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坤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第五中學,福建泉州 362803)
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每一個環節都十分重要,高中的教學與學習對學生能否考上一所理想大學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是,數學教育還存在著一個很大的缺陷,那就是“教學上限”。絕大多數的學生只知道跟著教師學習東西,卻忘記了自己自學能力的提高,從而導致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缺乏發散性思維。所以對教學進行改革的工作義不容辭,尤其是對作為最基本的三大學科之一的數學的教育的革新勢在必行[1]。
數學作業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但經過調查,幾乎每所高中學校在對學生布置數學作業時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以下內容列舉了我國目前的高中數學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所帶來的危害。
絕大多數的學校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都嚴重過多,雖然我國從早幾年就開始提倡要給學生減負,但實施力度都顯然不夠。甚至有些家長都開始抱怨自家孩子寫作業要寫到深夜,嚴重影響到了學生的日常生活。
很多學校的教師在對學生布置作業時都過于隨性,不經過深思熟慮就隨便布置作業。大多數的這種不經過精挑細選的作業基本沒什么積極意義了,這種“隨性”對其自身雖然沒有什么影響,但學生卻因為教師的“一個隨性”而搭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能力、學習方式以及學習目標都有所不同,然而教師們在布置作業時基本上都是統一布置,對學生的個人學習沒有針對性,這樣就給很多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困擾,不但沒有對他們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反而使他們在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時產生厭倦心理,從而使數學成績停滯不前或者嚴重下滑。
很多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愿,于是他們就對自己的孩子嚴格要求,給自己的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并且還買了很多資料書,給孩子額外布置一些不必要的作業。這樣下來,或許他們的孩子學習成績確實可能有所提高,但是,這樣的學習都是被動完成的,非常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
幾乎每個人從小到大做過的作業,無論是課內的還是課外的,作業形式都是固定的幾種,僅限于寫習題和看書,很少有作業是讓學生們深入生活實踐中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這一點對于高中生的數學學習雖然沒有什么太大的消極影響,但也確實阻礙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作業是由教師設計的、由學生完成的一種學習任務,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對于鞏固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起著重要的作用。學校應當對教師提出明確的布置作業的要求,組織教師們一起深入討論布置作業的具體數量,要切合學生的實際,深刻認識到學生做作業的目的是更好地學習,而不是為了應付“應試教育”,更不能盲目跟風,不能照搬別的學校或者自己學生時代的做法。另外,可以定期在學生當中展開問卷調查,教師要根據學生們的選擇來不斷地制定、更新布置作業的數量和內容。這樣,就能夠保證學生們在做作業這個環節做到輕負擔、高效率。實踐證明,如果教師能科學合理地規范作業數量,學生們在對數學的學習上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應當認真鉆研教學教材,分析每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明確教學的目的,為學生布置既可以讓已學知識得到鞏固,又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技能的作業,而不是隨性地布置一些“老套”的作業,應當充分保證學生作業內容的有效性和作業形式的多樣性。不一樣的作業形式和內容自然會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進而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讓他們更加熱愛學習,也讓教師的教學質量得到很大的提升。
差異的存在是客觀的,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同桌兩個人,他們的學習方式也可能大不相同,以往的教育結果顯示:只有給學生分層布置任務,才能避免“兩極分化”的現象。身為教師就應該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雖然可能會累點,但這對促進教學是很有效的方法。分層布置作業可以先從大的方向入手,比如,給在同一分數段的學生布置同樣的作業,其中給他們布置作業也要循序漸進,做到難易結合。到后來,可以慢慢地細化到個人,根據每個人的學習習慣給他們布置適合他們的作業。這樣優化后的作業設計能夠使他們在寫作業時的本身優勢得以充分發揮。
相關教育部門包括學校可以給家長明確提出給孩子布置課外作業的數量,要把“以學生的學為本”的思想通過開家長會深入貫徹到每個家長的心中,決不能拔苗助長,急于求成的方法并不能讓學生真真正正地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另外,學生在學校完成大量的學習任務后,一旦想到回家還要做額外的作業,一定會導致他們的逆反心理。所以,督促家長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堅持“以學為本”的原則,適當給孩子以自己合理的輔導,這樣既可以增加孩子的學習興趣,又能讓自己與孩子的關系更加親密。可見,對課外作業進行優化之后,不論是對于孩子的學習還是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
傳統的高中數學作業布置模式具有強烈的操作性,教師們為了避免麻煩,一味地使用過時的布置作業模式,卻忽略了已經被這種模式“訓練多年”的學生的感受。學校應當組織教師們一起討論高中數學的布置形式,不要一味地重復“古老”的作業形式,可以適當地借鑒教育水平比較先進的國家的布置作業形式,讓學生不僅僅是拿著筆和紙坐在課桌前“埋頭苦干”,而是通過布置多樣的作業形式,使得作業得到了優化,能夠培養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不至于因為一些不必要的因素而拒絕學習[2]。
優化高中數學作業設計符合中國當下的教育要求,隨著課程標準的進一步深化實施,教師與學生合作學習,共同實現高中數學作業的多元化和層次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體會到“不亦樂乎”,這才是給高中學生布置數學作業的真正意義所在。本文所述內容重在以高中數學優化作業設計的分析為切入點,希望能夠引起教育部門以及學校、家長對于高中生數學作業的重視,對學生做作業時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及時的探討、解決。
[1]馬生彪.優化作業設計,落實減負增效[EB/OL].百度文庫,2015-10-25.
[2]蘭慧.試論我國高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EB/OL].百度學術.201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