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琴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環境保護局,重慶 409900)
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分析
楊 琴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環境保護局,重慶 409900)
環境保護是全社會的責任,加強公眾在環境保護管理中參與性對于環保工作實施成效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工作一方面有利于增強社會公眾的環保意識和環保行動踐行的自覺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有關部門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和相關決策制定的科學性和可行性。針對于此本文結合我國當前環保工作的現狀,就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并就以提高公眾環保管理制度的參與性為目的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公眾參與;重要性
公眾作為環境保護工作中重要的非政府性質的社會力量,可以通過自身的行動使政府及環保相關部門了解民意,提供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的全面性和針對性。環保部在2015年出臺的《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辦法》是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指導性文件,對于公眾參與環保管理的方式、原則以及權力保障等進行了規定和解釋。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改革深化,人們對于環境的重視程度日漸提高,但是公眾在環境保護管理的參與情況中仍然反映了一些問題。首先是整體參與積極性低下,有很大一部分社會公眾的環保意識取法,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很難自覺踐行環保行為,公眾對于環保參與渠道的不了解以及基于個體需求的行為時導致整體參與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其次公眾參與環保管理存在顯著的滯后性,公眾目前的環保參與以監督行為為主,往往是在某項環境污染事故影響到公眾利益之后才會向有關部門反映,在環保決策制定和執行中的參與程度較低。此外公眾在環保管理中的參與程度也不夠深,結合當前我國環保工作的現狀來看,公眾參與大多為宣傳教育,缺乏深入到環境保護管理決策層面的參與,這種只限于表面的參與很難切實發揮到公眾對于環保決策制定的監督作用。最后是公眾環境保護管理參與保障機制的不完善,有關文件中缺乏對公眾環保工作參與的時間、物質等的保障,于此同時很多地區的政務信息公開程度不夠,因而公眾在環保管理中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很難得到保障。
環境污染會對社會公眾的正常生活工作及生命健康產生直接的影響,因而公眾有權就環境污染問題進行發聲,表達自身對于環保管理工作的意見。為了對公眾的環保管理知情權和監督全進行保障需要建立相應的公眾參與環境監管的機制,并對公眾環保管理工作的參與渠道進行宣傳,使公眾可以及時了解相關的環境保護管理信息并將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反饋給環境監管部門。環保部門以所收集的公眾意見為基礎可以有效提高環保管理決策的科學性,公眾對于相關管理措施的接受程度也會更高,有利于保障管理措施的順利實施。
在環境保護管理工作中公眾是第三方,受環保管理工作成效的影響也最為明顯,加強公眾的參與性可以有效發揮對環境監管部門和相關企業的監督作用。公眾可以對環保工作的直接管理者政府和企業進行監督,督促其踐行自身的環境保護職責,當發現參與者出現問題時公眾可以及時向相關政府機構進行反應,避免管理者的失職行為造成嚴重的損失。較高的公眾參與程度可以實現良好的環保管理監督效果,督促相關政府部門和企業履行其環保管理法定義務。
公眾在環境保護專題的聽證會、專家論證會以及座談會可以增長自身的環保相關知識,掌握環保管理的方法,提高自身的環保意識和踐行環保行為的自覺性。提高社會公眾整體環保意識情況是影響環保工作參與度和環保管理效果的重要保證。
對現有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和相關條文的細化,提高公眾參與環保管理活動的規范性。以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為要求,在現有環保法律體系的基礎之上建立相應的公民訴訟和公民參與機制,為公民參與環保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相關立法部門要通過強制性法律性質對公民在環境保護管理中的知情權、參與權、司法救濟權等進行明確,于此同時環境監管部門以及相關企業要提高環保信息的透明度和公開度,對公眾參與環保管理的方式和渠道進行擴展,鼓勵和引導公眾在環境污染損害到自身權益時進行訴訟以獲得救濟。
環保意識是公眾環保參與度的決定性因素,為了使公眾樹立環保意識養成環保管理的參與習慣,可以將環境教育課程納入中小學的課程體系中,提高公眾參與環保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正確的環保參與觀念是加強公眾環保管理參與性的重要保障,可以通過基礎教育培養人們的環保意識,加強進一步的教育提升公眾環保的專業知識水平。于此同時對于環境保護監管部門內的監管人員要進行必要的再教育,提高其環保管理的決策能力,為環保管理制度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提供保障。
非政府性質的公眾自發性的環保組織更有利于社會公眾環保意見的表達,因而需要對公益性的環保社團及群眾活動給予支持,為民主化的環保管理提供組織保證和社會基礎。政府需要從法律層面為環保組織的設立和登記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適當給予環保組織一定的資金、人員等支持,鼓勵公眾自發組織民間環保團體,提高公眾參與環保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公眾在環保工作中參與的實效性,必須從法律層面進行保障,對公眾環保管理的參與渠道進行擴充。不斷提高社會公眾環保管理的參與意識,以我國的環保現實情況為依據,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要求,對公眾環保管理的參與機制進行完善,構建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環保管理長效機制,走中國特色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道路。
[1]梁玉忠.當前我國公眾參與城市環境治理的困境與消解[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02).
[2]黃安心.生態修復中的社區多元主體參與共治模式研究——以廣州“城中村”為例[J].城市觀察,2017(04).
10.16640/j.cnki.37-1222/t.2018.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