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剛
摘要:在社會經濟發展以及社會變革的今天,公安派出所在公安機關刑事偵查活動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但是由于基層公安派出所人員素質偏低,且缺少完善的監督制約,以至于影響案件偵破,甚至可能出現冤假錯案。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條文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偵查活動行使檢察監督。本文首先分析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偵查活動實施檢察監督的原因,然后探討進行檢察監督的意義,最后提出構建完善檢察監督機制的措施,望采納。
關鍵詞:公安派出所;刑事偵查活動;檢察監督;機制
中圖分類號:D631.2;D92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29-0178-02
公安派出所是我國對基層的辦案單位,承擔了大量刑事案件偵查工作,為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但是在案件偵查中,檢察機關對派出所刑事偵查活動卻不能進行有效的檢察監督,以至于不利于案件偵破,甚至可能導致冤假錯案發生。建立行之有效的檢察監督機制,減少派出所辦案的薄弱環節,從根源上杜絕冤假錯案。基于此,加強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偵查活動檢察監督機制的研究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一、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偵查活動進行檢察監督的原因
近年來,公安派出所在刑事偵查活動中地位不斷凸現出來。我國地域遼闊,人口數量不斷增多,刑事案件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地方公安機關刑偵警力相對較少,所以更多的案件都下放到基層公安派出所中。一般刑事案件發生后,公安派出所基層工作人員往往是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采取有效的偵查手段獲取一手證據,對今后法庭審理提供有效的依據。當然,不僅僅是在刑事偵查活動中,基層派出所還負責執行監視居住、取保候審、強制措施等,另外對于被判處緩刑、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監外執行等,基層派出所也具有重大的責任。
同時,基層公安派出所在履行上述眾多職責過程中還存在一定問題。第一,由于基層公安派出所人手少、需要辦理的案件多,在執行治安維穩工作中擔子重,導致早期刑事偵查工作不夠規范、調查手段缺乏;第二,公安派出所戰斗在基層一線,很多工作人員都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法律教育,也很少直接參與到案件后期庭審、公訴當中,對證據在刑事訴訟案件中重要性認識不足,以至于早期調查取證存在嚴重問題;第三,公安派出所同時擔任了社會治安維護、戶籍管理的職能,平日工作繁忙,一大部分基層派出所工作人員偵查能力不斷弱化,在刑事案件偵查中容易忽視重要線索。
二、公安派出所刑事偵查活動檢察監督機制的重要意義
(一)能夠促進在刑事偵查活動中糾偏糾錯
從2015年開始,國務院聯合全國最高檢察院,在山西、河南等10多個省市進行試點,在試點期間,在檢察機關監督下,基層公安派出所共立案6867件,對于違法偵查活動共提出糾正意見13475件次。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偵查活動進行檢察監督,并派出檢察人員,能夠在早期偵查活動中及時的發現錯誤或偏差,并運用專業的知識、技能對偵查活動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依法提出糾正意見,依法履行自己的職責,幫助公安派出所進行糾偏糾錯。
(二)保證證據的合法性
公安派出所在辦理疑難、復雜案件偵查過程中,需要與駐所檢察人員實施信息共享,及時的交流,交換意見,保證刑事偵查活動在早期偵查中不僅局限于偵查手段本身,需要立足于整個刑事訴訟過程。公安派出所民警以及檢察監督人員雙方,通過互通合作并建立共商機制,利用更多多元化證據收集方式,以便于形成完整的證據鏈,為案件順利偵破提供保證,同時確保證據的完整性與合法性,對犯罪分子予以打擊。
(三)為公安派出所刑事偵查活動提供法律依據
