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慧菁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信息科,廣東廣州 510260)
醫院信息(集成)平臺不同廠家有不同的定義,但基本內容包括:主數據管理、主索引的建立、采用企業總線服務以及建立數據中心等。[1-4]
基礎數據(亦稱主數據)指醫院各業務系統間需要共享的核心數據,也是醫院范圍內能夠跨業務、跨系統重復使用的高價值數據,通常需要在全院范圍內保持一致性、完整性和可控性。在集成平臺上構建醫院基礎數據庫,集中注冊和管理全院基礎數據,通過平臺相關的各業務系統提供基礎數據服務,包括:戶賬號權限、醫生資質、組織機構、診療單元、服務單元、病人信息、檢查項目、收費項目、藥品目錄、診斷、診間、設備、床位等,及其用以描述主數據之間的關系數據,如:組織機構與服務單元的關系、組織機構和與人員的關系、服務單元與人員的關系、檢驗檢查項目和收費項目、臨床診斷和標準ICD的關系等,以規范數據的統計口徑,提高數據質量。
以企業服務總線(ESB)的模式實現SOA應用,規范醫院應用系統的醫療服務標準。通過服務的統一注冊、發布和管理,提供包括統一用戶管理、患者主索引、統一基礎編碼(藥品、診斷、醫院科室)、統一通訊等基礎服務的注冊和發布。通過E S B的建設,規范現有和新建系統的接入標準,形成松耦合的技術架構,降低“點對點”接口帶來的運維復雜度和成本,提升應用集成和可交互性、安全性,從業也同時提升醫院應用S O A服務水平。
為全院各應用系統提供統一用戶管理、統一認證管理和統一授權管理。有效解決醫護人員身份識別及院內工作流動的業務場景。
實現整合現有的醫院不同業務系統,不同的數據來源中的醫療臨床數據和管理數據,構建統一的醫院綜合管理數據分析平臺,深化各類臨床數據利用,實現院區醫療業務數據整合,為領導和職能管理部門提供臨床輔助決策支持,同時為醫院臨床科室學術科研提供數據。
醫院信息(集成)平臺建設成功與否,結合醫院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合作伙伴是成功要素之一。而擁有醫院信息(集成)平臺的建設商(區分IBM、INTERSYSTEM這些基礎平臺的廠商,本文把為醫院建設信息(集成)平臺的廠商為建設商)也存在選擇所用平臺套件的機會,如:北京嘉和的信息(集成)平臺選用的是InterSystems的產品,北大醫信的信息(集成)平臺選用的是IBM的產品。因此首先分析的是基礎平臺產品的區別。
常見醫院采用的基礎平臺包括:IBM的MQ和IIB,微軟的BIZTALK,InterSystems的ENSEMBLE以及ORION等。其中IBM和微軟的平臺為通用型平臺,ENSEMBLE、ORION為醫療行業專用平臺。兩者之間差異在于:醫療行業專用平臺對醫療場景的認知以及標準的支持上更為專業,但正因為行業東西越多,技術優勢變得不那么明顯。而多行業支持平臺具有更好的擴展性以及技術先進性,包括性能、業務瓶頸等,畢竟醫療行業的業務并發、業務數量大小無法與金融行業類比。目前多行業通用平臺也逐步在各行業方向也有專業支持。
信息(集成)平臺底層技術決定了該平臺的整體性能,如:ESB的底層實現原理,隊列機制中事件驅動的異步消息處理,對于異構系統間的數據交換響應要求及時性等。而產品的連續性主要表現在平臺產品的版本更新周期,周期越短說明技術性能穩定性較弱。這些技術參數直接影響建設商在此基礎上做二次開發的信息(集成)平臺性能。
主要表現在平臺廠商在中國的技術力量:技術人員隊伍、對使用該平臺的建設商技術培訓是否到位、產品上線前的規劃及培訓等服務。
信息(集成)平臺所需要的硬件設備投入也是考慮因素之一。通常通用平臺所需要的硬件設備配置要求較高,選擇時應考慮整體投入以及醫院自身條件(機房面積、UPS容量、精密空調等)。
以上討論的是醫院信息(集成)平臺基礎組件的選擇,作為用戶方,我們更注重醫院信息(集成)平臺建設商的選擇,目前擁有醫院信(集成)息平臺的建設商分三類,分別是:H I S廠商、電子病歷廠商以及第三方。
2.4.1 選擇HIS廠商
因為信息(集成)平臺超過四成的消息來源于HIS,因此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H I S廠商都開始擁有信息平臺,有部分的H I S廠商號稱擁有平臺的知識產權,或者說仿某基礎平臺的原理自建的信息平臺。但本人認為此類平臺只是接口管理系統而已,不能真正稱得上是信息平臺。對于中小型醫院,信息交換量不大的情況下,用最少的資金解決信息互聯互通問題,是此類平臺存在的基礎條件。對此類自主開發平臺必須做好壓力測試,因為無法拿到官方測試數據,風險較大。對于大型醫院建議采用醫療專用平臺或跨行業通用平臺,有效避免因性能不足導致的速度、穩定性等問題。有些HIS廠商會把HIS整體嵌套到平臺上,弱化HIS系統,但本人認為已經違背了信息平臺解決“直拔插”的初衷,徹底綁架醫院的信息化建設。
2.4.2 選擇電子病歷廠商
電子病歷對平臺的消息推送超過三成,因此也有不少醫院選擇電子病歷廠商的信息(集成)平臺。但平臺建設的成敗大部分在于原有各系統的接口規范改造。選擇電子病歷平臺廠商的醫院,必須擁有較好的協調能力,特別是對HIS的話語權。通常問題都出現在HIS廠商與電子病歷廠商的互相推諉及不配合。
2.4.3 選擇第三方
少數醫院會選擇第三方的信息(集成)平臺,此類選擇特別適合對現有H I S和電子病歷非常不滿的醫院,加入第三方平衡H I S與電子病歷廠商間的關系,建平臺的同時等待時機更換H I S或者電子病歷系統。
醫院信息(集成)平臺的合作方選擇沒有固定的模式,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醫院現有條件及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平臺建設商。但要注意的是一個建設商一般只有一個基礎平臺合作方,在選擇合作建設商時需要了解對方所用的基礎組件以及建設商的落地能力。
醫院信息平臺的提出以及一直發展至今,仍然無法實現象手機應用那么方便的“直拔插”,根源在各廠商不愿意看到自己被輕易的替換,無形中設置了很多人為的障礙。而醫院信息(集成)平臺的建設費用門檻較高,無形中讓廠商又找到了另一個商機,始終處于各自為政的局面。只有出現像“安卓”“微信”這樣的免費平臺廣泛被醫院采用,才有可能迫使各廠商遵循既定的標準,真正做到“系統自主切換”。
[1] 繆姝妹,王忠民,劉云,等.基于醫院信息系統集成數據平臺的建設研究[J].中國數字醫學,2014,9(5):71-74.
[2] 張立,胡正剛,杜智,等.醫院信息系統集成平臺建設的目的和效果[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12,9(2):47-49.
[3] 李桃,鄭西川,王潘璋.醫院信息系統集成平臺的分析與設計[J].醫療衛生裝備,2315,36(11):57-60.
[4] 葛小玲,薛顏波,宓林暉.醫院信息平臺標準化建設路徑探索與實踐[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15,12(6):6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