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瓊
(成都市天府新區永興中學,四川 成都 612217)
情景創設是教學過程中一種載體,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產生多種學習動機還可以極大的對學生的思想以及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產生幫助。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時,教師可以采取多種辦法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去創設學習的情景,使新舊知識之間產生關聯性,讓物理活動情景得到再現,密切學生學習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由此也能夠實現初中物理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些教師在課程改革的洪流中盡管經過了多次的培訓和學習,但是仍然沒有認識到情景創設對學生學習的作用和重要性。長期的應試教育模式認為,只有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才是教學的根本出發點,因此課堂上對學生的灌輸非常多,灌輸和講授已經成為提升物理成績的一種最為普遍的方式。相對于創設情景的“費時費力”教師們更為傾向于傳統講授。另外,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缺少指導,只是為了迎合新課改而進行形式上的知識轉化,部分知識與學生的生活連接在一起,表面上完成了教學任務,實際上帶有非常大的功利性和盲目性。
情景創設在很多學校的常態性課堂上不是非常常見,出現在公開課比較多,這樣的教學功利色彩十分濃厚,未能夠切實有效的抓住教學本質和實質,做好情景創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積極健康教學理念,由此讓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也讓學生在多種情景中感知物理知識,實現物理情景創設的初衷[1]。
實物操作基礎上的演示和實驗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起到輔助性作用,在實物操作過程中帶給學生新知,也讓學生可以學會解答相關的疑惑,心中發現問題,動手實際解決問題。在這個情景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并且通過此過程也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學習《磁感線模型建立》首先教師確定教學目標讓學生結合比較簡單的實例了解簡單的磁現象,然后在實驗的基礎上了解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實驗的基礎上對磁場有所認知,繼而做出磁感線的模型。動手實驗的情景創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磁現象,例如鐵、鎳或者其他金屬物體等等,如指南針還有當前地鐵使用的磁卡。運用磁條做演示實驗,學生了解什么是磁極,在實驗中認識搭配磁極之間相互的作用和規律,然后探索磁感線模型的建立。每一種知識都需要一定的積累,只有基礎知識的積累才可以達到更好的學習目標,量的積累也才能夠達到質的飛躍[2]。
課題引入的方式可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思維得到拓展,引發學生積極思考。課題引入的情景模式是將知識體系還有內容要點有效的集合在一起,從教與學方面來讓物理思想和情感逐步的鉆入學生的頭腦中,進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引入課題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物理學科和本課程的要點進行情景創設。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分析:
學習磁感線模型之前對相應的舊知識進行復習,給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也引入相應的課題,擴展所學習的知識,溫故而知新。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對磁感線的特點進行認知,對磁鐵外部的NS極出發了解條形磁鐵和蹄形磁鐵。在這個課題基礎的溫習之下聯系生活,提出問題和引入課題,課題的引入主要是讓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習的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感覺到非常親切和易懂,改變物理學科枯燥難懂的印象。
教師為學生創設實驗情景,觀察相應顯現也提出問題,并且引入相關的課題。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可以和物理知識點相互連接,生活中的磁感線理解起來比較困難,但是若是用現象去解釋就相對靈活和生動,耐人尋味,也更加富有感染力。教師在設計這樣的實驗過程中必須要具備趣味性還有新奇性,便于學生去觀察,也可以啟發學生,將學生的思維引入進來。例如教師可以引入“百慕大三角”的秘密講解相關的磁現象還有磁鐵的最早記錄。
綜上所述,本文對初中物理磁感線模型建立教學情景創設問題及對策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情景創設的方式方法可以更好的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也可以讓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認知更加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