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遠
(廣元東城實驗學校,四川 廣元628017)
初中物理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初級階段,其對學生以后的物理學習和未來的就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我們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既要考慮學科的特性,也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針對性地創設教學情境,提升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初中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因而我們初中物理教師可以運用有趣的教學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學習的興趣,從而提升初中物理教學的質量。
比如,在講授“大氣壓”這節內容時,我巧用實驗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操作如下:首先,創設趣味情境。在開課后,我展示了窄口瓶“吞”雞蛋的視頻,學生瞬間被這種情景吸引,因而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學習中。其次,講解概念,創新實驗。接著,我講解了大氣壓的概念。為了加深學生對于大氣壓概念的理解,我又做了如下的實驗:我將一張塑料卡片,蓋到一個盛滿水的杯口,并詢問學生:“假如我將杯口倒置過去,杯子中的水會倒出來嗎?”小冉積極地主動回答:“肯定會倒出來呀!”大家也都肯定地點點頭。我順勢將杯子倒過來,學生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小韓說:“塑料卡片竟然‘貼’到了杯口,好神奇!”我微笑說:“你們知道大氣壓有多大嗎?”同學們搖搖頭。再次,展示實驗,讓學生體會大氣壓。我將抽空的馬德保半球展示出來,詢問學生:“你們誰有信心將次拉開?”小張和小李自告奮勇走上講臺。然而他們拉了將近五分鐘,面紅耳赤,仍舊沒有發生變化。我微小說:“你們倆辛苦了,我們請一位女同學走上講臺試一試!”小玉積極地走上講臺,我順勢將進氣閥門打開,小玉便輕而易舉地打開了。小鄭說道:“你將閥門打開了,空氣就進去了,半球就進去了!大氣壓好大呀!”我運用有趣的實驗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提升教學質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著眼于學生的生活,從而探究出學生能夠接受并積極參與討論的教學方式,并適時地予以引導,從而使學生能夠非常準確地理解教學內容,進而提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比如,在講授“壓強”這篇內容時,我才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具體操作如下:首先,創設生活情境激趣。我將一個雞蛋拿到講臺,詢問學生:“誰可以用手將這只雞蛋捏碎?”小陳主動地站起身說:“我來試試!”他走上臺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雞蛋沒有任何變化。我微笑說:“為什么生活中媽媽將雞蛋往鍋沿上一磕蛋就碎了?”學生們搖搖頭,我接著說:“我們帶著這個問題,繼續聽講,看看在下面的教學中可不可以找到答案!”其次,展示教學內容,運用生活情境,激發學生靈感。接著,我講授了壓強的概念,并對學生說:“為什么老奶奶用的縫衣服的針特別細?為什么不用手指那么粗的針呢?誰能用剛才講授的概念作答?”小碧主動站起身說:“因為針的面積小,所以老奶奶手的力量全部集中在針尖兒上,壓強特別大,因而可以刺穿衣服!”我微笑說:“很好!那誰能回答開課時的第一個問題呢?”小悅說:“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雞蛋給鍋沿一個力,鍋沿也會反作用于雞蛋,而這個力全部集中在雞蛋與鍋沿接觸的部分,因而壓強就大,所以雞蛋就碎了!”我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激發學生的思考,降低他們學習知識的坡度,提升其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實驗教學可以讓學生參與知識產生的整個過程,加深其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力,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與此同時,教師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開展教學,照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
比如,在講授“電學”這部分內容時,我用實驗教學法,放手學生實驗,提升教學治療量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具體操作如下:首先,講授基本實驗知識。我講授學生電壓和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的接法,以及連接特點,從而為學生順利實驗,打下基礎。其次,適時引導,開展教學實驗。我讓學生測量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并適時地引導學生說:“你們要仔細觀察各個數值之間的關系,發現其中的規律!”最后,展示教學內容。在學生討論完畢后,我適時地詢問學生:“誰可以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小雅積極地舉手說:“串聯電路中,干路電壓為各個支路電壓之和;并聯電路中,干路電壓和支路電壓相同!”我鼓勵學生動手實驗,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結:因為每個教師的教學思維各不相同,所以他們的教學方式也千差萬別。但是,我們初中物理教師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物理教學特點,并創設具有趣味性、實操性和實效性的課堂教學,從而增強物理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