。對比學校購買的中華古籍庫,我們自建的特色數據庫就有很大的自我使用權限,且圖書分類比較集中,針對性強,更方便各大中醫院校的學者和醫藥古籍的研究者查閱。同時,如上述我們學校購買的各類數據庫一樣,我們自建的特色醫藥古籍數據庫也能為學校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在與各大平臺共享資源的同時互利互惠。當然,數據庫還需相關的專業管理人員管理和維護,要求既要有好的計算機操作基礎,也要有一定的醫藥古籍知識儲備,因此,還需不斷提高圖書館管理人員專業素養。
在整個課題研究中,也遇到不少難題,其中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例如缺少一些復雜的計算機技術和相關的設備,實現不了完整的數據庫建設和醫藥古籍數字化。總之,通過這一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我們總結了醫藥古籍數字化現狀和需要解決的問題,認識到醫藥古籍數字化建設仍需要不斷努力,不斷提升技術開發水平,為今后醫藥古籍的數字化建設提供一個良好的技術支持,降低建設人力和物力成本,更大發揮醫藥古籍數字化所帶來的效益。同時對高校醫藥圖書館特藏數據庫的建設積累不少經驗,對日后學校特色館藏資源數據庫建設工作提供了可借鑒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