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霞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第一實驗學校,浙江 杭州 310024)
對于小學數學課堂的前置性教學,教師應該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開始,有目的有意識地讓學生自己先行進行學習,深入了解,之后再進行教學從而更正學生的思路,吸取教訓,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之中,可以成立小組學習,分化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互相幫助,形成一個可以有競爭,協作,交流的集體,將個人的進步和學習以及缺點組成一個單位,再先在一個單位之內解決討論,以便讓學生們盡自己的所能和周圍人的才智一起學習一起進步,鍛煉了自己,也將教師教學當中的問題更加主要化,明確化,讓教學過程更加快捷,有效率。
以往課堂之前的學習,都是學生以熟悉課本新知識為主的預習工作,為了讓學生先對課堂講授的新知識有個大概了解。可是對于本文中提到的前置性學習,是要讓學生早于教師課堂之上講授一步,自己自主地進行學習新知識,以自己的理解,對課本詳細的解題說明進行研究,先于教師學習,再由課堂之上教師的教授來歸正學生的思路,以此達到學生的主動學習的鍛煉,并檢驗,一次次學習和改正讓學生更加逐步熟悉和掌握相互學習的步驟和方法,這樣才能讓學生更主動更高效的掌握知識,讓學生對于自己對知識的認知有著準確的自我估計,不同于以往教師推著學生前進,學習的程度會更加直接的為學生體會到,這就讓學習的效率更高。
對于每一位學生遇到的問題,教師很多情況之下是難以一一解決的,而且每一位學生的能力差異的個性特點不一樣,這就又造成了在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在班級以內成立幾個學習小組,以學習能力來進行分配,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學習,幫助,爭取將所有的問題在小組之內先交流解決,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幫助學習能力弱的學生。這樣不僅先將一部分問題在校組織內完成了解決,提高了學生們的能力和成就感,也將問題綜合化,主要化,明確化,便于教師進行輔導。再者,讓學生互相幫助共同學習,這就有效的將學習能力均攤,將學習成果均攤,讓學習能力好的學生帶動學習差的學生,提高了平均水平,這樣就能在前置性學習當中,讓每一個人的差異盡量減小,在面對教師正式教授的時候已經做到心中有數,教師的講解在學生們已經完成前置性學習的基礎之上進行歸正。
這樣的學習方式的教學效率大幅度提高,讓學生們養成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好習慣,扎實基礎,這就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提高和對更深層的問題進行研究,提升的空間變得更大。
建立學習小組,為學生營造這樣一個和諧,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集體,更是將重學的氣氛營造了出來,這就使得一個班級都有了良好的互動風氣和學習環境,以及交流的良好橋梁。
對于前置性學習來說,學生自主性的開端和有效完美的結束一樣重要。在對課本知識上提前自主學習之后,學生開動了方法和能力進行了自己的研究,又經過了課堂之上教師對于知識的再次講解,歸正了學生的錯誤,重新啟發學生,這樣的環節之后,最重要的收尾工作也不可或缺。
及時總結前置性學習中的錯誤,對于某些解題思路的錯誤理解,很容易因為學生先入為主而根深蒂固就此記住,所以在教師正確的講解之后,也更應該督促學生吸取經驗教訓,及時改正錯誤。
例如,可以讓學生記錄下來前置性學習的過程,記錄下自己自學時的思考方式,然后再結合教師的講解,將錯誤記錄下來,明確標記,作為一本學習記錄手冊來收集,時時讓學生翻閱記憶,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慢慢在前置性學習這樣主觀性比較強的學習過程中避免掉很多容易犯的錯誤,以更正確跟有經驗的姿態投入新的學習,這樣新舊知識和新舊正確的學習方式才能憶起發生化合反應,更加增進了學習的效率和精度。
小學課堂的前置性教學不僅是要教師有巨大的細心和觀察力敏感度關注到學生的問題,緊抓學生的學習進程和方式正確與否,更重要的是對這種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的培養,將這樣主動學習的能力培養成習慣,日后不僅是在小學的數學課堂之上能提高學習效率和進程扎實基礎,留出更多時間精力來提高學生,更多的,是讓學生從數學的課堂發展和影響到別的課程甚至別的領域,為以后的發展和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好的習慣,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