根據《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中的相關條文規定,檢察機關人員在從事檢察工作過程中,必須掌握相關的法律法規,嚴格按照國家規定,上崗前必須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也就是說,檢察人員普遍具有較高的法律知識水平,在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偵查活動進行檢察監督過程中,能夠利用自身法律彌補基層民警這一方面的不足,為刑事偵查活動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與支撐,以便提升偵查效率,避免違法辦案出現。
三、加強公安派出所刑事偵查活動檢察監督機制建設策略
(一)完善立法,明確檢察監督的范圍
基于職權法相關原則,對檢察機關行使監督權主體、范圍都必須有明確的規定,應該以法律為依據。但是,目前我國現行刑訴法中關于偵查活動監督規定相對抽象,在實踐工作中有時候不能將偵查違法事項納入監督范圍中,缺少實施細則,加上檢察監督可操作性有待提升。因此,必須盡快對現行刑訴法進行修正,在實踐中不斷更新相關條文,提升檢察監督權利的科學性。
在檢察監督范圍方面,檢察機關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偵查活動監督范圍、內容,應該是派出所主辦或協助偵查的刑事案件、涉嫌犯罪的治安案件、監視居住執行、取保候審執行等。同時,必須對突出性問題,包括有重大嫌疑的疑難案件、不宜動用刑事手段違法立案、存在經濟糾紛、刑訊逼供非法取證行為等,都應該納入到檢察監督的范圍中。
(二)不斷優化監督手段,提升監督力度
在公安派出所刑事偵查活動中,檢察機關實施檢察監督的目標是保證案件偵查取證的合法性,是為了確保對犯罪分子的打擊效果。在檢察監督中,不僅需要保證公安派出所對犯罪進行打擊,同時還必須保證無辜人員不受冤枉。從相關理論上來說,刑事偵查行為如果有失正當性,則可能引發公訴失敗,這也是檢察機關實施監督檢查的基本出發點。刑事案件偵查與否、公訴與否,都是由檢察機關所決定,檢察機關掌握了追訴犯罪的控制權,對偵查活動中權利濫用起到一定制止效果。優化監督手段,提升監督力度,是保證檢察監督工作時效性的關鍵,這就要求檢察機關必須能夠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保證監督過程松弛有度,并建立詳細的審查機制,拓寬對犯罪嫌疑人的救濟途徑,改善偵查程序中人權保障問題。
(三)建立全過程的檢察監督機制
全過程監督,指的是在派出所實施刑事偵查活動的全過程,都必須接受檢察監督,這種檢察監督定位在于同步監督、跟蹤監督以及全程監督,從啟動環節開始,一直到程序終結結束,實現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監督。
第一,需要成立駐公安派出所檢察室。在城鄉結合部、主城區或者刑事案件頻發的重點區域派出所,單獨或分片設立駐派出所檢察室,選派專業的檢察機構工作人員定期駐所審查,形成一種常態的監督機制。對于辦案量較少的派出所,也需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巡查。第二,通過偵查活動監督平臺以及內部辦案系統,利用現代技術優勢,配合傳統的檢查、現場走訪等開展工作;第三,強化社區、鄉鎮駐檢察室構建,做好與偵查監督部門之間的相互協作,實現信息共享,對存在疑點、多發案件進行討論,聯合公安機關積極開展專項檢查活動。
四、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在我國法治建設日益完善的今天,公安派出所戰斗在偵查一線,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也是刑事偵查活動的主體。現如今,公安派出所在刑事偵查活動中的重要性不斷凸顯出來,為促進刑事案件偵破、打擊犯罪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但在具體偵查中,由于缺少有效的檢察監督,以至于偵查過程不規范,也會造成錯案、冤案的發生。因此,必須加強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偵查活動的檢察監督,建立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保證工作開展的法律支撐,提高打擊犯罪效果。
[參考文獻]
[1]吳忠良,李華,泮池.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偵查活動檢察監督機制探析[J].深化依法治國實踐背景下的檢察權,2016,23(8):25-27.
[2]李福輝,吳玉梅.檢察機關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偵查活動監督機制的思考和探索[J].法制博覽,2016,32(11):99-102.
[3]羅成章.檢察機關監督公安派出所刑事偵查活動問題研究[J].青海檢察,2016,11(8):57-58.