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 尹建寧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包括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市場經濟環境越發復雜,人類社會開始步入信息化時代,人們在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諸多便捷性服務的同時,亦深刻體會著信息安全造成的種種問題。從某刻起,人們對個人信息權的保護需求越發強烈,這亦是法律建設與執行新的領域。本文基于對個人信息權的概述,著重就其法律保護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個人信息權;網絡時代;法律保護;發展
中圖分類號:D9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29-0172-02
近年來,在信息化革命的大環境下,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應用已然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其對信息的依賴性更強。在現代化社會發展視域下,計算機網絡系統應用普及,使得高科技犯罪問題頻發,對公民個人信息侵犯事件屢見不鮮,是當下法律保護的重點領域。法律作為我國的基本治國手段,其根本價值是保護每一位公民的合作權益。目前,關于個人信息權法律保護方面的研究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一、個人信息權概述
客觀來講,個人信息權是一個系統的綜合性概念,包括隱私權、支配權、利用權以及維護權等。其中,隱私權是指權利主體擁有隱瞞個人信息不被他人所用的權利。支配權即是指在權利主體可以按照自身意愿支配個人信息。利用權是指權利主體為了滿足自身物質或精神層面的需求,可積極利用個人信息。而維護權則是法律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權利主體可以維護個人信息不受侵犯,一旦遭受侵犯則可得到公力和私力的救濟。在此過程中,個人信息權都有一定的度,如若過度保護,則勢必會阻礙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溝通,對信息化社會發展不利。同時,如果牽涉到公共利益或國家利益,那么法律首要保證廣泛人民群眾的利益,限制個人信息權。近年來,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個人信息權有了進一步的延展,還包括知情權、刪除權以及信息保密請求權等,具有明顯的豐富性和獨特性。在互聯網塑造的高度開放自由化環境中,個人信息權更容易遭受侵犯,并且造成的影響巨大,突發性強,對其信息保護尤為重要,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
二、個人信息權的法律保護措施
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戰略方針,并融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在當下互聯網應用普及的情態格局下,人們在享受信息服務便捷性的同時,其個人信息亦暴露在非安全環境下,對其進行必要的法律保護尤為重要。作者基于上述分析,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以下幾種個人信息權法律保護措施,以供參考和借鑒。
(一)完善相關立法
法律是維護公民正當合法權益的基本手段,為社會公共秩序維護提供了基礎和依據。新時期,我國司法部門應深刻認識到個人信息權保護的緊迫性和嚴峻性,結合基本國情和實踐情況,盡快制定統一完善的立法規制,依托《個人信息權法》,明確公民權利和義務,有效限制互聯網社會信息的流通與實踐。同時,為了進一步增強《個人信息權法》的適用性,以基本刑法為主,設計相關補充條款,針對特殊領域的信息流通與實踐行為進行約束,加之其他多部法律的輔助作用,建成完善的立法規制體系,以滿足各個行業或領域對個人信息權法律保護的需求。另外,市場經濟時代,還應充分發企業發展自由性,以國家相關法律條款為基本導向依據,聯合行業自律,實施企業內部自律管理,全面覆蓋革新信息權保護,繼而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如此,人們才可以順暢、安全地進行信息交互,建設和諧社會主義社會。
(二)合理限制權力
如上分析所述,個人信息權并非隨意而為,應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把控好其中的度,以維護社會發展正常秩序。在具體的踐行過程中,首要合理限制情景,將公共利益擺放在首位,為個人權益的實現和維護提供良好環境,穩固國家治理和發展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信息化時代,社會發展的核心是信息,在推動市場經濟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如若沒有限制個人信息權,勢必會阻礙人與人之間的交際,經濟發展自然缺少了支撐。同時,新時期,還需進一步限制個人信息權的內容,其核心主要包括決定權、更正權和刪除權。在實踐過程中,政府及相關行政部門對個人信息進行保護,有一定的處理權。如果個人主體將更正權賦予他人,那么將會提供正確的個人信息,且不能錯誤地更改個人信息。所謂刪除權是指,可在法律程序約束內,永久刪除個人相關信息,需要以書面的形式規范權利行使問題。
(三)加強監管力度
個人信息權的法律保護是一項系統化實施工程,單純地依靠立法規制并不能達成預期目標,同時還需專門的機構監管介入,保證法律權威性、可操作性。具體而言,根據我國的獨有國情,專門的個人信息權監管機構應分為兩個層級,即中央和地方。其中,中央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全國范圍內的個人信息監督和規范,并協調其他執法部門行使權利,避免不作為現象。
而地方相關職能部門則主要負責行政區域范圍內的個人信息保護工作,嚴格執行我國相關法律規制。在此過程中,無論中央還是地方職能執法,均需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明確各級單位權責。在事前監管階段,構建有關個人信息的等級許可制度,明確個人在利用信息前所需具備的資質,并量化使用范圍及時間,以此確保個人信息安全。而在事中監管階段,要實時進行監察,有效制止個人信息權受侵行為,事后對個人信息使用情況進行評估,及時發現其中違法犯罪行為,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給予必要的行政甚至刑事處罰,以此警戒不法行為。
(四)提升行業自律
科學維度上講,法律更多的是提供一種宏觀層次的導向功能,個人信息權的保護,還需完善的行業自律規范。在具體的操作踐行中,應結合本行業實際情況,以國家相關法律法制為依據,制定科學的行業自律性規范,避免原則性、概括性或宣誓性等特征,一切以可操作性為考量標準,及時加強與司法部門之間的交際溝通,以確保其合法性。此外,為了有效提升行業自律,還應建立專門的監管機構,對觸及到的個人信息進行保護和審查,嚴厲打擊一切違法違規操作的企業,肅清行業發展環境。完善的行業自律規范,能夠有效補充個人信息權的法律保護,通過專門監管機構的職能作用發揮,大大提高了個人信息權保護效力。社會主義制度關懷下,人人平等,單純地依靠某個行業或機構保護個人信息權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全民參與建設,共同營設良好的社會發展環境,行使權力的同時承擔義務。
三、結語
總而言之,個人信息權的法律保護十分重要和必要。尤其是信息化時代,信息不僅僅作為一種社會資源,同時亦是公民的合法權利,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更加完備的法案,有效平衡個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關系。由于個人能力有限,加之信息化社會不斷創新發展,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有不足,因此,作者希望學術界大家持續關注此課題研究,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地提出更多個人信息權法律保護措施。
[參考文獻]
[1]常健.論人格權法(編)中的個人信息權的制度完善——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人格權編(草案)·民法室室內稿》相關規定[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3):32-36.
[2]陳超.論個人信息權法律保護的刑事立法模式[J].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4(02):86-91.
[3]劉雁萍.個人信息權的法律保護分析及闡述[J].法制與社會,2018(08):249-250.
[4]智浩然.個人信息的民法保護研究[J].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18,31(0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