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者,治之端也。法治,就是用法律的準繩去衡量、規范、引導社會生活。要實現建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國家,就要實現國家整體和地方的全面法治化。地方法治就是指在全面推進法治國家建設的前提下,在不違背國家憲法、法律的基礎上,在規定的權力范圍內,根據法治的規則、原則、邏輯和精神及本行政區域發展的各方面特點,在地方行政區域內依法開展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進行全民守法法治文化建設,推動法治建設進程的一系列活動。
關鍵詞:法治;地方法治;法治建設
中圖分類號:D92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29-0116-01
作者簡介:侯云錦(1986-),女,漢族,碩士,中共安慶市委黨校,研究方向:行政法學。
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一、推進地方法治建設的基本要求
(一)推進科學、民主、依法立法,提高立法質量
社會發展的步伐行進到哪里,立法就應要跟進到哪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和國家積極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切實做好立改廢釋工作,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法治保障,同時堅持和踐行立法為民的理念,讓人民生活得更有尊嚴、更加幸福。
(二)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執法的重心就是繼續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法治猶如天平,一邊是公共權力,一邊是公民權利。在全面推進法治國家建設的今天,政府須帶頭有法必依、執法必嚴,以保障國家和地方在法治的軌道上有序發展。
(三)公正司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司法體制改革的重心在于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以及全面司法責任制。司法是國家治理的重要防線,司法改革的核心目標就是要勘定司法權力的邊界,規范權力的運行,讓審判的歸審判、行政的歸行政,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四)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形成全民守法的社會風尚
全民守法,需要有遇事找法、辦事循法的制度安排。我們國家和地方的法治實踐驗證著這樣一個道理:只有將法治觀念植根于民心,人人尊法、知法、守法、用法,才會真正實現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建設。
二、推進地方法治建設面臨的問題
(一)立法上存在的問題
主要表現為:立法質量有待加強。對于制定出來的一些地方性法規實施狀況的評價和反饋信息不夠充分,導致出現一些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與國家法律相沖突的情況;立法滯后現實需要。由于法律本身的滯后性特點及立法與司法實踐經驗不足的原因,導致容易出現立法規定內容只重視近期的需求而忽視了對未來社會發展預測而造成法律法規朝令夕改等問題。
(二)執法上存在的不足
主要表現為:實際執法不夠公開透明。具體的程序數據公布數量少,公眾參與的普及面很狹窄,監督方面也很難落實;嚴格執法的理念不是很強。在實際執法過程中程序不夠嚴謹規范,有重實體,輕程序的現象,沒有完全實現公正文明執法;監督不到位。
(三)司法上存在的局限
主要表現為:一定程度上仍存在以冤假錯案為代表的實體不公正問題。冤假錯案的影響遠超出了司法的范疇,它使社會成員感到失望、憤怒、不安和自危,使社會成員對司法系統失去信賴甚至充滿敵意;一定程度仍上存在以刑訊逼供為代表的程序不公正問題。刑訊雖能迫使被訊問人開口,卻不能保證其供述為真,當無辜者被施以刑訊時,為了減輕皮肉和精神痛苦而迎合偵訊人員的意愿也就成為常態,因而,大刑之下,冤案叢生。
(四)法律意識缺失的問題
主要表現為:公民法律意識薄弱。大多數公民不懂得依法表達自身利益的訴求;普法教育宣傳不到位。普法宣傳力度不大、普法對象不明確,宣傳形式上也較為單一,造成普法實效較差;良好法治環境的缺失。
三、推進地方法治建設的對策思考
(一)完善地方立法
對于地方法治來說,必須在國家法治大廈的局部環境中有自己的“頂層”設計,近年來,地方高度重視立法工作,立法呈現出數量多、質量高、分量重、節奏快的特點,取得了一批新的重要立法成果,為國家和地方改革發展穩定發揮了重要的保障和促進作用。
(二)規范行政執法
一是狠抓執法人員依法行政能力意識提升。二是推進執法信息公開透明工作。三是嚴格實施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認證和持證執法制度。四是規范執法程序和方式。五是加強執法監督。如進行執法案卷抽查和優秀案卷評選等。
(三)推進公正司法
一是繼續落實司法體制改革措施。嚴格執行員額制、辦案責任制,探索法檢兩院內設機構改革實行辦案責任制。二是推進司法公開。完成審判流程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執行信息公開“三大平臺”建設,開通審判流程短信提示系統,堅決摒棄和懲治刑訊逼供等程序不公正行為。
(四)加大普法力度
一是制定相關行為規范,并利用各種媒體在全社會進行大力宣傳,努力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戶曉。二是繼續推進“七五”普法工作,落實好“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努力提升全民法治素養。深入開展多層次法治創建活動,努力營造公正的法治環境和優質的服務環境。三是大力推進法治文化工程建設。
[參考文獻]
[1]周尚君.地方法治試驗的動力機制與制度前景[J].中國法學,2014(02).
[2]夏錦文.區域法治發展的法理學思考——一個初步的研究構架[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