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


學生高三數學復習過程中,除學生的學習態度對復習效果有所影響外,影響復習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遇到疑難問題時,不能及時的得到教師的幫助,事實上,由于學生受高一、高二的學習環境、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的自學能力不盡相同,不同的學生在復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個教師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給學生講授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接觸到這個問題的層次也是不同的,課堂的吸收效果也不一樣[1],在傳統課堂下,教師很難兼顧優、中等、后進生各層次學生的差異,“優生吃不飽,后進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是目前高三數學復習的一種真實寫照[2].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種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能解決進入高三不同學生學習上的差異性,這是因為教學的同步性和課堂時間的有限性所決定,正由于高三學生在學習中不能及時地得到教師的幫助,及時地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久而久之,問題像滾雪球一樣越聚越多,學習的效果越來越差,學習的積極性也就越來越低,從而影響學生的高考成績[1].
微課具有時間短、針對性強、資源容量小等特點,為學生在高三數學復習中更好地學好數學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本文闡述微課在課堂前后的運用及在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微課應用于課前,主要研究模塊起始階段的思維導圖制作和概念或疑難點的釋疑,提升學生高三數學復習的效率,微課應用于課后,主要針對學生課堂上遇到的困難而開發的微課,助力學生對疑難知識的理解,當然微課作為新興的輔助教學,在研究的過程還存在諸多問題,如家長的不理解、技術限制及研究范圍窄等局限性,有待進一步研究探索和和實踐總結。
1微課開發的背景
一次偶然的機會,筆者有幸聆聽林建蘭老師的講座《信息技術與未來教育》,大受啟發,張一春教授認為,“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3].微課具有教學時間短、針對性強、資源容量小等特點,為學生在高三數學復習中更好地學好數學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4],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將其科學、合理地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能夠細化知識點,化難為易,在開展微課前,結合學生的實際,筆者最終確認微課在教學中運用的時間點為課堂前與課堂后。
2微課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
在教學班114名學生的調查問卷中,64.8%的學生認為高三數學復習的課堂教學內容過多,教師講解太快太滿,留給學生思考消化的空間太少,很多時候學生還沒完全想明白上面一題,教師就已經開始了下一題的講解,課后的作業量也偏大,學生根本就沒有自由支配的時間,故微課在課前運用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模塊起始階段,主要依托考試大綱的解析,總結模塊知識的重、難點和疑點,通過微課讓學生在課前對所要復習的模塊知識進行自主復習,可以讓學生在復習時在重、難點和疑難點上投入更多的時間,不至于漫無目的地學習,在一些沒必要的知識點投入過多的時間,從而降低了學習效率,通過微課的學習,學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模塊知識的重、難點,理清知識脈絡,形成知識體系。此類型的微課,主要是依據考試大綱,畫出本模塊知識的思維導圖(圖1為學生在看完微課之后所畫的平面向量思維導圖);另一方面,在課前對所要復習的概念或疑難點進行自主學習,為課堂教學節省時間,這樣在課堂上就可以有充足的時間來及時答疑和講解例題,很好地解決了課堂上解題時間不足、講解過快等問題,從而能更好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此類的微課,主要是某一節課中針對部分重要內容,但學生可能又掌握不好的概念或知識點,而在課前為學生做知識的梳理所在的小專題,如《函數的零點》小專題中,主要以【2014新課標I.理11、文12】為例,陳述了解決函數零點問題常用的方法:零點存在性定理、圖象法、分離參數法、數形結合等方法。
同時,在調查問卷中,53%的學生認為在課后自主復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主要是對課堂上學習過的內容難以學以致用和課堂上存在一些疑難點難以突破,故微課在課后的運用,主要利用微課可隨時停、可重復播放等特點,讓學生在課堂上消化不良的內容在課后復習過程中通過微課得以解決為目的,如y=Asin()圖象與變換一直是學生的難點,為解決這個難點問題,在課后開發了y=Asin( +)圖象的Flash動畫游戲(如圖2),以這個作一個演示,后供學生練習使用,以達到掌握此知識點,又如立體幾何中的三視圖,一直以來是高考的熱點問題,亦是學生難以消化的內容,為此也是開發了動畫游戲,增添立體的直觀性,而不至于太過于抽象,讓學生無從下手。
3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微課在高三數學復習的運用首要條件是網絡,其次是電腦或手機等電子產品,在實踐的一年中,因學生的學習時間緊張及硬件的要求,同時,部分學生自制力問題,家長視網絡如猛虎等因素存在,導致微課推廣的初期并不如意,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微課的形式慢慢被學生的家長接受,但寄宿生和留守子女依然是個大難關。
其次,高三的數學復習有著復習套路太過于程序化、復習時間長、知識點被盲目機械重復、學習材料缺乏新穎性等特點,學生容易出現“審美疲勞”等傳統問題,微課的引入,目的是為改變目前高三數學復習中學生高耗低效的現狀,所以在微課的設計過程中要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策略等方面下足功夫,如開發與知識相關的動畫游戲,既能很好地保持學生的注意力,又能促進他們積極地思考,幫助他們完成知識的自我構建,但是,這些無疑給任務繁重的高三教師增加了負擔,因此能夠積極參與微課開發的高三教師并不是很多。
最后,由于本論文主要以筆者教學的兩個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所以調查樣本有局限性,研究進行時選取兩個班的實驗對象層次也不盡相同(一個是理科示范班,一個是理科普通班),涉及范圍不廣。
4意見和建議
在嘗試微課的過程中,主要問題主要集中在學生收看問題和微課開發者的精力問題,學生收看微課的問題,形式可以多樣性,可以依托QQ群、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固定時間進行推送,同時也便于家長的監督,寄宿生可以在學校允許的情況下自愿進行集中觀看,重點還是在于微課開發者身上,一是微課開發的系統化、連貫性,二是開發的形式多樣性,可以是視頻,也可以是Flash動畫等多種手段,但這些都涉及微課開發者精力問題,畢竟個人的精力和技術手段是有限的,建議微課的開發還是由地區的上級部門牽頭,組織本地區的骨干力量進行群策群力開發,方能系統化、多樣化地開發和推廣微課,讓廣大莘莘學子受益,同時,有上級部門牽頭的情況下,微課的開發也不一定局限在高三,其實在高一階段介入,可能效果更好一些;也不一定局限在城區,也可以針對農村進行,在大框架下進行微課開發。
參考文獻
[1]黃海明.微課學習在高三數學復習課中的應用[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 2015 (6): 39
[2]朱紅燕。微課助力高三數學復習的探索[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2): 264-264
[3]劉巾國.談談數學教學中開展自主性學習活動的嘗試[J].教育科學,2015 (10): 34-34
[4]張自超.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5 (70):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