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云云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溱潼中心小學,江蘇泰州 225500)
在小學教學階段,美術教學活動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活動是不相同的,美術教學的教學方法、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與其他學科相比更具有明確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美術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不能一味地采取傳統教學方法,而是要在自身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創新,為傳統教學模式融入新鮮元素,帶領學生更好地學習美術知識,豐富學生的美術素養[1]。互動教學能夠有效地幫助教師開展美術教學活動,發現學生美術個性,使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彰顯自己的個性,認真學習美術知識。
美術教學目標是教師開展互動教學的一個最為核心的要素。在小學美術教學實踐中,互動教學的教學目標主要有以下幾個:(1)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引導每一位小學生參與到美術活動教學實踐當中,在互動教學實踐當中不斷地激發小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提升他們的美術基本技能,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美術教學活動之中,學習美術知識。(2)在美術教學實踐中提升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互動式教學模式當中,學生為學習知識的主體,而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知識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促進他們全面發展。(3)美術教師要通過美術教學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美術課堂實施互動教學模式中,教師要不斷培養小學生的動手能力,給予學生展現自我的機會,提升小學生美術綜合素養。在互動教學實踐中,教師還要不斷培養小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進而提高他們學習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投入美術互動教學實踐,學習知識。
美術課是小學教育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美術課與其他課程相比,其自身具有比較顯著的抽象性和藝術性,因此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時,也要充分彰顯美術教學的學科特色。在小學階段,小學生還處于特定的成長期,他們的身心還沒有完全成熟。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好奇心較強,喜歡探索比較新穎的知識。因此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時,可以從小學生的好奇心入手,展開教學,在課堂設計上增加一些趣味性,從根本上調動小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不斷提高美術教學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步伐的不斷深入,小學美術教學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求知的欲望,而互動教學則能夠很好地彌補傳統美術教學模式的不足,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了解,進而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營造一種良好的師生情誼。除此以外,通過互動教學還可以培養小學生的協作能力,提高小學生的團結意識與集體意識。在小學美術教學實踐中,開展互動教學適合新時期下小學美術教學的需要,能夠有效地提高美術教學的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時要善于優化自己的教學模式,增加自己課堂的趣味性,以此來激發小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動力。教師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教學中心的教學模式,堅持以學生為美術教學的主體,尊重他們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面選擇一些學生比較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激發小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跟隨教師的步伐學習美術知識。
此外,教師在美術教學課堂開展互動式教學時要融入趣味性的教學元素,以便在美術教學課堂上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例如,在進行《連年有魚》教學時,在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從“魚”入手與學生進行一些趣味的互動:“你們都認識什么魚?這些魚有什么特征?在中國這些魚又有什么意義呢?你們知道什么是‘連年有余’嗎?”通過這樣一系列問題來吸引小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認真地聽美術教師講解。教師可以利用“連年有魚”與“連年有余”的諧音進行教學,以此向學生講解其中所包含的中華傳統文化內涵。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小學教學課堂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多媒體教學在小學教學課堂中逐漸廣泛應用起來。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時要善于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的動畫、聲音、圖像使學生受到聽覺與視覺的沖擊,以此來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更加直觀和清晰地觀看和學習美術知識。
例如,在進行《透視現象》教學時,為了使學生更加直觀和清晰地理解什么是透視現象,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分別展示三種不同的透視現象,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透視知識。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美術作品的作者簡介和創作背景,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美術作品所包含的蘊意。除此以外,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美術創作的時候還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優美的背景音樂,以此來陶冶小學生的情操,為學生創造一個愉悅的創作氛圍,使小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美術創作當中。
對于小學生的美術教學而言,它需要以學生為根本,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因材施教,要以小學生的個性差異、興趣愛好及學習特點為立足點,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為教學目標開展教學,進而培養學生們的美術素養和綜合能力。
生活化教學,教師可以挖掘跟生活息息相關的美術趣味游戲,進而將其融入美術教學之中,讓學生從生活中的點滴趣事入手,帶領學生學習美術知識,進而提高學生對美術教學活動的參與度。例如,在進行素描教學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學生生活中的物品帶領學生進行描寫,如可以選擇水杯、香蕉、籃球等物品,將這些物品展示在教室里供學生進行寫生,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觀察物品的能力,另一方面還能夠鍛煉學生的繪畫能力,一舉兩得。
美術課是小學教育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小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有著重要作用。首先,教師在美術教學課堂開展互動式教學時要融入趣味性的教學元素,在美術教學課堂上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其次,教師還要善于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以此來更加直觀地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最后,教師要善于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手段,從生活入手開展教學,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參與度,帶領學生學習美術知識,提高學生美術素養。
[1] 葉錦華.情感與小學美術教學[J].新教師,2017,(0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