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宇元
(福建省長樂第一中學,福建福州 350200)
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創新是新時代人才的不二品質,拔尖創新人才更是社會發展與國家建設的堅挺力量,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伴隨新課改深入發展,教師期許通過教育模式創新,提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成效。然而,鑒于數學教學存在一定難度,在拔尖創新人才發現與培養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影響教學成效。基于此,為了使我國中小學數學拔尖創新人才的發現與培養更富成效,以教學創新為主旨,思考拔尖創新人才發現與培養方略顯得尤為重要。
秉持以人為本教育理念提升拔尖創新人才發現與培養成效,中小學數學拔尖創新人才發現與培養,有別于普通數學教學,更加注重數學人才個性化培養,希望學生可在教師引導下,以自身數學基礎為出發點,制定科學有效的學習方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提升人才培養成效。基于此,教師應秉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從學生數學學習潛力出發,豐富拔尖創新人才發現與培養路徑。例如,教師應從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思維靈活性、解題能力、空間想象力、知識整合能力等不同角度出發,思考學生作為拔尖創新數學人才的培養價值,摒棄傳統人才選拔以“分數”論英雄的不當形式,使拔尖創新數學人才發現更加科學高效。教師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同樣需秉持人本性教育理念,以學生數學能力閃光點為出發點,用針對性較強的教育方法拔高學生數學能力,使數學拔尖創新人才發現與培養更具成效[1]。
通過游戲競賽賦予數學課堂樂趣,達到發現與培養拔尖數學創新人才的目的。例如,教師可將數學問題設為“闖關”任務,學生數學問題回答正確得分,回答錯誤扣分,避免學生不經思考隨意回答,培養學生謹慎的科學探究品格。在數學問答結束后,分數累積多者為獲勝者,教師應給予一定獎勵,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自信心。為培養學生數學創新能力,教師可在游戲競賽開始前,引導學生自主創新數學問題,將具有價值的數學問題納入題庫中。其中,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打破常規,摒棄對教師過度的依賴,展開題目自主創新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靈活調用數學知識及創新能力的過程。當教師把課堂交給學生后,教師透過豐富多彩的新穎題目,也看到了學生能力的不同側面,使數學拔尖創新人才發現更加有效。在教師發現創新人才后,應積極調整針對該學生的教育理念,用更高標準要求該學生,使學生數學能力在教師引導下得以提升,為培養創新人才奠定基礎[2]。
筆者在對我國一些奧數發達地區進行考察后發現,我省的數學水平與之還有著很大的差距,例如,與浙江、江蘇、湖南、湖北以及北上廣等省市的數學水平相差比較大,因此在全國總決賽中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在奧數教學比較發達的地區,學生都是在小學階段就開始接受奧數培訓,而我們與之相比就要晚了很長時間,之間的差距也就不言而喻了[3]。我省各學校想要在日后的數學競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就必須做好人才儲備工作,從小學階段就開始培養學生的數學競賽能力。
數學拔尖創新人才發現與培養,不是為了通過教育培養“篩選”人才,是期許通過行之有效的人才發現與培養機制,看到學生更多可能,發掘有潛力的學生,也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無限潛力,繼而愛上數學,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感到快樂,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學生在教師培訓與指引下激發數學能力,找到運用數學知識進行創新的路徑,為此教師不應“拔苗助長”而應“全面開花”,讓學生在數學教育過程中看到自身的成長,讓教師看到學生的創新潛力,實現中小學數學拔尖人才的發現與培養目標。基于此,教師可采用分層教學法,在落實數學教學內容時,思考學生接受數學知識的不同路徑,使學生得以通過教育培訓提升創新能力。
例如,教師在培養學生解方程的能力時,向學生提出如下問題:有4個平均年齡為25歲的人,已知這4個人中無人小于17歲,同時4個人年齡各不相同,請同學試分析4個人中年齡最大者為幾歲。針對該數學問題,教師可采用分層教學法,考慮到不同階層學生的數學能力,可將問題分為以下三種:第一,針對數學能力強的學生,教師應詢問學生結論的同時,讓學生給出多種解題方法;第二,針對數學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教師應要求學生給出最優解題方法與正確結論;第三,針對數學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應要求學生認真思考給出答案。為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避免打擊學生學習自信心,教師應將問題整合為:請根據已知條件給出解析式與結論,最多有幾種解答方法,最優解答方法是什么,通過這個數學問題你獲得哪些啟示?學生在看到問題后,會依照自身數學能力進行解答,并不知道這是包含教學需求的分層教育問題,避免因分層教學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分層教學,教師會發現平時在教育過程中未發現的數學人才。學生在教育過程中不斷提升數學能力,會在分層教學法中被教師看到。其中,教師借助數學問題詢問學生多種解題方法與個人體悟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過程[4]。
綜上所述,為使中小學數學拔尖創新人才發現與培養更具科學性,教師除應從實際出發,秉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學生數學培育需求、學習興趣等因素為出發點,合理規劃設計人才發現與培養方略外,還應擁有教育創新精神,用創新作為教學模式變革的力量,利用分層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游戲競賽教學法等教育創新形式,為數學拔尖創新人才發現與培養提供新路徑,賦予數學拔尖創新人才培育無限的活力,使學生得以積極參與到數學教學過程中,讓教師看到自身的能力,提升人才發現與培養的科學性。伴隨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人才培育方略會日趨完善,拔尖創新人才發現與培養也將更加科學,達到向社會不斷輸送優質人才的教育目的。
[1]陳忠華.數學與創新教育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16):13.
[2]陶吉.培養高中生數學建模能力的作用及方法研究[J].魅力中國,2017,(03):165-166.
[3]趙璽.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12):185.
[4]李俊.探究中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讀與寫,2017,(21):13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